房天下

Fang.com

六月40座城市住房信息联网 异地 或被监控

华西都市报2012/05/31 09:3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6月,40座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将完成联网工作

届时,异地 不会再“漏网”

日前,住建部要求40个主要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在今年6月完成联网工作,联网完成之后,一个家庭在不同城市的住房,都可以查出。

据悉,成都也在此次要求联网城市之列,此次联网的城市还包括了直辖市和除拉萨之外的全部省会城市,以及深圳、大连、宁波、无锡、苏州、厦门、温州、青岛、北海等楼市“热点”城市。

四川省社科院房地产研究 主任蒋华东认为,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是制度化、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未来将为住建部的各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40座城市联网开启住房信息化

目前各城市的住房信息并没有联网,有些城市的住房信息甚至还不全。因此就会出现在一个城市有房,但在其他城市再购房时,仍然显示是无房户,仍然可以使用首套房的优惠贷款以及税收政策。这也给一些 人有机可乘。

去年10月底,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有关部门正抓紧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先期在40个城市试点,这个系统建好后,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 色彩浓厚的调控办法了。

据了解,目前住建部已初步完成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且启动了部分重点城市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联网工作。其他各大城市也在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后,同一权属拥有人名下在40个不同城市的房产将得以“一并查询”,异地购房的资金流向、程度、走势将可“统一监控”。

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后,个人住房信息将得到有效保护,住建部将出台个人住房信息管理的专门文件,规范个人住房信息管理、利用行为。信息查询工作设在各重点城市,住房部、住建厅只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不设立查询端口。各城市对个人住房信息也要从严把关,个人住房信息查询只用于管理需要。

多套房将可查 异地 或被监控

在四川中原地产 分析师周觅看来,40个主要城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打击异地 ,对于在一个城市有多处房产,又在其他城市购房的 者将形成信息上的“监控”。

其实,去年在多个城市实行的限购政策,在界定家庭住房套数时,界定的都是购房家庭所在城市的住房套数,而外地是否拥有房产基本属于“无法核查”状态。此外,已在上海、重庆试点的房产税也将全面完整的个人住房信息数据库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个人住房信息实现联网之后,意味着40个城市的购房者在联网城市的住房信息将便捷可查,40个城市的楼市销量、房屋空置率及个人住房性质等信息将全部纳入住建部的实时监控。

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在不同城市间[ 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的购房信息将被有关部门一手掌控,异地 不会再“漏网”。具体对房产市场的影响,短期来看,市场会有一些反应。 者可能会在住房信息联网的压力之下抛售房产,给楼市形成一定冲击。

摸清住房数据 为调控政策提供支持

蒋华东认为,40个重点城市的楼市走向被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实时监控范围内,为房地产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的支持,同时有助于现有的限购政策的调整以及房产税的扩大征收。房地产联网是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限购是调控政策,这两个不能划等号。尽管两者可能有一些联系,信息更加畅通更加准确了,能够明确哪些人是 购房,哪些人是二次购房。“调控的目的主要是抑制 ,而不是抑制合理刚性需求,目前限购伤及了部分合理需求,信息联网将对政策的差异化和定点准确打击形成条件基础。”

以重庆市为例,经过一年多的整合,9个主城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已全面完成,实现了主城各登记 的联网运行。只要轻点鼠标,将名字和身份证信息输入电脑,便可知晓购房者在重庆主城区的房产情况,包括房屋数量、位置、面积及售价等信息。据悉,目前,上海和重庆实施房产税试点已有一年。关于房产税可能扩大试点的走向一直传闻不断。分析普遍认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有助于推进房产税落地。

周觅认为,随着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监管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及时地掌握商品房规划建设、市场供应及销售成交等数据,实施有效的监控、统计,以便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调控政策。同时,还将有利于加大力度提高准度,对异地房地产 客进行打击。

成都列入住房信息联网 异地 或被监控

碧桂园十里银滩配套信息详细解读 临 美海滩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称:要求公开保障房建设信息

住建部:做好保障性住房和征地拆迁信息工作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去年1月28日,中国长江侧畔的两座直辖市——重庆和上海,正式启动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改革试点工作。如今一年时间已经过去,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为它过个满岁的生日。

众所瞩目的房产税试点,意义是性的,也是历史性的,它提供了近距离观察这一新制度的契机,当然也意味着,经过多年“空转”,中国的房产税改革终于进入实证阶段。

房产税是一项国际上具有通行性的税种,在多数实行分税制的市场经济国家,它都是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核心。目前在中国,房产税还只是一个小税种。近年来伴随房价的快速上涨,以及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房产税作为“小税种”每每引发的都是“大讨论”。而在超高的预期和欠准的宣传下,房产税逐渐被误读成遏制高房价的 终救赎。

也正因此,和个税出台前遭遇的抵触境遇不同,房产税始终被营造在一种“万众期待”的舆论氛围中,民众对“税负加重”的担忧,也被对“高房价”的焦虑所取代。

重庆和上海一年来的房产税改革试验,是在实证基础上对上述期待做出回答:一年来,开征房产税对当地房地产市场有何调控效果?房价降了没有? 、投机性住房消费模式是否有所收敛?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向“税收财政”转变的探索得到哪些启发性结论?

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的调查得到的是不尽一致的答案。有人认为,房产税仅在试点之初的几个月里发挥了调控房价的作用,其“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也有人认为房产税成功阻截了 、投机性购房需求,使市场结构发生有益变化。在试点城市重庆,虽然当年征收的1亿元房产税仅是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的九百分之一,但有人认为,重庆至少“搞出了个名堂”,让市场接受了房产税的概念……

不同的评价,包含着不同利益主体对房产税不同的感受。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评价都将进入高层的决策参考——近期财政部、住建部等部委的表态无不透露出,将根据试点城市的经验总结、研判,酝酿房产税“下一步”的推进力度和相应举措。

从理想到现实

房产税试点一周年,市场与政府对实施效果感受各异,在收到部分预期效果的同时,也有需要继续完善之处。

房产税试点一周年之际,重庆和上海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1月10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近一年来,在政策推进和征收手段上均达到了预期效果,97%的缴税率收效令人满意。

黄奇帆还表示,重庆虽然没有出台房地产限购调控举措,但因为有房产税的作用,使购房者在选择上倾向于不交税的普通商品房,促使高档房供应量明显下降。“这是件好事,说明房产税起到了调控的作用”。

此前,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黄奇帆和上海市市长韩正均提出,今年将贯彻 关于房地产调控的相关部署,继续推进、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

2011年底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2012年将继续“推进房产税”。此后,一些接近决策层的学者不断释放“房产税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的消息。财政部在2011年度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出,要在“认真总结房产税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这意味着,对重庆和上海试点经验的总结和定性,或将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房产税改革的推进节奏和力度。

调价格与调结构

重庆和上海一年来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经验, 为国人近距离观察房产税改革提供了“实证路径”。

据重庆市财政局数据,截至2011年11月30日,重庆市主城区房产税应税高档商品住房共8563套,实收税金超过9000万元,预计2011年底可达1亿元。少部分没有缴税的房屋,主要是因为“房产证没办结、存在产权纠纷或是暂未联系到业主”。

成都列入住房信息联网 异地 或被监控

碧桂园十里银滩配套信息详细解读 临 美海滩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称:要求公开保障房建设信息

住建部:做好保障性住房和征地拆迁信息工作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