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内蒙古清水河县十年造新城 却留下一堆烂尾楼

羊城晚报2010/05/05 16:3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核心提示:

新城建设拟斥资60多亿,其中政府自筹资金相当于当地10年财政收入总和。最终财力难以支撑只好停工.

群众希望有人来收拾残局,但已换了几届领导,谁来承担责任似乎成了“死题”

一个财力只有3000多万元的贫困县,计划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一场历时十年的造新城运动,结果是留下了一堆“烂尾楼”,这一闹剧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当地政府为何热衷于造新城运动?记者近日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采访。

清水河县王贵窑乡山坡上的烂尾楼 新华社发

投资上亿新区是违规建筑 居民听县城要搬贱卖房子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清水河县王贵窑乡政府辖区内的县城新区。早在三年前,这里就建好了清水河县党政综合办公大楼以及财政局、税务局、法院、高中等单位的办公楼,有的单位还盖起了家属楼,但至今没有人进驻新区办公;除此之外,新区还有八座没有建成的“烂尾楼”,有的盖起来一半,有的只打了地基。

在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清水河县党政综合大楼门口,记者看到只有一把生锈的锁头在“看门”,透过一楼的玻璃窗户向里看,几只鸽子在大厅里飞来飞去,楼梯上可见厚厚的粪便。

不远处,内蒙古第三建筑公司承建的“清水河县宾馆”尚未完工,没有安装门窗的楼房里住进了麻雀,放羊的老乡利用空楼存放起饲料。看门的老人说:“政府给不上钱,施工队早就都走了,就剩下现在这堆烂摊子。”

由于无人居住,新区显得十分荒凉。据了解,清水河县城新区距离旧城26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从1998年打算迁址到2008年放弃搬迁,耗费了十年时间。

据初步统计,新区建设花费了上亿元投资;由于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手续,这座“半拉子”新城,只能以“违规建筑”的名义矗立在荒山之上。

清水河当地居民大都住在破旧的窑洞里 新华社发


居民听县城要搬贱卖房子

清水河县副县长韩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早在1998年清水河县便有建新区想法。当时一位上级领导到清水河县考察工作,认为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妨碍经济发展,不如选一个地理位置稍微好点儿的地方建新区。

于是,清水河县领导开始考虑造一新城。

2001年至2002年间,上级领导又到清水河县考察,再次提出了建新区的设想。县上再次调研,最终选定了现在的新区位置,造新城运动自此拉开序幕。

“清水河要搬新区”的消息一度在县城传播,不少居民开始着手卖房子。“人们卖房的心情很急切,担心出手晚卖不出去。”一位在清水河事业单位供职的刘先生说,本来价值十几万元的房子两三万元钱就脱手了。

记者从清水河县新区建设投资估算表上看到,项目总投资611272.89万元,其中建设期利息支出1.2亿元,就算全县人民不吃不喝,需要4年才能还清这笔利息。

在资金筹措方面,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占26.23%,申请银行贷款占11.36%,申请国家投资占12.48%,申请地方投资占12.48%,对外招商引资占31.94%,当地政府自筹占5.42%。

从数字上看,自筹资金仅占新区建设的一个零头,对财力匮乏的清水河县来说则是天文数字,相当于10年财政收入总和。韩宇说,这几年不少单位背上了外债。由于资金无法到位,财力难以支撑,新区建设和搬迁工程于2008年搁浅。

“由于忙着建设新区,旧城区改造明显滞后,道路还是坑坑洼洼的。”记者在清水河县城采访时,居民王君指着旧城区主干道说,政府应将有限的财力花在民生方面。

缺乏可行性规划酿成苦果

清水河县工业园区副主任刘海豹说,新区一直“边建设边报批”。工程进行过半,又赶上国家严抓楼堂馆所建设,上报的手续一直没有得到批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城市建设的“大手笔”,不是政绩需要,就是受利益驱使。像清水河县这样的新区建设,涉及拆迁少,公众阻力小,也让当局者头脑发热。

“仅仅是上级领导头脑发热说的一句话就敢非法建设?”内蒙古慧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献华认为,清水河县建设新区没有客观条件,也缺乏可行性规划,酿成这样的苦果,说明地方领导需要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采访中,清水河县不少群众希望有人来收拾残局,但由于已经换了几届领导,谁来承担责任似乎成了“死题”。

据介绍,清水河县新一届领导班子为了使新区起死回生,也想了不少办法,最近还在与一家太阳能清洁能源公司洽谈,打算利用新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建设工业园区。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