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中国家具品牌发展历程之华鹤:五十六载迅猛腾飞

来源:房天下家具网2011/07/20 16:08

【背景】中国家具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他们抓品质,重口碑,积极创新。2011年搜房网家具网推出“品牌成长历程”系列专访报道,请家具人亲身讲述他们经历中的家具品牌故事,讲述您所不知道的家具业的精彩。

嘉宾: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

记者:搜房网家具网新闻 李梅

时间:2011年6月26日

地点: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室

中国家具品牌发展历程之华鹤:五十六载迅猛腾飞(一)

华鹤的“前身”:“命悬一线”与“盛世辉煌”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 56年前,我们最开始是生产锅盖,笼屉等等。那时候有国营,有大集体,还有小集体,我们这个企业属于小集体,大集体归二轻局管。

【搜房网家具网】那个时候还不是国有的?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不是国有的,国有是归一轻局管。像这个木器、冰刀、著名的就是速滑的黑龙冰刀,还有猎枪,只有两家猎枪厂,再加上我们的华鹤的,当时主要是华鹤家居。56年建厂以后就生产这些东西,锅盖、笼屉等等都生产。

【搜房网家具网】全都是木作品。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对,一直是木制品。84年,我们开始从日本引进国内条的板式家具生产线,当时叫齐齐哈尔市木器家具厂,当时以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的素质,根本满足不了这条线的生产需要,结果,线是好的,但是消化吸收做不到位,结果反倒让这个企业亏损。

【搜房网家具网】投入比较大。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当时企业亏损严重,可以说是命悬一线,87年底的时候,齐齐哈尔市政府就向社会公开招聘厂长,我们现在的老总吴雪松就中标了,他当时是副厂长,他作为一方来竞标,他就中标了。

【搜房网家具网】他当时很年轻。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他当时29岁。吴总87年底上任的,上任伊始就研发新产品,当时生产的家具,叫组合柜,一面墙的。然后开始进军天津市场,因为那个时候全都是凭票供应,产品也没有现在这样丰富,都是老的三屉桌,很多人都没看到过这样的一排大组合柜。当时在在天津的券业场就一样,排队开票缴款,但是由于人太多,每天停止收款的时候都还有大批人在,火得不得了。

当时,吴总带了很多工厂员工过去安装服务。最有意思是吴总回来的时候,说带六十万回来,在那个年代算是太多钱了,都担心六十万块钱让人抢了怎么办?工厂这边就带一大队的保卫去接站,过去的保卫处都有大盒子炮的那种枪,就像电影里那种,开个破吉普车,很神秘地去接吴总。到那一看吴总就拿个小包,也没看见有这六十万的样儿,就问这钱呢?吴总说钱带回来了。说钱在哪儿了?说带的是汇票。那个时候都不知道有汇票,就是银行转帐这种,揣兜里就拿回来了。所以那个时候天津券业场火得不得了。

吴总是87年底上任的,一直到88、89、90,这几年全都是赢利的,一步一步企业开始好转了。我们的产品当时获得了轻工部A级优等产品称号。那时候品牌是鹤牌。90年左右的一天,国家现在叫质监局还是家具检测办,直接就到仓库就封样质检,然后就通知我们获奖了。当时我们还没去领这个证书,不知道这个奖有什么用。但是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的宣传就也开始用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板式家具我们是引进日本的生产线,但消化不好,企业差点没亏进去,已经濒临破产了,那个时候不存在破产的问题,政府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向社会公开招厂长,吴总中标以后,就调整产品,研究产品的方向,设计出的这种组合形式的产品就畅销。

企业业绩不断提高,这时候吴总感觉到当时企业员工结构老化,已经很难与快速发展的企业相适应,企业要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更多有学识有技能的新鲜血液。于是,从89年开始,华鹤开始引进人才,从大中专院校广泛招聘毕业生,一下子进去了好几十个,当时给我们相当好的待遇。

【搜房网家具网】您就是其中一人?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对呀。虽然那时条件跟现在的条件没法比,但是单独给我们安排的住宿的地方,专门有人给我们做饭,吃完放那儿,全都有人给你收拾了。每人每月还补助30块钱,那时候我们工资刚61块钱。这些年轻人上来以后,吴总领着大家开始研究新产品,开发新产品,不单是组合柜,还有衣柜、视听柜等等。板式家具这个时候就已经脱离了很传统的组合柜这种一面墙的形式,开始细化到书柜、衣柜,厨柜等等。

【搜房网家具网】就开始分开专业的做了。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对,然后吴总这个时候就在想一个问题,板式家具和实木家具能不能结合起来,因为板式家具的特点就是平面、直线,工艺简单,但是它生产效率比较高;实木家具是曲线、曲面、曲形,变化丰富,吴总就想,能不能把二者之间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复合实木家具,或者实木复合家具。因为华鹤很早就生产实木,有基础,但是手工成分比较大,机化程度相对比较少。但是板式家具有84年的生产线,基础比较好。实木复合家具研发出来以后,效果不错。所以说实木复合家具是华鹤开发出来的,这也是当时我们宣传很重要的一个点。它的柜体是人造板的,前脸完全都是实木的,所以应该是华鹤家推出这个东西。当时光明家具是生产双包厢,就是中间一个木框,然后两边拍上多层板当板子,它那一敲是空的,但我们这个是实的。这个产品研发出来以后,市场形势好。但是我们产能受限制,因为实木家具本身就耗费时间,而板式家具的设备已经老化。

从92年开始,华鹤进行第二期改造。84年算期改造,引进的日本生产线,第二期改造投入了将近2个亿,全部引进德国、意大利、日本的这些完全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二期改造以后,华鹤的营业额、产值就迅速的。我们当时生产的这些实木,板式结合的家具,市场好销,我们值得回忆的,97年在北京,9月8号到10月8号,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连订单再加收现金一千万,一个月。

【搜房网家具网】几个店?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当时大概六七个店,反正不超过八个店。当时在北京那个市场,的卖家具的卖场和现在不同,当时如果没有华鹤都没法开。当时我们40平米一个月就能卖四五十万。现在这些厂家,要卖一千万,挺难挺难的,除非是五一、十一,还得是意风这样的品牌。

【搜房网家具网】而且当年是97年,那个时候物价水平跟现在还差好多。其实从89年、90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中国商品房刚刚入市的时候,95、96、97估计这个时候刚好大面积的消费者来买房,装修家庭,那个时候可能也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很多人真的有钱了,市场好。

【华鹤集团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那个时候买我们的产品多数是大学的一些老师,政府官员,那时候还有一部分个体户。我们从92年开始,连续搞了三期改革,二期、三期、四期,然后整个企业的产能,产品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对市场的满足程度,也的充足。那个时候市场也不像现在的商品这么丰富,那个时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三华一光,就是光明、华峰、华日,我们对手就这么三家。实际上中国家具行业真的是鼻祖就这几家。

更多新闻>>>



华鹤的“诞生":品牌的全线升级

【华鹤董事副总经理 刘立新】我们94年注册的华鹤商标,之前我们一直叫鹤牌,当时请吉大的教授做了鹤的广告标志,中间一个圈,一边一个小写的h,象征椅子。背靠背,中间一个圆圈。我们请人做了一套设计,现在叫VI。然后那时候流行做广告语,我们向四个城市发了征集令,当时有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还有长春。结果黑龙江中医学院研究生班的一个人中了标,当时一等奖是三千块钱,他提出的广告语是:鹤牌家具好,丁是丁卯是卯,这个丁不是钉子的丁,是姓丁的丁,丁是丁卯是卯。这一句话为华鹤这个品牌建立了不朽功勋。

这句话当时也饱受争议,有人说你们家具也没有丁,也没有卯,怎么可以说丁是丁卯是卯。后来这句话越琢磨越有道理,丁是丁卯是卯,这其中包含工作态度,包含产品品质,在当时那个时代就是讲究品质的时代。当时在《中国青年报》还有人评价“鹤牌家具好,丁是丁卯是卯”这句广告语好。渐渐受到各界的认可,我们就开始全面的传播,97年,北京卖一千万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搞了一个的促销活动,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注重品牌宣传了。在97年之前,我们就上电视台的广告,是《新闻联播》之前,我们就开始上广告,鹤牌家具。那时还没有广告语,就是鹤牌家具。

97年吴总说,华鹤这个企业已经由一个区域性的品牌发展成为一个性的品牌了,鹤牌家具地域性太强,对今后品牌的发展不利,所以吴总在97年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借着十一活动把鹤这个商标,这个品牌,转成华鹤,十一开始正式起用华鹤。然后我们的策划是:“品牌升级,全线让利”,为了这个活动,我们做了精心的策划:华鹤在各个卖场的宣传简直是铺天盖地,店面里的桌卡,都是小椅子抠出来立体的;吊挂那些鱼,鱼肚子都会下来的,就是让利,全线让利,把吃那部分让给消费者。

那时候华鹤在有直营店,不到三十家,同一时间从9月8号开始启动到10月8号品牌升级,全线让利。一片报好,北京就卖了一千万,那是华鹤一个好的发展的转折点。后来“鹤牌家具好,丁是丁卯是卯”,就随之变成了“华鹤家具好,丁是丁卯是卯”。

南通有一个顾客给吴总写了一封信,说我认为你这句话应该调过来说,说“丁是丁卯是卯,华鹤家具好”。你应该这么说。当时我们请教了年近古稀的中国的语言学家刘铮,我候的语文课本的总编辑,他说这个顾客提的有道理,吴总说好,马上给他奖励两千块钱,然后我们的广告词就改成“丁是丁卯是卯,华鹤家具好”。

归根到底,我觉得卖的好的原因还是产品领先,无论是实木家具、板式家具、板实复合还是后来引进德国真空模压的PVC,都是创新。

到2000年的时候,我们压力就大了,广东板式家具发展很快。因为跟国外接触交流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广东有地理位置的,和香港和国外的接触比较多,在各种板式的材料,五金、包括设计各个方面发展迅速,而且广州历来就是一个设计方面很强的城市。而相比之下就显得我们的产品过于稳重,过于成熟了。当时我们整个的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实木家具的销量也受到了影响。

所以吴总说市场产品遇到这么强大的竞争,企业怎么去发展,归根结底还得靠产品,还得借鉴国外,就到日本和德国请设计师为我们做产品设计,结果产品设计出来以后,设计本身是受到设计师们的欢迎,但是叫好不叫座。当时的设计是:整个造型比较纤细,设计得细腻,漂亮,但是,远看像板式,近看价格还昂贵还是实木,所以市场销量并不太好。而且我们开始明显感觉到我们的整体包装不如广东企业那么时尚。德国那个设计师的设计相对好一些,实木感比较强,但是,总体上不是很满意,一直到04年的时候,我们又有了新的动作。

更多新闻>>>


大手笔的品牌宣传

【华鹤 刘立新】这个产品我们也一直在坚持,当然那时品牌度应该很雄厚,因为96年我们台上广告,然后97年为品牌升级,台又上一个广告,诠释华鹤家具。98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之前,我们投了168万,15秒的广告,然后是98年,华鹤杯首届经济节目主持赛,是华鹤冠名的。王小丫那次获得,华鹤杯首届经济节目主持人,我们投了260万。然后99年《牵手》播出。我们是冠名播出,因为主演吴若甫是吴雪松的弟弟。

【华鹤 刘立新】《牵手》99年4月份开始播的,我们在三环边桥旁的擎天柱做了三年广告,就是“丁是丁卯是卯,华鹤家具好”。我们97年和派营销进行全面的营销战略合作,他给我们做营销顾问,帮我们建营销组织、架构、培训。他又推荐我们跟奥美合作,我们跟北京奥美合作了两年。帮我们梳理形象,打造形象。当时我们跟奥美合作还是他们本土化的个国内客户,他们之前服务的都是国外企业。

华鹤有了这样的品牌基础,直到今天,在一定范围内,在年龄稍大的群体里还是有点影响的,只不过前些年我们遇到了点问题。我刚才谈到了,就是受广东板式家具巨大冲击。然后我们也不断地在调整,在努力,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在08年,我们想来想去,干脆还去做原先的看家老本行。

【搜房网家具网】做实木的。

【华鹤 刘立新】实木复合家具,但是我们在这个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演绎,现在华丰,双叶基本差不多,我们这颜色还浅一点,他们那个更深。我们又借鉴了一些欧洲、日本家具的一些线型,就你们现在看到的泊雅家这个产品比双叶、华丰纤细一点,设计上稍微现代了一些。再有我们的柚木颜色也好,然后就重新再投放市场。从04年开始参加广州家具展,每年3月份,但是08年开始做泊雅家,这个产品我们次请广东的包装公司,设计公司来给我们做,就是广州嘉禾。这个产品通过合作的包装公司包装以后,直到现在卖的也好。

所以要从品牌这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其实我觉得支撑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领先问题,就是产品创新的问题。那么创新不仅表现在家具上,同时也表现在木门上。木门96年我们就开始上,木门这个产品毫无疑问是我们的一个极大的产品创新,真正意义上华鹤这个品牌归属或创造了华鹤历史的是家具,门是借着家具这个雄厚的品牌基础乘势而上的,结果,它发展得更好。

由于家具经历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最初那几年困难的时候,木门导入市场后做得反过来比家具还有声势,结果现在很多人说,华鹤木门还做华鹤家具,事实上华鹤木门的生产工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具的制造工艺,我们做木门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对整个实木家具制造工艺了如指掌,包括最原始的木材的干燥技术,我们引进了意大利的干燥窑,全是单体的壳体,十多个,实木家具没这个工艺是没法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含水率控制不好就会很困难。
   
所以总体上来讲,产品品牌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创新的历史,这个创新很重要一点是产品创新,然后是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56年创建的企业,到今天还活着的没几个,天坛还在,还有青岛一木,当时还有上海的一个厂,现在都没了。翻开中国家具的历史,56年建厂现在还活着的真是没几家。包括光明、华峰、华日,也没有这个历史,因为他是从一个很久远的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的那么一个企业,那个厂子现在发展到这种程度是不太容易的。

但是核心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就是产品创新,和不断的营销模式的创新,包括我们在市场投入这些年,投入的巨大,而且尤其是前些年在服务这方面,我们的投入也大,尤其是九十年代,计划经济,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也是直营店,全部是工厂生产出来以后,直接配送到专卖店,不收钱的,我们直营店卖了,卖了以后再回款。那个时候号称叫华丰的质量,华日的价格,华鹤的服务,我们服务做的好,但是服务也是有成本的,你要有一样,一个部件,比如这个桌子,一个包,有一个部件磕了,比如抽屉面,我就拆这个包,把这个抽屉面拿出来,给人客户换上,可是换回来以后,经常这个部件就不回包了,或者就扔了,管理不善,直营店这个问题有很大弊端的。  

当然我们后来渠道创新经营模式也在改变,由直营店开始开发经销商,然后我们把直营店全部卖给我们的经理,这几年在经营模式方面,我们也在寻找突破。那个时候我们号称企业第四资产,就是市场网络资源,就是这种所谓的无形的资产或者是叫市场网络建设。这个事实上和我们整个的企业发展,产品的创新,包括经营模式的不断完善,所以整个网络的基础比较好,这样,有的人就把市场网络弄成企业第四资产。

【搜房网家具网】这个经营模式的转变是什么时候?

【华鹤 刘立新】我们经历了好几期,直营店那时候转制大概在2005、2006年,彻底转制,只有直营店就是我们现在总部,然后北京,当时上海,广州,别的全部都转了,交给我们当地的直营店经理。公司是认可一次性损失,他们象征性的拿点钱,全部转给他们了。这次改制之后效果确实不错,整个市场建设不仅没受到影响,反而都成长了。

所以现在整体来看,我们这些年,虽然是一个北方的一个老企业,但是像我讲到的这些,我们的各种创新意识还比较早,出手也比较早,做得相对比较系统,只不过经历了前几年,2000年初期,01到05这几年,由于家具产品的调整整个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始终没找出一个很好的方向。虽然我们做努力了,请的是日本、德国的设计师,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向。最后在08年我们推了一个泊雅家,这也是时代的产物,人们环保意识增强了,板式家具的环保性大家质疑,实木家具这个市场重新开始火了,然后我们恰恰在这个方面是长项,又调转枪口,重新做实木。结果,我们这三四年,家具业务发展就比较快,一年好于一年。

【搜房网家具网】我们现在包括家具和木门,在店面大概有多少家?

【华鹤 刘立新】现在加起估计应该是在300多家。

【搜房网家具网】木门更多一些,还是家具更多一些?

【华鹤 刘立新】木门稍微多一些。华鹤今年开始正式做衣柜的市场,之前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市场,但是没有动作,主要是在观望,现在来看,大卖场,家具城,建材城,开始把过去壁柜和拉门合一起归类为衣柜,现在来看,衣柜行业得到了大流通渠道的重视,开始给他们比较显要的位置并且单独成区了,我们感觉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我们想正式进入这个市场,目前我们已经开了十几个店了。

这个衣柜产品,我们的特点跟别家的不同,我们的是实木的多,开门多。我们也要加大力度,比如今年7月份建博会,我们木门和衣柜都参展,就准备要加大市场开发的力度。所以衣柜这个产品,我们是跟别人不同,实木,还有开门是我们的特点,第二的各项策略会更稳健一些,我们不会以走量这种大众化的方式去推。

品牌历程:

1986年: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核准开始使用“鹤”牌商标。

1995年:企业向社会公开征集“鹤牌家具”广告语。“鹤牌家具好 丁是丁 卯是卯”独占熬头,并开始广为传诵。

1997年:正式起用“华鹤”商标,并在各地开展大规模传播,顺利完成了从“鹤牌家具”到“华鹤家具”品牌再造。“丁是丁 卯是卯 华鹤家具好”广告语,深入人心。

1998年:与电视台合作,冠名赞助“华鹤杯”电视经济节目主持赛,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2004年:华鹤集团华鹤家具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黑龙江省产品。

2005年:“华鹤”商标又被黑龙江省工商局授予“黑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2006年:华鹤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华鹤牌实木家具被授予“中国产品”

2011年:华鹤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华鹤”商标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更多新闻>>>


家居专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装修资讯>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