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6月CPI同比涨6.4%创三年来新高 或上调存准率

东方早报2011/07/10 10:27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较上年同期)上涨6.4%,涨幅创下2008年7月(该月CPI同比增幅为6.3%)以来的新高。从6月份CPI的八大类价格同比涨幅情况看,食品类价格是“6.4%涨幅”的 推手——同比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CPI上涨约0.3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9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由此,也可以说,是猪肉“绑架”CPI创下近3年来新高。

6月份CPI虽高于市场预期中值0.2个百分点,但未上穿市场预期6.5%上线,也即尚在市场意料之中。从2010年7月份开始的这一轮物价上涨潮——从3.3%到6.4%,已历时一年。目前,一个 牵动人心的问题是:“破六”之后CPI何时出现拐点?通俗而言,物价什么时候降下来?“预计10月份之前CPI保持在6.0%左右的高位运行,一不小心还会再破新高,11月份之后可能会回落。”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在其微博上如是点评。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建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解读道,下阶段粮价前景尚不明显,因此此前各机构预测的“CPI6月拐点论”可能并不准确。他预计,CPI 点将在秋粮集中上市的11月出现。若是,自2010年10月份以来的持续从紧的货币政策会怎么走?是继续从紧,抑或已近尾声?对此,经济学家们给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观点——加息周期告一段落,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上调。

猪肉价格还在涨

在构成6月份CPI的八大类价格(见附表)中,按同比涨幅高低排序分别为:食品类涨14.4%,居住类涨6.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涨3.4%,烟酒及用品类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2.5%,衣着类涨2.1%,交通和通信类涨0.9%,娱乐 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涨0.6%。

翘尾因素高于新 因素,是否意味着CPI同比涨幅有望在未来走低?汇丰银行中国 经济学家屈宏斌昨日在财经网上分析认为,前瞻地看,尽管翘尾因素在6月达到接近4%的水平后,预计将在7月开始回落,但新 因素如肉禽价格到目前为止仍在加快,7月CPI很可能不会出现之前所预期的显著回落,未来几个月仍可能看到CPI增速保持在5%以上,“预计三季度物价回落的速度将会 迟缓。”

新华社昨日报道称,6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与6月11日相比,7月9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13.2%、13.8%。分地区来看, 省区市的猪肉价格均上涨,其中,逾六成省区市的猪后臀尖肉价格涨幅超过10.0%,青海、重庆、新疆的涨幅居前,分别为27.5%、27.1%、22.7%;约七成省区市的猪五花肉价格涨幅超过10.0%,青海、宁夏、新疆的涨幅居前,分别为29.4%、23.7%、22.3%。

压力未明显减弱”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还显示,作为CPI的上游,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高于市场预期;环比(较上月)持平。

对此,屈宏斌分析道,6月PPI环比增速与5月持平,表明受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影响,上游工业制成品价格上涨压力有所减弱。从环比看,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中,仅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仍在上涨(涨幅0.3%),拉动整体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2%。他同时认为,月初公布的6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稳定在50.1的水平,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放缓。采购价格以及原材料成本价格分项指数均低于长期平均水平,上游工业制成品成本上涨向下游传导的压力有所减小。

环比数据更能反映价格 新变动情况。6月份,在PPI环比增速持平的情况下,CPI环比增速如何?

6月份CPI环比上涨0.3%。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9%,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环比价格上涨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鲜菜、鲜果价格环比下降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33个百分点。

“6月CPI和PPI环比增速,一加快一持平,显示物价上涨压力仍未明显减弱。”屈宏斌昨称,这也是央行7月7日年内第三次加息的主要依据。

“更可能上调存准率”

6月份CPI增速创下近三年新高,不得不再次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是否继续从紧的担忧。交通银行 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判断,未来CPI走向还是看猪肉价格。他预计,近期政府可能会抛售国储肉干预猪肉价格市场,而其价格如能平稳,未来几月CPI数据可能会有所回落,下半年加息可能性就会减小。

而稳定物价正是 政府的决心。7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考察时表示,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也是目前决策层考虑的问题。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 主任曹凤岐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国家既要考虑避免通货膨胀,又要考虑平稳发展,所以未来的货币政策将在稳健中有所偏紧,至少不会再频繁加息。“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其他变化,例如流动性偏紧、企业融资成本大幅提高,也会是决策层考虑的方面。”连平说。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不会继续加大紧缩力度。”屈宏斌预计,加息周期将告一段落,但一到两次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仍有可能。中信证券 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也认为,加息方面已接近尾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在下月。与经济学家的预测相比,央行行长周小川7月8日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表态”,更耐人寻思。当日,周小川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国际经济学会 6届全球大会上表示,与CPI同比涨幅相比,将CPI环比涨幅数据用作中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更加适宜。

"破六"后CPI拐点已近 控制房价仍是治通胀重点

6月份CPI提前至明日发布 市场预期将达6%以上

鲁政委:加息符合预期 与CPI将超预期无必然联系

尹伯成:加息针对6月CPI 下半年加息空间不大


(来源 京华时报)国家信息 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昨天发表报告指出,初步预计,上半年及全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9.5%和9.3%左右,CPI(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5.3%和4.9%左右。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可能略为放缓,物价水平较上半年略有回落。报告称,6月份除非新 因素明显下降,否则CPI再创新高已属必然。

下半年或隐性通胀显性化

报告指出,下半年,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可能进一步显性化。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不断上涨,油价、电价上调以及原材料 等也使得农户和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当前企业自我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越来越弱,下半年企业产品 压力较大。

除了显性通胀外,还存在隐性通胀压力。由于油、气、电、水等价格长期实施政府管制,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缓慢,被迫用 手段替代部分价格 的作用,给我国带来了较大的隐性通胀压力。下半年,隐性通胀显性化的压力较大。

不过,报告称,受政策、经济和国际市场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半年CPI涨幅继续创出新高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在4.5%-5.5%的区间相持一段时间。初步预计,2011年上半年及全年CPI上涨5.3%和4.9%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PPI)上涨7%和6.8%左右。

房价调控政策面临考验

报告指出,尽管自去年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相持阶段,房价仍然坚挺。年初大部分城市所公布的房地产调控目标变身“目标”,严重削弱 调控政策的力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的只有3个,而环比下降的城市只有9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其余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与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4%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份商品房销售大幅反弹,同比增长18.8%。这表明部分购房者已开始重新进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面临能否奏效的考验。

报告指出,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和物价上涨幅度都处于可控范围。货币政策方面,应当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和必要的调控力度,同时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继续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来管理和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利用利率、汇率等价格工具,逐步消除负利率。

北京限购二度催热燕郊 外围的楼市还能热多久?

火价格区间略有下降 5000-8000元/㎡成主流

僵持数月后市场不容乐观 成都二手房价有望松动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