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珠海斗门商圈娱乐盘点之金台寺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2/11/07 15:5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珠海斗门金台寺的原名金台精舍,是广东20家佛教文明寺院之一。它屹立于珠海斗门区黄杨山主峰500多米处,是黄杨八景之一,也是珠海十景之一。在翠绿的树林、群山中,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引人注目,与寺院前面的一弘碧水相映,优美的景色令人称绝。

珠海金台寺历史

珠海金台寺是黄杨八景之一,原名:金台精舍!

南宋未年,诸忠臣护卫着祥兴帝赵昺是广东新会崖门海面摆开千艘战船抗击元兵失败,丞相陆秀夫背负年幼的祥兴帝投海殉国。大将张世杰率领余部突围,却在南海遇上狂风舟覆而亡,其尸漂流至黄杨山下的大赤坎,被村民安葬于黄杨山麓。遗臣承节侍郎赵时鏦、大理寺丞龚行卿、翰林学士邓光荐等人则隐入黄杨山卡筑舍而居,取名“金台精舍”。史载春秋时燕昭王于易水筑”黄金台”以召天下仕。赵时从等人于黄杨山筑舍也自比贤士聚会,读书吟句为名,密谋抗元为实。金台精舍乃金台寺之前身。

公元1772年,也就是清乾隆壬辰年,光镜大师发起扩建金台寺,《重建金台寺碑记》中尚有记载。

扩建后的金台寺主体三厢,中座为大雄宝殿、东厢供奉南宋三遗臣像,后座为二层的魁星阁。寺门楹联:金身永在,台镜常明。是当时在广西任巡抚的斗门人黄槐森所题书。每逢佛诞及习俗节日,山上游人如云,寺内香客如潮。百十年间,住持几易,中有东莞人直印大师于1933年进山,凡十余载。其佛学与文学颇具造诣,常与乾雾香泉寺住持一峰大师谈禅论道。其诗作《金台寺》云:“金台久有鼓音传,每到朝朝集瑞烟。一段锦纹离垢地,千寻白炼湿花天。霏霏带雾清晨聚,漠漠连云晓日悬。此情此景谁会得,应知桐里有逃禅。”其后,金台寺屡遭兵焚,日渐寥落。大跃进三年被拆掉主体建筑,後因兴建金台水库,终剩残墙断壁。

广东至少有数百家开放寺庙,古老而新生的金台寺一举被评为20家佛教文明寺院之一。这并非虚有其名。想当年开山建设新金台寺时“将军卸甲”成了光秃秃的“黄土高坡”。如今这里绿树成荫。满眼苍翠。这是金台寺僧侣与众信徒几年来绿化造林勤种善管的成果。那一弘碧水的五保水库一直供给山下几万人饮用而未受污染超标,这有赖于法师们注重环境保护。他们放生了大量鱼、鳖和飞鸟,任其繁衍生息,造就了鸢飞鱼跃、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因而登临新金台寺,令人心旷神怡。随着香客游人日多,而且成了一处旅游观光新景点,还吸引了内地和香港的影视剧组来此拍摄外景。

从香洲区汽车总站出发,坐609号车可以金台寺;或者在珠海市区拱北乘坐601号车到井岸车站,再坐402号车到金台寺下车。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导购>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