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太和木作关毅:乾隆花园云光楼古典红木家具修复与保护

来源:中国红木家居网2012/10/16 10:21

1

关毅先生对云光楼文物家具勘察

云光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的西南隅,楼内匾额曰“养和精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形制仿自建福宫花园的“玉壶冰”。

2

云光楼平面呈曲尺形,西倚宫墙,自北向南又折而向东。上下两层,上顶北侧为歇山顶,东侧则为硬山顶。前檐出廊,上层北侧以石桥与院内假山相通,东侧外接上下两层游廊与萃赏楼相接。楼前有假山蜿蜒横过,主峰建一亭名碧螺亭,平面为五瓣梅花形,形式独特。楼内东侧设佛堂,有匾额曰“西方极乐安养道场”。乾隆、嘉庆两位皇帝均有《养和精舍》诗咏。

3

( )嵌玉十六罗汉像

乾隆花园云光楼所供的这套十六罗汉像屏是与贯休十六罗汉像有关的另一组重要文物。通过这组文物,我们不仅能想见圣恩寺贯休罗汉画是真迹,更能看到圣恩寺妙相塔内的汉白玉刻罗汉像以及北海阐福寺汉白玉塔所刻罗汉像的原貌。首先,罗汉像与丁观鹏仿画的十六罗汉像十分相似,均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汉地传统的罗汉古僧奇貌高行的特点。这种样式的罗汉几乎成为贯休罗汉画的标志性特点,当时的人就对这样的罗汉形象颇感震惊,而贯休自称他的灵感来源于梦中所见。可见,这种样式的罗汉是他所独创的。后来文人画家表现的罗汉多少

都受到过他的影响。 此次,每位罗汉旁边均附有乾隆皇帝的赞词,赞词上首有红漆各式印章一枚,下面有两枚,均是乾隆皇帝的御用印章。另外,在第十扇罗汉右下方有一段篆字跋文,据说是贯休自提,文中提到此画最初于唐代广明元年(880年)绘完前十幅,后于乾宁二年(895年)才补全,跟乾隆皇帝看见此画的时间(1757年)前后相距860多年。

4

这十六扇屏风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每尊罗汉的形象均用嵌玉表现,工艺复杂,体现出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每扇屏风背后为黑漆地描金绘画图案,以植物题材为主,如:兰草、怪石、古松、芭蕉、荷花以及松竹梅组合等,雍容华贵。十六扇屏风排列在一起,无论从正面观看。还是从背面欣赏,都足以让人心灵震撼不已。


5

紫檀嵌玉十六罗汉像背面

根据档案记载,这十六扇屏风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由大臣国泰贡献给乾隆皇帝,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特意撤消了云光楼楼上所供的围屏画,将此屏风供奉于此。

在修复前应先调研记录,首先对其拍照录像,记录其原态比例尺寸、损害程度,对器型、纹饰和材质依次反复研究。污垢对器物的损害程度以及何种物质做出研究结果,对破损物件的部位进行测量记录以及修复方法等,然后进行各传统工艺的处理。

6

记录后清尘除垢,比如要用一些软毛刷、橡胶皮气吹等,难以清除的污垢,可使用一些试剂擦拭。但不可强行去除,以防伤害包浆。因根据物件不同损害程度来进行修复,能不大动拆卸的尽可能的保持原态,以保留其结构工艺性的程度。如不可避免拆卸的,要按照传统的工艺技法相反的顺序依次拆卸。

7

如归缝时要依据缝隙的规则修复,看是否原拼接处开裂或木质自身干裂。

首先要清理裂缝处的尘土和污垢,然后清洗,以便归缝时胶力的粘合度。

归缝隙时要以缝隙的大小以及位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工具和归缝方法。归缝的力度尽量适而可至,以免力度过大对其结构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8

最后也就是烫蜡工艺,烫蜡是为了使家具得到更久的使用和保护。蜡要使用纯天然蜂蜡。先将其融化,点布于家具表面,然后施温匀蜡,待蜡在家具表面形成蜡膜后,在使用蜡起子,对家具进行起蜡,不同位置使用不同的样制工具。起蜡完成后用蜡布进行赶蜡,以使蜡质均匀,在使用蜡刷子进行抖蜡抛光,抛光后家具的木质及包浆会用极好的润泽和光泽。

家居专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装修资讯>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