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合浦牛角雕——百年技艺的兴旺与失落

北海新闻网2012/04/06 11:5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合浦牛角雕、北海贝雕、东兴石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曾被誉为广西民俗旅游产品中的著名“三雕”品牌。其中合浦牛角雕工艺品“群虾”,作为广西标志性产品之一,被选送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广西厅。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有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称誉的钱伟长曾为之题词盛赞:“神奇角雕,合浦绝艺”。

合浦牛角雕——百年技艺的兴旺与失落

“三雕”冷热有别

但是,“三雕”品牌自进入2000年以来,在市场体制变革的冲击下,都经历了由兴旺走向失落的滑坡阶段。近年来,北海贝雕画在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发展,知名度日渐回升,产销市场得以回归,有望重新成为北海文化产业的扛鼎品牌。而东兴石雕也正在朝着打造“石文化品牌”的方向迈进,气势正旺。然而,合浦牛角雕工艺品的生产仍然处于一阙不振之中,令人叹息。

合浦牛角雕是一种古老的工艺,据史料记载,在民间习俗中,牛角被认为有辟邪、镇灾的作用,早时是直接把它摆在家里厅堂的显眼位置上,当作一种避邪饰品。到了明代,合浦开始有了牛角雕,当时只是在牛角上刻上些简单的避邪图案,到了清代,合浦牛角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图案结构艺术化,合浦牛角雕由最初的避邪图腾转化成一门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不论是雕刻工艺还是作品造型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系统。随着对牛角雕工艺还是不断传承和创新,合浦的牛角雕艺人们用自己的毅力和才智,形成了以镂空雕刻技艺为主体特色的合浦牛角雕工艺技术,在国内属于独创,使合浦牛角雕工艺品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



曾经的辉煌

为了保护和发展合浦角雕事业,1964年,合浦成立了的角雕企业——合浦县工艺美术厂。此后,合浦角雕工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传承创新期。

合浦牛角雕——百年技艺的兴旺与失落

在制作技艺上,采用天然优质的牛角为原料,利用角质硬中带软,弯而不折,薄则透明,细则柔韧等特点,进行精巧的造型设计。然后采取圆雕、浮雕、镂空、镶嵌等传统雕刻技法,因材施艺,进行精雕细刻,再经过反复抛光之后。生产出一件件气韵灵动、栩栩如生、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牛角雕工艺美术品。合浦牛角雕工艺品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后,既保持牛角的天然色彩,又呈半透明的橙红色,色泽鲜艳光亮,耀眼夺目,而且经久不变形不变色,利于保存欣赏。

在产品设计上,牛角雕以动植物造型见长,其中热带鱼、虾、荷花等造型气韵生动,曲线优美,五彩缤纷的造型是合浦角雕的特色,所雕刻的题材十分丰富,主要有虾、蟹、鱼、鸟、虫、禽、兽、花草以及笔盒等。构图上汲取图画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大胆取舍、工意结合等手法,艺术感染力强,每件成品都是的精品。

合浦牛角雕工艺品因此也一度成为出口创汇的指定商品,由此又进一步促进了牛角雕工艺品生产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推陈出新。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虽然中国的企业是按计划指令生产。但根据周恩来总理努力生产出口商品为国家多创外汇的指示,合浦工艺美术厂接受了设计生产外贸商品的任务,其中一套产品就是根据外商要求生产的,以“龙生九子”为主题的印盒。现在在合浦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即合浦工艺美术厂)的展柜里,还珍藏着两只这个生产批次的出口商品,龙生九子中的“赑屃”和“负屃”造型的牛角雕印盒,由此可见当时合浦牛角雕工艺的水平。

为了适应特定历史时期出口外贸商品的需要,在当时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中,合浦工艺美术厂的工艺技术人员,一方面对民族的、传统的工艺造型进行挖掘完善、推陈出新;一方面不断的创新设计造型,形成了以民族吉祥物和海洋题材相结合的牛角雕系列工艺品。并开始在的工艺品系统中崭露头角。


 

 

令人称道的拳头产品

自1981年以来,合浦县工艺美术厂生产的南珠牌牛角雕工艺产品,先后14次获部级、省级的产品奖励,成为一流的工艺品,1991年被国家定为首批轻工系统民族用品定点生产厂。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旅游局牵头,会同轻工部、商业部、纺织部等部门,在逐步挑选三百家左右生产旅游商品的厂家作为旅游商品的定点生产企业,重点给予扶持。合浦县工艺美术厂被列入“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并获得了“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证书和标志牌。国家旅游局还专门为之配套了《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审批及管理试行办法》,对定点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宏观管理。

合浦牛角雕——百年技艺的兴旺与失落

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合浦的牛角雕工艺品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合浦牛角雕工艺品的产业规模已进入了千万元产值的行列,其中合浦工艺美术厂一家企业的产值规模就达到了500万元,产品近400种,年产量达到3万件。该厂的南珠牌牛角雕工艺产品畅销中国各省旅游城市及出口香港澳门、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合浦的牛角雕工艺产品曾先后在巴基斯坦、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展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还屡次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品展中荣获金奖,其中,“虾群”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葡萄荔枝”被评为工艺品美术展金奖;还有一大批牛角雕工艺品,如“荷藕虾趣”、 “荷花金鱼”、“热带鱼”、 “福禄寿”、“椰树双象”、“雄鸡报晓”等,多次参加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成为商家的拳头产品,为合浦的民间工艺赢得了声誉,提高了合浦旅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合浦牛角雕工艺品产业因此形成了品牌效应,具备了相当的市场凝聚力。北海、合浦的牛角雕工艺品企业也乘势发展到了近百家。



 

艰难中的守望

但是,在企业机制的转换过程中,合浦牛角雕工艺产品因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也和许多传统工艺产品一样,被市场利益的浪潮吞没了,企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支持扶助,作为一种百年的传统工艺,合浦牛角雕工艺品技艺如今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合浦牛角雕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时至今日,合浦原有的近百家角雕加工企业已所剩无几了,剩下的企业在艰难的守望中,守望着这百年工艺、百年设备、百年厂房,当然还在坚持着这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合浦县工艺美术厂就是其中之一。

合浦县工艺美术厂这个曾经拥有120多名生产设计技术人员和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也曾经是主要的民族传统工艺品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在巨大的市场经济挤压下瓦解了,只剩下二三十名人员,通过自筹资金改制为合浦县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苦苦支撑了十多年,像一叶无助的孤舟在市场经济的急风暴雨中飘摇至今,合浦的牛角雕工艺和品牌才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真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别让他们孤军作战

怀着复杂的心情,笔者每次走进位于合浦县城西华路原广州会馆内的合浦县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总被该公司员工干部的执著所感动。在极其艰苦简陋的生产条件下,他们仍能以厂为家,以守护合浦的角雕工艺为荣,即使是在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的情况下,还是十几年如一日,不断的创新传承坚持生产,仍然保持着200多个传统工艺产品的生产销售,因此才为北海保留了广西目前规模、传统工艺产品的角雕工艺企业。2009年,合浦县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的工艺师们又创作了牛角雕作品《奔腾》、《鸟语花香》参加广西区博物馆举办的“贺祖国60周年大庆”比赛,传扬了珠乡百年牛角雕工艺的声誉。

面对着这些长期以来无怨无悔地守护、传承着珠乡百年牛角雕工艺的人们,笔者除了深深的敬意之外,更多的是希望与期待:为了保护和传承、发扬合浦的角雕工艺事业,也是为了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再让这些珠乡百年角雕工艺的守护者们孤军作战了。因为,这不只是一个企业的产品,而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更是一个地方竞争实力的体现。合浦牛角雕工艺失传还是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关键转折点,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扶持。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导购>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