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 房天下问答 > 买房 > 贷款办理
  • 银行理财产品能做到刚性兑付吗?

    相对于大型P2P平台(例如招财宝,陆金所等)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都写明了既不保障本金,也不保障收益,收益率相对也较低,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去购买?在最不利的情况发生时,银行理财产品能做到刚性兑付吗?为了便于比较,这里拿两款产品做对比:1)建行理财的“乾元—开鑫享”2015年第4期 1月28日起售 100天 5.3%”,5万起,期限100天,收益5.3%,产品说明书写明了:较低风险,不提供本金保护,但客户本金亏损和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概率较低。2)陆金所的彩虹-利岳08D号,期限28天,年化收益5.5%,2万起,(没有找到跟上面建行同期限的产品,仅以这个产品做对比)关于本金和利息的保障,陆金所是采用保证人的形式,由旗下担保公司负责保证本金和利息。在经济行情都不错的情况下,大家会选择收益高的产品;经济行情不好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提供本金保护,而且收益也不高,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买银行理财产品,难道是因为银行有营业部亏钱了可以去找人理论? 北京市

    贷款 担保

    提问者:kanta00

    发布于2015-11-16 北京市

相关搜索推荐

共8个回答
  • matthaus27 丨Lv 4
    利益相关:银行人员。楼上有人说信用,就是这个道理。除了在理财合同中注明“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外,银行理财在营销时不会承诺刚兑。但银行理财一定会兑付的(除非该银行遇到重大危机),如果不兑付,该行的信用和声誉会受到巨大影响,口碑一落千丈,客户纷纷提走存款,再也不来办业务了。一个理财产品逾期,修补是十分容易的:因为理财产品都是滚动发行,客户的理财资金都在资金池里用来匹配标的,所以可以先发一批XX理财,用该理财募集的资金去把那个逾期的产品兑付掉(这样客户方面就暂时没问题了),然后采取措施去处理那个逾期的产品。
    +10 2015-11-16 北京市
  • 凝缘儿 丨Lv 4
    目前是刚性兑付,未来做不到
    +10 2015-11-16 北京市
  • da7777a 丨Lv 3
    能不能?应该改成愿不愿意,金融的大大小小的门类,就是一个个现金流不同的玩法,银行这种高杠杆运转模式,只有看他愿不愿意拆东墙补西墙
    +10 2015-11-16 北京市
  • 自毁人生 丨Lv 0
    银行的理财分类居多,代销的券商产品、本行发行的理财等,银行作为拥有庞大的财富源头,坐拥天时地利的优势,拿一般的p2p产品去跟银行的理财横向比对,第一不科学,没有可比性,第二银行的产品具有银行信用背书,而一般的p2p则没有
    +10 2015-11-16 北京市
  • 别勾引我 丨Lv 4
    因为“信用”。现代金融,是建立在“信用”二字基础上的,从最基础的发行纸币,到银行揽存放贷,再到各类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无一不是借助信用以及信用所衍生的一系列规则来实现的。当我们把“信用”这一要素纳入题主的问题来考察,就能够理解,同样的不保本,投资者之所以青睐收益较低的银行系理财产品,就是因为银行系产品有银行信用做背书。银行,尤其是国内的银行,在大家通常的理解中,都是实力雄厚并且不会倒闭的,有银行的信用做担保,哪怕是隐性的担保,给人的安全感是要优于其他机构的。当然,从题主比较的产品来看,我会买陆金所的产品,不只是有担保,更重要的,陆金所背后是平安,但同样也说明了,在对产品要素、结构都不明了的前提下,我看重的,仍然是“信用”二字。
    +10 2015-11-16 北京市
  • 霜之咏叹 丨Lv 0
    因为你不懂中国大妈,中国大妈不懂什么陆金所。
    +10 2015-11-16 北京市
  • 胡蝶印 丨Lv 3
    从银行业目前的情况而言,基本可以做到刚性兑付,这里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的是所谓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资产包,这意味着风险足够分散,同样基于银行较优质的项目,这些项目的预期回报会“大大”超出给投资者的回报,除非发生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理财产品才会出现问题,比如金融危机。其次银行的变现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实际上银行会要求足够的抵押,而这种抵押在一般的理财公司变现可能较难,但对于银行而言则问题不大,这实际上也是保证刚性兑付的重要条件。因此刚性兑付失效的可能性目前看来并不大。不过问题在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其高收益同样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兑付,未来投资者可能会倾向配置这些资产。
    +10 2015-11-16 北京市
  • 给你好看不坑爹 丨Lv 4
    因为银行虽然不承诺担保,但是银行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强势地位,可以投资于更优质的资产,风险相对更低,此外,多数理财产品对接的资产还需要资产提供方提供某种形式的隐性担保,这份担保不是给投资人的,是给银行的。而陆金所也好,其他P2P也好,担保公司不是无限担保的,他就那么多资本金,赔光就完了,全国最大的担保公司其偿付能力也就是个中型银行吧,这还是最大的。对于这种低风险资产,有时候风险的区别是0.0001和0.001的差异,很多人是感知不到的,会觉得这不是都很安全,为什么还会有人买银行的。但当极端情况出现的时候,这就是10倍的差距,08年之前,谁会认为雷曼会倒闭,两房会出事呢?别说投资人,连评级机构,最激进的评论家,也不可能预见到这样的风险。因此,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基石般的存在,地位决定了其必须贯彻相对最严谨的筛选和风控标准,尽管什么理财资金池也好,同业信贷黑幕也罢,这些资产拿出来放到任何P2P平台上,基本都是最优质最安全的资产了。所以话说回来,问题在极端情况下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假设整个金融行业崩溃,没人能刚兑,但相对来说,银行肯定是挺到最后的。P2P行业,你看看如果集中爆发一次全国或者区域性的坏账爆炸,得死多少平台。
    +10 2015-11-16 北京市
热门人气推荐
免责声明:问答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用户,房天下对其内容不负责任,如有版权或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房天下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