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步伐加快 年内批复基建项目 超8800亿

中国新闻网2015/07/07 08:1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2015年过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稳增长”步伐逐步加快。截止7月1日,发改委今年已批复基础建设 约8841.87亿元,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成为主力军。有 预计,从速度与质量两个维度来看,三季度中国经济将呈现企稳态势。

增速或继续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固定资产 (不含农户)17124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4%,增速比1-4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已经连续11个月下降。

“资金和新开工项目不足,仍是制约 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 司 统计师 宝滨在解读5月 数据时直言。

近期多数机构预测,上半年 同比增长可能在11.2%左右,这一增速不仅低于1-5月的 增速,并且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6.1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来看,1-6月的 增速还将延续下滑态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交通银行[9.85% 资金 研报] 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结合主要钢材价格下跌、水泥价格整体持续走低的趋势看,6月 需求依然很弱。综合判断,1-6月固定资产 累计同比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首先需要稳 的说法获得多方认可。记者梳理发现,5、6月份是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基建 的高峰时段,两个月批复基建 总额就超过7313.13亿元,这与 年中、助力“稳增长”不无关系。有 预计,随着稳增长政策发挥作用,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望企稳。

年内批复基建 规模已超8800亿

截止7月1日,发改委批复各地基础建设项目总 约为8841.87亿元,其中,城市轨道建设计划总 达到4883.18亿元,占比超过一半,可谓是“稳 ”主力军。

在赵锡军看来,近期密集批复基建 对三季度 增速的影响还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项目从批复到实际开工需要一个过程,资金、人员、施工方案不是一下就能全面到位;其次,现下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的资金并非十分充裕,在出资方资金未到位时,施工方能否先垫付也是未知数。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内,发改委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已达到8个,主要包括成都、南京、济南、长春和武汉等二、三线城市,其中有6个项目预计今年开工。

“初步估计,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总 将完成3000亿元,超过去年水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在不久前表示。

除了城市轨道交通,路桥、机场等交通运输项目 也相继落实。今年年初,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当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 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交通走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交通走廊3大战略重大项目。

目前来看,上述3大战略涉及的交通建设 批复都在稳步推进之中。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为例,1月26日,发改委批复云南省香格里拉至丽江公路建设项目,总 203.2亿元;7月1日,批复总 额达196.59亿元的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项目。

多地“稳 ”动作

在年中大考来临之前,地方 部署“稳 ”动作也相应加快。

7月2日,福建省人民 发文要求进一步扩大有效 ,资金将重点投向城市公用设施、水利建设、公路水路建设、城乡电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环保、信息通信这七大领域,年度 总金额达到3317亿。

7月1日,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省 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 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信息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7个方面重点领域 方向和重点。

6月29日,四川省长魏宏主持召开省 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 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在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七大重点领域提出创新举措。基础设施方面,对民间资本进入微利或非营利性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的,按规定落实相应的激励和补贴机制,对社会资本 控股新建铁路货物运价、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旅客票价实行市场调节价,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和电网建设,鼓励电信业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

国务院于6月17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也强调,要加大重点领域有效 ,发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重作用。在加快推进水利、中西部铁路等7类重大工程包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筹划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4类新的工程包。


发改委:3万亿 已完成 近期将再推四大工程包 中国新闻网 2015.07.01

有效 继续在稳增长中发挥作用。据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日前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7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1个项目、33个专项,累计完成 3.1万亿元。李朴民透露,在原来七个重大项目工程包的基础上,发改委近期将谋划推出“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型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四个新的重大项目工程包。

“修 要总理亲自把关”

去年以来,发改委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包。目的是通过有效 拉动经济增长。

“主要目的就是调结构、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有效 ,发挥 的关键作用。”李朴民说。

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有序推进中,其中,基础设施 前5个月增长18.1%,仍然是支撑 增长的主要力量。如今,在原有工程包基础上,发改委还将推出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新的重大项目工程包。

城市轨道交通是利民的重大工程包。据悉,现在经国务院批准轨道项目的城市有39个,总的规划里程超过7300公里。截至目前,已经有2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764公里。

发改委已经梳理提出了68个2015年到2017年宜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预计到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将建成较为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南京、重庆、武汉、成都等城市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南通、石家庄等城市建成轨交主干线。

“首轮规划都要经国务院批准,修 还是国务院总理亲自把关。二三期建设的后续项目,由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联合审批。”发改委基础司巡视员李国勇表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发改委也加快了审批,地方的积极性也很高,城市轨道交通更为广大群众所欢迎。

现代物流改善“卖难买贵”

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弊端, 是中西部地区,因地域广阔,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业发展较为落后。发改委推出的第二个新工程包“现代物流”则为弥补这一短板。

“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是重要农产品产区,包括很多特色农产品,现在由于受到物流的制约,流通很不畅,“卖难”问题比较突出。”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说,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中西部地区交通、物流设施比较落后,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也不健全,工业品、生产资料往农村去,到消费的终端这个环节问题较多。相比而言“买贵”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无疑是中西部地区的福音。据悉,发改委将通过两个重要工程来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物流整个信息化水平:一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二是发展城乡配送工程。这两个工程对提高整个物流水平是很有效的, 是针对中西部地区,如果能够实施好,对改善“卖难”和“买贵”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李朴民表示,2020年前将重点引导企业开展十个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包括多市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管理、资源性产品物流、城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平台化、应急物流等10个工程。

鼓励民资参与重大工程

重大工程建设资金如何落实?据悉,发改委将从四方面加大政策支持:

一是通过 预算内补助和产业基金;二是引导银行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增资扩股等措施;四是支持地方 依法发行债券,筹措建设资金。

目前,发改委已会同各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研究建立了重大项目政银企社合作对接机制,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开发银行已承诺重大工程贷款金额达1万多亿元。

此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包括PPP( 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 指出,为保证重大工程圆满完成,必须改善地方 融资渠道单一和民间资本参与动力不足的局面。破除行业壁垒,吸引各类资本进入。

发改委已建立了 国家部委层面的PPP项目库,并发布了1000多个PPP项目,预计总 1.97万亿元。李朴民透露,下一步将加快重大工程PPP项目贷款审批,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通过PPP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和运营。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