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珠海2015年将基本实现"9064"社会养老服务格局

珠海特区报2013/04/24 09:4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据珠海市民政局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10.02%,标志着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产生的养老问题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今年1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按照《珠海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全市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4%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的“9064”社会养老服务格局。

胡萝卜炒肉、番茄炒洋葱、白菜汤,外加一份白米饭。77岁的温阿婆麻利地将打包好的饭菜装入袋子,“拿回家吃,加一点辣椒,有味。”操着重庆方言的温阿婆爽朗地说。

这是温阿婆4月10日的午饭,花费5元。打饭的地方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这里回家只需要不到10的时间。

家住香柠花园的温阿婆来珠海已有20多个年头,虽已77岁高龄,但她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即便如此,每天她几乎都会一早到小区里的康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报到”,和街坊们一起活动,午饭也在中心解决。

在康宁社区,像温阿婆这样每天以中心“为家”的老人不在少数。这些老人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子女早出晚归,整个白天,老人们需要独自度过。

康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我市一批成立的社区养老机构,它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力社会,提供养老日托服务,既能解决子女无暇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又能让老人们养老不离家,可谓“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然而据记者了解,像这样的社区养老机构在我市并不多,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仍未得到广泛推广。

社区养老未来市场广阔

简单区分,目前城市养老可分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类。

机构养老,顾名思义是指由专业养老机构如老年公寓、护理院、敬老院等机构负责为老人提供照料与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而居家养老又可分为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前者依托家庭保障,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借助社会资源,发挥社区作用,保障养老服务的多元化。

今年1月底,市统计局发布了题为“珠海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索与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可对我市现有养老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益补充。未来的城市养老,应当形成以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各种养老模式并存的全方位城市养老服务体系。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建立在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珠海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仅为67.2%。究其原因,一是养老机构硬件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二是收费标准超出了普通家庭的预期。据悉,目前我市养老机构的收费多在2000元左右及以上,而抽样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愿意每月人均支出养老费为2000元以内。“这必然造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养老体系”。

在居家养老中,虽然绝大多数的老人能够得到家人的妥善照料,但仍有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对赡养老人感到力不从心。而政府居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则受年龄、收入、户籍、有无子女等条件限制,大多数老人被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的优势无疑凸显出来。社区养老采用政府协助、企业经营的模式,减少了财政负担,而且社区养老的服务对象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让更多的家庭和老人受益。


 

“康宁模式”已陆续推广

在香柠花园南区的中心小广场旁有两排房屋,平时有不少老人在此休闲活动,中午时分还会飘出阵阵饭菜的香味,这里便是珠海市邻里互助社及康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所在地。

珠海市邻里互助社是由街道作为发起人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于2010年底在康宁社区开展日托养老服务,走出了珠海社区养老的步。

该服务中心的面积并不大,但里面各种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除了电视、报刊杂志、健身器材、麻将桌外,还有颈椎治疗仪、背部按摩仪等仪器,社区老人可免费使用,进行理疗。“我们还安装了碱性电解饮水机,通过这个装置流出的饮用水,对老年人的身体很有好处。”珠海市邻里互助社社长韩晓勐介绍说。而在刘伯眼里,每天下午来这里打打麻将是的消遣。

早晨六七点,陆陆续续有老人来到服务中心,做一套保健操后便自由活动,有些老人喜欢看看报纸,有些则做做理疗。闲来无事,有的老人则三三两两在小区散步聊天。

中午11点多,老人们又像约好了似的,从四面八方来到日托站的食堂。“现在每天中午固定的大约有十五六个老人,他们都会提前一天预约。”负责做饭的义工张阿姨说。

除了有一个供老人们活动的场所外,日托服务站还开设了医疗保健、心理保健以及针对特殊家庭的个案跟踪辅导等服务,平时还有社工小组组织老人家开展折纸、剪纸、书法、唱歌、绘画、康乐等活动,丰富老人生活,促进老人间彼此交流。

据悉,珠海市邻里互助社已在翠香街道的新村、银桦、沿河社区和前山街道的白石社区,以康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蓝本,开展社区养老活动。截至去年12月,该社已在上述社区累计提供需求服务达25901人次。

养老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我们这把年纪,去养老院就没法和子女在一起,平时在家也无聊。有这么一个日托站挺好的。午饭也不用自己做,自己一个人有什么好做的。”温阿婆边笑边说,“而且服务站活动很多,大家相处得很高兴。”受益于社区养老,像温阿婆这样的老年人,晚年生活不再孤单,甚至更为丰富。

如何让更多的老人也享受到如此待遇?在市统计局发布的报告中或许给出了答案。

“必须要构建城市社区养老保障体系,按照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协作的原则,坚持社会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报告中提出的构建社区养老保障体系的说法,韩晓勐表示认同。作为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者,韩晓勐也在不断地完善各个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并尝试更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及社会资源。

目前我市的社区养老仍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对家庭养老中生活照料的简单延伸。其实还有更多的内容可以丰富社区养老,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在康宁社区养老日托服务站,专门设有心理保健室,对老人开展心理辅导,缓解老人心理压力,为老人们排忧解难。韩晓勐说:“未来的社区养老服务还应当涵盖法律服务、爱心护理、紧急救援等各个方面。”

社区养老是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是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这样的服务体系才能使社会养老健康、有序的发展。”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家庭养老是社区养老的依托和基础,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的延伸和后盾,两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珠海今后养老模式的主体。同时对于这两者而言,机构养老又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困境

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举步维艰 前山慈安护老中心坦言经营16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我有心脏病、高血压,住在孩子家里白天只有我一个人,万一发病很危险,没有安全感。”躺在床上83岁的陈英阿婆,是来自湖南的一名部队离休干部。2002年老伴因病去世后,她便毅然住进了养老院。这一住就是10年。

位于前山的慈安护老中心是我市的一家民办养老机构,目前居住着120名老人,大部分在80岁以上。

“来我们这里的基本都是患有老年病或者残疾的,其中有40名需要长期卧床。”虽然入住率接近八成,但慈安护老中心院长孙苏萍谈及未来发展仍是一脸愁云。

副院长都快成了修理工

“我在这里住了10年,我也有发言权。”看到护老中心生存窘境,陈阿婆忍不住有话要说,“院长为了办这个养老院付出了太多,但是政府对慈善事业却不重视。每年这里的房租就要80多万元,而且人工工资涨这么快,所有的收入还不及成本多。电视、洗衣机这些经常坏,没钱更换,只能修。副院长都快成了修理工。”

收支不平衡是目前慈安护老中心面临的问题,孙苏萍坦言,经营16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近两年才基本持平。要不是早期有港澳同胞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坚持这么久。”

该中心主任张霞元也表示,由于场地限制,老人们几乎没有很好的户外活动场所,医疗设施设备也无法满足需求。

从业人员待遇低

据悉,慈安护老中心共有6名医生,13名护士,39名护理员。在我市所有的民办养老机构中,鲜有拥有如此多的医生和护士。但医疗设施设备却严重不足,“因为太贵,买不起。”张霞元只有无奈地叹气,“一台生化自动分析仪,国产的五六万元,进口的要十来万元,我们根本拿不出来。就连最普通的血常规检查,我们都要将血样送到附近的医院去。”

资金捉襟见肘,服务也很难达到专业化水准。“就拿护理员来说吧,我们只有四五个是持证上岗。其他的基本都是农村妇女,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了。”在张霞元看来,政府提出的持证上岗率或许很难实现,因为目前整个行业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从业人员待遇低,其他的要求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家里人放心,我也放心”

即便如此,陈阿婆在这里住了10年,仍是赞不绝口:“每天的饭菜很可口,早餐都变着花样来。护理员都挺认真的,有什么需要都能及时安排。生活很规律,子女也经常来看我,比在家里好多了。”

另一位81岁的魏老伯因脑梗塞后遗症导致左侧行动不便,但他仍坚持拄着拐杖自己行走:“这里就是我的家,有医生、护士,还有人专门照顾我。家里人放心,我也放心。你说我生活的好不好?”

孙苏萍表示,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都是迫不得已,所以除了要保证老人们身体健康之外,还要多关心老人们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保证老人们生活愉悦。

孙苏萍告诉记者,她的愿望就是建立一所各方面服务都非常专业化,具有示范性的养老院,给老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能够快乐、充实地度过晚年生活。


 

??数据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共有26家养老机构,床位2327张,平均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床位数19.88张。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中10所民办养老机构全部位于香洲区。目前香洲区共有养老床位1504张,占全市的64.6%以上,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为27.38张。而斗门区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还不足11张。

按照《珠海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除了全市基本实现“9064”社会养老服务格局外,还要基本实现全市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40张,基本建成养老机构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与相关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对接。

??关注

我市将建省级养老服务机构

在《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专门就我市至2015年要重点建设的项目进行了总结。要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形成覆盖全市、区域均衡、功能完善、适度普惠、全民共享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社会福利机构建设项目

●香洲区建立1所省一级以上等级的养老福利机构。

●其他各区各建立1所省二级以上等级的、以提供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街道(镇)公办社会福利机构在满足“三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需要的基础上,积极为其他低收入、高龄、独居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养老护理机构建设项目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长期照料、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为核心的养老护理机构,为高龄、失能、病患老年人提供长期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

●重点扶持建设1所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专业性护理机构。

●鼓励现有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老年康复、护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家庭服务业务。

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项目

●香洲区建立1个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配送餐、文娱活动、日间托老、康复保健、心理慰藉、信息支援、紧急援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

●其他各区建有区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每个街道(镇)建立1所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临时托管或日间照料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

●在城市社区,建设方便实用、规模适度、可持续运作的社区日间照料设施。

●在农村社区,改造建设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养老服务设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娱乐活动、日间照料及托养服务。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