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楼市或掀新 潮 一年内房价或下调两成

羊城晚报2012/02/27 09:4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核心提示

近期,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楼市政策“微调”增多,以“刚需”为据预测“楼市春天”以及国家楼市政策微调的分析频频传出。

而与此同时,关于楼市天量存货和 潮的报道,也引起了各方关注。

楼市现状和走势到底如何研判?

在政策层面上, 温家宝总理在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时表示,要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房地产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但政府调控也不能松。而 近两天,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先后发表楼市分析文章,前者直言“房价下跌趋势全面确立,行业调整仍将继续”;后者则预测“楼市或将掀起新一轮 潮”。

看来, 随着楼市调控持续深入,多方博弈会加剧,调控将面临更大考验。

专家称一线城市楼市拐点已明确,预期半年到一年内房价下调一两成

由龙头地产企业保利集团带头掀起的 风波,正在楼市蔓延,近日更多房地产企业纷纷以促销的名义加入 大军。市场人士预计,更大规模的促销将在3 月份展开,这将是自去年10月底以来楼市的第二波 潮。

新年前两个月各地市场低迷,大型房企的销售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据不完全统计,16 家标杆房企1 月份销售业绩总额不足300 亿元, 不及去年同期663.6 亿元销售金额的一半。而从2 月的市场表现来看也并不乐观。在业绩压力之下,部分房企已开始酝酿新一轮 以刺激成交。

近日保利集团在上海的一个楼盘单价从1.9 万元/平方米降至1.7 万元/平方米,交房标准却从毛坯升级为精装修, 如果考虑装修成本则相当于8 折优惠。随后又一龙头企业招商地产22 个在售项目同时启动优惠活动, 部分房源 幅度达到15%。金地集团、万科、绿地、恒大、华润等大型房地产企业也纷纷跟进。

去年10 月底,同样是保利、龙湖、中海、绿地等在上海率先发起了 潮,进而波及。

北京市叫停 存量项目或成为 后的盛宴

成都交大路下穿金府路隧道 预计6月底完工

成交持续低迷 20%仍难实现"跑量"

蓉北改起航 “商圈购买力”重置财富版图

3年间商铺物业供求两旺 风险与机遇并存


一线城市楼市拐点已明确

中原集团研究 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购房者 预期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价格僵持成为成交萎缩的 重要原因之一。瑞信研究院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在未来两年购买不动产的意愿为16%,比2010 年进一步下降。

“2011 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套均总价258 万元, 按上海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6230 元计算,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为10.87 万元,一家人需要不吃不喝存上23 年零8 个月才能买得起一套新房。”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称,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上海购房压力 大。这除了近年房价上涨过快以外,也与居民平均收入偏低和楼市本身的供应结构不均衡有关。

根据世联地产此前对28 个城市购房者期望房价下跌幅度的调查,有35%的购房者期望房价跌幅在30%以上。而截至去年底,75%的楼盘给出的 幅度不到15%。低迷的成交量反映出购房者对开发商目前的 幅度还不满意。

2 月1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 月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全面止涨,其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8 个,持平的城市有22 个。专家认为,从环比数据来看,1 月房价基本上全面止涨,性的房价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一线城市楼市拐点已经明确, 预期在6-12个月内房价可能还有10%-20%的下调。

开发商面临沉重债务压力

另外,沉重的债务压力,也迫使开发商尽快回笼资金。标普、瑞银国际等机构近期纷纷预警,2012 年房地产信托大量到期,由于销售回款不力及短期债务压力的问题,2012 年部分房企可能面临现金流危机。国泰君安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信托2012 年总到期规模达到1758亿元,整年兑付规模较大,一季度为366亿元,二季度为368 亿元,三季度为716亿元,四季度为309 亿元。其中7 月为今年年度高峰,将会达到504 亿元。

不少房企选择甩卖项目回笼资金。浙江绿城集团在过去两个月内已经出售了5个项目的股权, 获得资金13.35 亿元以支持其流动性。绿城正在与潜在买家洽谈,拟再出售4 个项目,计划回笼资金60 亿元。

“2012 年房企的 危机就是债务危机。”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直言,假如房价下降20%至40%,基本上 上市房企都不得不面临亏损或倒闭的风险。专家认为,房地产行业经历多次调控后,过去推动其高速发展的多种因素已经渐渐消退,尤其是信贷政策的收紧,使得房地产业正陷入一个全行业缺钱的困局之中。今年房企的资金链恶化程度将超过2008年,可能会导致超过6000 家开发商消失。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称,巨额债务压身,必然会倒逼房企转型突围。短期来看,房地产企业必然会采取开源节流的方式“过冬”:即一方面寻求通过 、出售股权、变卖项目等方式创造收入;一方面通过少拿地、减少施工量等来减少支出。长期来看,这些房企可能会转战商业地产,或者多元化,以降低开发业务的比重。但做这些动作只是开发商被动自保,市场需求不释放仍难以扭转行业颓势。未来10 年,的开发商数量预计将会减少一半左右(现在约有6 万家)。

北京市叫停 存量项目或成为 后的盛宴

成都交大路下穿金府路隧道 预计6月底完工

成交持续低迷 20%仍难实现"跑量"

蓉北改起航 “商圈购买力”重置财富版图

3年间商铺物业供求两旺 风险与机遇并存


乐观派期待产业政策微调

一些机构认为,房地产行业并没有那么悲观, 政策环境正在呈现转好的趋势,下半年调控政策可能会微调,事实上自去年10 月开始, 地方政府对于松绑房地产政策的做法就已经零星地出现。

除此之外,近期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相继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对普通房认定标准有所放宽,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都已回归了基准利率。这将降低购房者的成本。3 个月内,央行还两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累计释放资金约7000 亿元。这对一直饱受资金匮乏困扰的开发商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2 月24 日, 沪深两市房地产板块午后大幅上涨,至收盘时,该板块共有泛海建设、银基发展等15 只股票涨停,整体涨幅高达4.56%,并带领其他板块全线上涨,推升沪深股指双双创下本轮反弹新高。机构认为,房地产开发商 跑量的实际利好, 以及对于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见底的预期,共同推升了房地产板块的大幅飙升。

长江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苏雪晶认为,产业政策微调或许要等到实际数据进一步下滑之后,预计上半年新开工增速低点在3 月份, 增速低点在6 月份之后,那么产业政策微调应该在下半年。

房价下跌趋势全面确立,行业调整仍将继续

今年房价很难“翻盘”

在经历去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之后,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 月份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 出现了环比零涨幅, 房价全面下跌的趋势已经确立。但是,近期一些地方出台的房地产“微调”政策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调控政策有所放松? 今年房价走势又将如何发展,是否还会反弹?

房价下跌趋势全面确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 月份70 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 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8 个,持平的有22 个, 出现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全部停涨现象。 受关注的“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降幅达到0.3%, 下降幅度在4城市中居首。

在房价普遍下跌的同时, 楼市的库存量也在不断激增。根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1 年底, 受到监测的标杆房企在售项目库存量约2496 万平方米,与2011 年5 月底相比,标杆房企库存量增加约七成,11 个典型城市库存总量达73 万套,比上年同期增加26 万套,涨幅达55%,楼市库存压力已经超过了2008 年。

“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扼制,部分城市出现了 调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 主任秦虹分析目前房地产现状时表示,经历了一年的厉政调控, 和投机性需求得到抑制, 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多数城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北京市叫停 存量项目或成为 后的盛宴

成都交大路下穿金府路隧道 预计6月底完工

成交持续低迷 20%仍难实现"跑量"

蓉北改起航 “商圈购买力”重置财富版图

3年间商铺物业供求两旺 风险与机遇并存


调控主基调无松动迹象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推进, 楼市成交持续低迷,土地市场随之降温,各地均已下调了今年土地出让收入的预期, 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陡然增大, 于是一些地方开始对调控政策进行“微调”。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17 个城市出台了不同的微调政策,内容涉及限购门槛、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放宽公积金、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 这些举措引发了对楼市调控政策可能松动的议论。

“楼市调控的主基调并不会出现松动, 但各地的微调与坚持调控不动摇之间并不一定就存在矛盾。”在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看来, 楼市限购措施对地方的负面影响很直接,税收、就业、GDP 都受到了波及, 不少地方有自救的冲动,以摆脱经济的不景气,去年的楼市调控政策力度过大,过于一刀切,地方做出微调也正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对楼市的微调基本上是鼓励自住需求、促进成交量, 如果是这样的政策微调,那就与 的要求不矛盾。

“但是不能因为调控带来了负面影响就放弃调控。”陈国强表示,遏制 需求的思路是不能放弃的, 严厉的楼市调控在今年仍将执行下去, 没有任何悬念。

“目前仍看不到限购政策退出的合适时机。”秦虹也表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是控制 投机性需求,保护真正的居住性需求。目前市场正在向着调控预期的方向变化, 而政策的关键就是要巩固调控成果。

房价面临再次深跌压力事实上,尽管年初部分银行将首套房贷款利率从此前的上浮回归为基准利率, 但是目标指向也仅仅局限在自住需求,体现了“差别化”的房贷政策。

此外,佛山、成都、芜湖等地“微调”政策因涉及放松限购均被管理层叫停,表明当前调控政策的主基调仍很难放松, 这使得房价再度回升的可能性正在变小。

“调控将进入深水期,房价依然面临再次深跌的压力。”中国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 如果上半年限购政策一点松动都没有, 开发商再熬半年情况就会变得更糟, 上半年或许就会有较大幅度的价格折扣调整, 所以二季度可能成为一个分水岭。

“今年房地产 增速将会下降,行业调整仍将继续。”秦虹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相对明朗, 因为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是相对确定的, 所以房地产市场发展也是确定的。秦虹强调,调控政策的核心是两手一起抓, 一手控制 投机需求,控制房价上涨不动摇。另一手抓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 满足刚性需求不动摇。没有稳定的政策预期就不会有稳定的市场, 通过对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 今年房地产政策会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可以期待。

北京市叫停 存量项目或成为 后的盛宴

成都交大路下穿金府路隧道 预计6月底完工

成交持续低迷 20%仍难实现"跑量"

蓉北改起航 “商圈购买力”重置财富版图

3年间商铺物业供求两旺 风险与机遇并存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