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时国珍:中国楼市的建立健全 需要过程甚至阵痛

地产中国网2011/11/30 14:3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遭遇更残酷的调控,限购、限贷结束了地产业的10年高潮,几乎令行业再陷僵局。艰难的营商环境,高度考验从业者的智慧与功力。如何理性思考未来楼市、寻求穿越行业迷雾,“第三届地产中国论坛暨2011中国房地产年度红榜”举办前夕,地产中国网 策划专题“回顾2011展望2012——楼市回顾与预测”。

《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主编时国珍参与本次专题采访时表示,政府干预和调控是市场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双轨制”的提出和保障性住房的补课力度,都是趋向市场化的利好消息。一个市场的建立健全需要过程,甚至是阵痛。市场秩序的建立也需要合力,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变化与转型”是2011年房地产关键词

时国珍在回顾2011年房地产历程时感慨到:“过去十余年,确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 年代”。她认为,房地产事关国计民生,既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又改善了城市面貌,又提高了百姓居住质量,创造了社会财富。1998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18.7平方米,到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1.6平方米,房地产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也是不可忽视的贡献。

2011年, 持续对房地产业进行的宏观调控,促使房地产市场环境和企业生存规则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随着我国迈入“十二五”发展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过去那些粗犷式增长的房地产发展路径和盈利模式不可持续。时国珍认为,变化与转型都体现出必然性,并趋于常态化。同其他行业一样,这是房地产行业必须面对和经历的成长路径。

成熟的市场不该有过多地宏观干预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发达国家市场化的必经之路,6万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数字就是市场化不成熟的例证之一。

孙志文:"网络人气榜"对地产行业是良性的促动

房地产高利润不可持续 楼市步入10年白银增长期

华人赴美买房热 中国房地产商会访团纽约考察楼盘

张刚:调控政策不变 地产股将维持弱势格局


在看待国家楼市调控的问题上,时国珍认为,政府干预和调控是市场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双轨制”的提出和保障性住房的补课力度,都是趋向市场化的利好消息。一个市场的建立健全需要过程,甚至是阵痛。市场秩序的建立也需要合力,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而在房价问题上,时国珍表示难下断言,因为这个问题从来都是比较难以预测。但是,她还是表达了一些个人看法,认为,目前部分城市的价格已经出现调整,但鉴于土地拍卖价格、建材价格和人工成本等等房价构成要素的客观原因,所以对房价回归需有理性期待或判断。如果购房者真的需要买房子自住,就不必过分在乎“价格涨跌”的问题--这是 才会遵循的逻辑。只要地段合适、产品满意,符合自身现阶段的住房需求和购买能力,什么时候出手买房都是 的时机。

孙志文:"网络人气榜"对地产行业是良性的促动

房地产高利润不可持续 楼市步入10年白银增长期

华人赴美买房热 中国房地产商会访团纽约考察楼盘

张刚:调控政策不变 地产股将维持弱势格局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