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湛江奋勇高新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湛江楼市2019/05/21 11:3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湛江奋勇高新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概况

(一)背景意义

湛江奋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湛江奋勇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于2013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东盟合作发展平台。2018年,奋勇高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地被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高新区位于湛江西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工业园区土地连片集中,地势平坦,是粤西地区工业用地适应性最强、建设成本的区域,开发潜力较大,投资前景广阔。2018年,奋勇高新区工业总产值2.49亿元,工业增加值0.45亿元,税收达到0.15亿元,园区入驻4家规上企业,初步形成了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制造及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2016年,高新区获批广东省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融合),随着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高新区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湛江已进入了大跨越、大发展的大工业时代,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大大加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激增。尤其是钢铁、石化、造纸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势必造成东海岛土地资源的紧张,而高新区土地资源潜力大,能够为湛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发展用地保障。高新区是继东海岛之后湛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新的增长极。

因此,为全面贯彻新形势、新要求,履行新使命,紧抓国家军民融合、海洋强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战略机遇,抢先布局新兴产业,优化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全面融入全市“一盘棋”发展大局,打造湛江第二经济增长极,特编制《湛江奋勇高新区产业园区(2019-2022年)发展规划》。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约6.8万亩),包括综合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物流产业园、电子电器产业园和工业拓展园共5个园区。

湛江房价

图1.1:奋勇高新区产业园区布局图

2.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限为2018年,规划时限为2019-2022年,分为规划近期(2019-2020年)、规划远期(2021-2022年)两个阶段。

(三)规划依据

1.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10)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2.相关规划、政策文件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

《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广东省湛江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

《湛江港总体规划(2012版)》

《湛江市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实施方案(2017-2020年)》

《湛江市产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2017—2020年)》

《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

《湛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办法(试行)》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

《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5)》

《湛江市奋勇经济区总体规划》

《奋勇经济区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湛江市奋勇经济区发展策划报告》

《湛江奋勇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湛江奋勇高新区项目准入管理办法》


 

二、基础与环境

(一)基础条件

1.处雷州半岛中轴线,枢纽中心优势凸显

奋勇高新区位于雷州市北部,是雷州半岛中部发展轴上的火车头,是广东通往大西南、海南的交通咽喉。同时,高新区上接湛江中心城区,距东海岛钢铁基地、石化基地36公里,随着东雷高速2019年底建成通车,将缩减为26公里;下临雷州、徐闻两个资源大区,是产业发展“承上启下”的资源配置中枢理想之地。

2.高新产业初见成效,产业发展导向明晰

——顶层规划布局清晰:高新区当前已制定出台了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中对主导产业及产业布局已有明确的方向,规划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高科技发展方向,发展新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新医药等“五新”产业,布局综合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电子电器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和工业拓展园等五大产业园区。

——形成三大主导产业:高新区围绕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制造及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建成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引进南国药业、能生生物、远东钢构、东岛新能源等一批高技术企业。其中,食品医药企业11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4家,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企业2家,计划总投资38.2亿元,预计年产值51.4亿元,预计年创税3.7亿元。2018年,共有13家企业投产,总产值达2.3亿元,在谈项目30多个。

3.土地资源潜力无限,侨乡文化历史悠远

——土地储量大,地质条件好。高新区当前可供开发的土地46平方公里,全部是取得土地证的国有土地,土地征用手续相对简单,实际操作容易,土地储量大,有较大的待发展空间。且地势平坦、连片集中,地质条件好,适应各类工业和第三产业用地建设要求,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侨乡特色文化底蕴深厚。高新区是广东省重要的侨区,始建于1952年,1960年和1978年接受安置了大批归国华侨,有13个国家与地区的归侨聚集,成为广东省集中安置归侨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中归侨侨眷占人口比例逾六成,具有融入东盟国家战略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

4.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多种政策红利叠加

高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盟合作发展平台,又是获批广东省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或政策倾斜。同时,湛江市层面对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把高新区定位成中国华侨农场转型升级示范区、广东对接东盟桥头堡、湛江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发展五新产业示范区、湛江第二经济增长极等,对高新区发展寄予厚望,将高新区的发展纳入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1.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重大项目带动不强

——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高新区起步较晚,历史上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也没有财政收入,基础差、底子薄,目前部分企业虽然已经投产,但真正达产和形成税收规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及服务业发展均落后,产业层次较低,引进的项目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园区尚未形成产业集群。高新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不突出,工业园入驻项目以私营企业投资的中小型项目居多,数量不多、投资额偏小、产值不高,龙头带动较弱,无法对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培育、规模化发展提供强力带动,将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引进的企业规模偏小,严重缺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并起到带动、示范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难以形成优势集群。

2.远离中心主城区,园区服务配套设施不全

高新区离湛江市主城区仍较远,相对偏僻,人口稀疏,生活配套及服务设施不全,接受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力较弱。目前仍面临着扩园的重任,道路、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还需要加快推进。工业园内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配套服务业的发展更是一片空白,较难吸引和留住企业及高新人才。

3.政策红利有消退趋势,招商引资势头减弱

高新区处于国家战略边缘地带,较难得到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与东盟的合作更多的是从官方、政府层面上,缺少民间等更加便利的其他合作渠道,未能充分享受到国家、省相关东盟合作政策的扶持。伴随着政策红利的消退趋势,园区招商引资势头也有所减弱。且当前经济总体形势爬坡过坎,市场低迷,致使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意愿减弱并趋于警惕,整个湛江市营商环境也较为一般,高新区的招商工作较难实现突破,计划建设的重点项目推进缓慢。

4.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大,财政体量限制融资

高新区正处发展初期,是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的重要时期,预计“十三五”期间的基础设施总投资超过30亿元,在前期开发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BT形式,现需偿还建设款项1亿元,财政压力大,项目资金来源拟通过PPP等方式融资发展,但在PPP模式合作开发过程中,受高新区财政体量的限制,融资企业缺乏信心,导致处于被动局面。此前,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靠市里2012年至2016年每年支持的5000万元,但该项支持已结束,财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和周转面临极大困难。


 

三、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落实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前列”以及“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占“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等战略机遇,围绕全市“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后发优势与土地发展潜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产业发展,突出军民融合特色,打好东盟牌、侨牌、创新牌,主动承接东海岛重大项目配套、接受中心城区经济辐射、参与东盟国家产业共建转移,联动周边区域资源,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重点发展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抢先布局电子信息等新兴业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打造湛江“第二经济增长极”,成为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新支点。

(二)发展原则

1.坚持产业集聚,特色发展

立足高新区主导产业,加快布局军民融合产业,充分发挥各园区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入园发展,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带动形成支产业集群,提高产业聚集度,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2.坚持创新驱动,抢占先机

坚持价值创新引领,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创新生态环境,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海洋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打造区域性科技示范新城。

3.坚持产城融合,绿色发展

充分发挥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先快速发展,注重各产业园之间的协调联动。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促进园区“三生”融合,优化园区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着力打造和谐共生、产城融合的绿色生态园区。

4.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

充分发挥高新区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把奋勇高新区打造成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高地,协调推进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着力建设成为面向21世纪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重大合作平台,打造东盟经济合作平台,在全面推进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中取得新的突破。

(三)发展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到2020年,奋勇高新区产业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以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园区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到2022年,奋勇高新区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初步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体系,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成为湛江第二经济增长极,为推动湛江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湛江房价

表3.1:奋勇高新区产业园区发展目标

(四)重点产业

1.发展依据

(1)立足基础,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抢先布局战略新兴业态

充分利用高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立足高新区内现有的食品加工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布局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食品加工等食品医药制造业,与麻章、霞山的生物医药研发资源形成产业链协作;立足高新区内现有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发展基础,加快完善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与坡头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错位发展。

(2)利用新区政策优势,做好配套,承接东海岛外溢资源

承接上层规划,立足高新区总体规划部署,全面融入全市产业发展“一盘棋”,积极承接东海岛钢铁、石化产业资源,布局相关配套产业,面向石化、农业、汽车、机械、船舶等领域发展配套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产业。

(3)依托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突出特色,布局军民融合产业

以建设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契机,加快布局军民融合产业,重点布局军民融合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应急产业等,打造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军民融合综合保障基地。

2.发展重点

结合以上选择依据,确定奋勇高新区各园区的产业发展导向,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1)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

以综合产业园为载体,依托南国药业、巨虹药业等企业,进一步完善和延长生物医药产业链,结合医药、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化学制品、海洋保健品、中药、医疗设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精细化工。

(2)先进装备制造

依托高端装备制造园,利用湛江宝钢基地、石化产业园的优势,以远东钢构为龙头,充分发挥东盟产业园及军民融合产业园的两大平台优势,重点发展钢结构及系列产品、军工机械设备、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和零部件、化工机械、农业机械等钢铁配套产业。

(3)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

依托工业拓展园,重点扶持东岛新能源,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产业。

(4)科技信息

一是依托电子电器产业园培育发展军民两用电子信息服务,围绕军民融合领域,发展工业智能电器、智能终端、军民两用电子设备及相关软件开发等;二是依托物流产业园培育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服务组团,围绕先进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科技研发平台;三是依托奋勇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发展园区配套生产性服务产业。

3.产业布局

基于辖区产业发展方向,以园区为载体,规划构建“一核一带,联动发展”的发展布局。其中:

一核:包括综合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物流产业园,重点发展食品医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等,打造核心增长极。

一带:包括电子电器产业园、工业拓展园,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电子信息等,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带。

联动发展:促进各产业集群之间协调互动、联动发展。

湛江房价

 图3.1:奋勇高新区“一核一带,联动发展”发展格局


 

四、发展任务

(一)壮大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园区集聚发展

1.夯实产业基础,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巩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巩固农海产品加工基础,加强与雷州、徐闻等农业大市的合作,利用雷州半岛丰富的农海产品资源优势,以冬源、源泰、新美等企业为重点发展现代化食品加工产业,提高农海产品加工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以品牌化为前提的多元化的加工系列产品。

——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医疗器械检测区域中心、食品药品检测区域中心两个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东海岛中科炼化、巴斯夫重大项目,以南国药业、巨虹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引进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重点延伸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化学制药、海洋生物药品、海洋保健品、生物制品等医药产业。加快引进高新技术生物制造企业,拓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设备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园区生物制品门类,打造医药产业全产业链。以金灿灿、蓝威等企业为龙头,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精细化工企业,延伸下游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加强与霞山、麻章等区域的产业链协作。以生物制品、生化制品、药品开发、医疗器械等发展领域为导向,积极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联合麻章区、霞山区辖区内广东海洋大学等生物医药科研资源基础,打造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基地,加强科技研发,使科研与生产有效衔接,加速形成科研-开发-产品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加快开展海洋抗癌、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物的研发和开发,力求在海洋生化制品、疫苗产业、中药制剂等领域有所突破,加快开展海洋鱼油系列产品、海洋海藻系列等保健品研发。

2.承接资源辐射,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依托东海岛钢铁、石化两大产业航母,发展钢铁配套装备制造。以远东钢构为龙头,引进发展钢结构及系列产品加工类项目,重点发展钢结构及系列产品、化工机械、农业机械等钢铁配套产业。主动承接发展湛江钢铁、石化产业中下游配套项目。一是依托湛江宝钢基地发展钢铁配套产业,打造钢材深加工集群,就地消化钢材形成梯次发展格局。二是依托东海岛石油化工的发展,发展配套石化通用装备,延长湛江市石化产业的产业链,立足广东、广西石化化工产业发展市场,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及东盟等国家拓展。

——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海洋工程配套装备。以军民融合产业园为依托,引进和承接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转移项目,联合有实力的民用企业与军工企业共同参与军地通用装备和军工配套产品生产,促进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重点发展军工机械装备、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和零部件制造。

——抢先布局新业态,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依托东岛新能源发展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相关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锂电池科研基地,与海东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错位发展,打造国内重要的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基地。

3.突出军民融合,培育科技信息产业集群

——发展军民两用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技术资源,围绕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海洋救灾应急、军工装备等领域,发展信息安全、北斗卫星导航终端机元器件制造、核心芯片研发及相关应用软件及技术,打造区域性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中心;针对湛江发展海洋装备产业和南海舰队的实际需求,开发近岸海域应急监测软件及装备、装备故障预测等海洋应急信息技术服务;围绕粤西及北部湾城市等沿海地区及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市场需求,围绕石油化工制造业、电力智能电网等领域,布局工业智能电器、智能终端等,提供电子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配套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拓展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商检通关、库存管理、订单管理、金融结算、物流保险等系列服务业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重点围绕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业等支柱产业,建立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联盟等研发机构。

(二)实施创新引领发展,释放园区增长新动能

1.培育创新型企业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筛选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先进制造企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名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绿色服务通道,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服务,推动种子企业加速成长。支持骨干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充分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带头作用。重点培育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对培育企业给予针对性的业务辅导和重点支持,促使企业规模实力显著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所有初创型科技企业开放新模式。

2.搭建多级创新载体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依托高新区创新创业平台,加快推动科技孵化器运营,推进医疗器械区域检测中心、食品药品区域检验中心建设。着力发挥创新创业平台的价值发现、资本对接、政府的公益平台等功能,以期通过双创平台,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支持园区内龙头企业围绕自身产业链需求引入高质量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专业性全链条创新载体,建立健全服务接力促进机制,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不断催生出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激活园区企业创新活力。

——打造技术研究平台。采用政府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科研项目资助等多种方式,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争取在先进装备、食品医药、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等专业领域创建一批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

——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广东海洋大学等市内几所高校资源,积极引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等中科院系统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团队,推动产学研合作,组建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扶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机械制造、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等领域的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

3.营造创新驱动氛围

——强化科技金融服务。紧密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强化与金融机构、风投机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创业投资、银行授信、股改上市及并购培训等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入园企业资金扶持工作和入园企业股权投资工作,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完善创新服务设施类型。以高新区五大产业园区规划的创新发展水平与特色为基础,重点完善金融服务、产学研合作服务、企业服务、国际合作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创新服务设施,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完善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评价激励机制。落实广东省、湛江市及高新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制定落实科技成果分配、期权股权激励政策,赋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全部留归单位自主分配,对成果转化的股权奖励可进行股权确认,调动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建立“宽严相济”的财政科技经费监管机制和科研诚信制度,将有弄虚作假、不验收等行为的承担单位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不予财政科技研发经费支持。

4.搭建创新服务平台

完善园区创新服务设施类型,以五大产业园现有创新发展水平与特色为基础,重点打造金融服务、产学研合作服务、企业服务、国际合作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七大类创新服务平台。对已建成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鼓励企业使用,发挥和提升平台服务效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围绕园区运营、产业服务、政策精准投送、双创扶持、招商管理、产业链融合、社群聚合等领域开展“互联网+服务”信息化示范工程,优化网格化综合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数字化管理和创新服务能力。

(三)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园区

1.做好园区统筹规划,促进产城互动

——加强规划衔接。按照奋勇高新区总体规划要求,对全园区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指引,对于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园区,进行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园区内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等各方面统筹考虑、统一设计、整体运作,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和集约利用。进一步细化与城市总体规划等在产业、空间上的对接工作,实现产业、功能、形态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到按规划塑造形态、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集聚功能。

——编制各园区发展专项规划。依据高新区五大产业园区的产业方向与功能定位,按类别出台有针对性的园区发展规划,同时配套覆盖创新资源聚集、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链条等各个环节的若干政策与实施细则,保证规划做到有据可依。

2.加快园区土地整备,提高利用效率

——加大用地储备,强化用地管理。支持高新区根据发展需要适度调整区位和扩大用地规模,并预留设置远景扩展区。新增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政府掌控的未建设用地进行集中整备,对企业掌控的未建设用地,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向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严格园区项目准入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项目用地规模,设立工业园区准入条件,支持各园区根据产业发展特色自行制定鼓励和约束政策,进一步提高单位用地投资强度。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充分利用现有项目和资源,增资扩股,努力做到“零土地招商”;制定相应措施,鼓励、倡导建工厂楼及多层标准厂房,严格限制单层厂房和绿化面积;根据不同产业的实际需求,办公楼和厂房面积比例经规划部门批准后可适当调整。加大土地置换力度,对超过规定时限、批而未用的项目进行清理、调整和收回。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

科学合理、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在工业园区,采用“工业小区”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工业区域的管廊、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雨污分流”型污水收集管网系统,确保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抓紧推进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强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管理,确保废水达标稳定达标排放,重点加快高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商贸居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休闲娱乐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建设工业社区,鼓励各园区充分利用目前保障性住房政策,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住房问题,促进园区与城市有机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东盟产业园(二期)主干道道路和军民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等项目。

4.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发展循环经济

——严格项目准入管理。合理确定各园区开发强度,严把园区项目环保、节能、安全准入关。出台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目录,从源头上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机制,建立新入区项目以节能环保有效利用为标准的准入机制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强化生态安全管控,监管园区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园区入驻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建立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包括环境预警、环境应急响应、环境修复在内的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机制,加强日常监测和监督管理。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鼓励园区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强化企业节能降耗,按照“企业入园、清洁生产,产业成链、融合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实现不同产业园区内、产业园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物质循环和工艺耦合,促进高新区内企业整体集聚共生融合发展。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鼓励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制定园区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进节能和能源清洁利用,推广节能降耗先进技术和设备,支持生态化改造项目。培育建设一批绿色生态示范工厂和绿色生态示范园区;推动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大力推广和使用电能、天然气等较为清洁的能源,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四)深入推进区域合作,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1.探索建立与雷州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

认真落实《湛江奋勇高新区—雷州市共融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及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主动与雷州沟通协调,探索与雷州地区的合作模式,破解体制机制约束,合力编制两地联合发展规划,与两地总体规划、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重大规划做好充分衔接,确定两地共建共享的发展策略和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两地在功能分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分工协助,打造协调发展、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

2.利用产业梯度转移,融入珠三角、北部湾发展

充分发挥珠三角、湛江、北部湾的产业梯度格局,实施“东接西联”、“承上启下”策略,一方面主动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辐射,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融入珠三角区域发展,逐步缩小与珠三角的差距;另一方面,应把握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融入北部湾发展,积极参与北部湾区域增长极的培育过程,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并通过产业联盟等合作方式实现与北部湾经济的良性合作与发展。

3.利用东盟平台,加强与东盟地区产业合作共建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推动出口导向的战略升级,以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以机械装备、化学制药、海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产业等为主导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以食品、农矿产能源、木材、电子电器零部件等为主导进口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吸引东盟特别是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奋勇高新区投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与泰国政府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合作,启动合作共建中泰产业园区,加快引起一批泰国等东盟国家中小企业进驻。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1.实施产业招商模式,促进产业集聚

结合国家、省和湛江市出台的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依托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围绕东海岛钢铁、石化等主导产业上下游产品进行招商引资,以“园中园”和产业链的形式,限度地降低产业配套协作成本。做好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配套产业服务招商工作,有效延伸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链,辐射带动行业中小企业入园,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加强以商招商,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钢铁石化配套产业。

2.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发挥市场力量

——建立功能明确的政府招商体系。完善招商、亲商责任制,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干部挂点服务企业发展机制。以服务促进签约项目早日落地,落地项目早日投产。

——逐步转变转变招商引资政府职能,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力量的招商体系。招商机构由行政机构转变为市场招商引资的实体,让企业和专业中介机构成为招商引资主体。政府从主导招商向政策引导和做好服务转变。招商任务目标由行政目标责任的约束转为合同约束。一是鼓励园区企业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外客商、企业、科研机构合资合作,以好项目、好产品,加强与国内外龙头公司对接,敢于让外商参股、控股甚至整体收购,实现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技术,加速膨胀发展。二是在海内外选择跨国公司、海内外商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其他组织的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招商人员,选择中介机构开展委托招商,将招商项目推向国际相关投资市场,按“政府授牌、企业机制、市场运作、绩效挂勾、财政兑现”的思路组建专司招商引资的经济实体,在政府、投资商和企业间搭建起理想的合作平台。

3.利用侨务资源优势,引入海外资金

依托东盟产业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做好以侨引侨、引侨引资,不断引进海外资金、技术项目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交流合作,打造机械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交流加强区域经贸合作,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成立由政府主导出资的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理顺园区经济开发权限,包括区域内土地一级开发、部分启动型二级房地产项目开发、部分物业持有和运营、区域内部分城市公共资源经营权授权管理、产业扶持基金管理等,构成稳健的商业模式。待完成大部分园区建设内容并拥有规划立法保障后,可通过“上市”、转让股权等方式,实现政府资本的退出。

(二)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园区的事情在区一级办结”原则,下放市直辖和区属工业园区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和权限。坚持先行先试、逐步开展,争取高新区至少一个园区成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按照协同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扩大园区经济和部分社会管理权。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广建立园区项目多部门联网审批的“绿色通道网”,大力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加快建设网上政府,推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取消或后置行政审批事项,推动“一个窗口许可”审批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商事主体登记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改革,允许商事主体住所登记“一址多照”。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商事主体综合信息平台。推进企业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

(三)加大要素保障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各项政策。以湛江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及东盟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争取高新区在先进制造及食品医药等领域成为湛江乃至广东省科技创新示范试点地区,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强建设用地保障。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尽可能增加工业用地比例,优先保障主导产业建设用地需求,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高新区集中。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国家、省和湛江市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引进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给予一定年限、一定比例的地方财政税费返还优惠。四是加强投融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产业园区专项扶持资金,优先扶持园区主导产业企业,支持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项目贷款贴息、龙头企业培育等,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高新区开发建设提供开发贷款,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高新区开发建设提供融资担保。

(四)强化人才支撑

加大服务业引人、用人、留人的工作力度,建设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人才交流平台,加大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完善各项管理服务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健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个人税收优惠、子女入学、家属落户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实施服务业人才招引工程,结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导向,重点引进机械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急需的高层次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加强高新区管理人员和入驻企业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创新思路。

(五)加强监督考核

围绕产业集聚度、技术创新能力、投资效益、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低碳发展、社会效益、债务风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督办和绩效考核机制,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厘清承担部门工作职责,明晰关键时间节点,多形式对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督办。强化考核督办评价成果的运用,建立和完善园区退出机制,逐步实现“有升有退”的动态管理,构建符合实际的高新区建设工作考核评估体系。

附表1:重点项目摸查情况一览表

湛江房价

附表2:主要预期目标及测算依据

湛江房价

相关搜索推荐

奋勇高新区园区湛江产业园区规划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