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SOHO中国商业模式遭质疑 速成路线的品牌损失

地产中国网2012/02/20 17:1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SOHO中国商业模式遭质疑 速成路线的品牌损失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高调公布2012年销售目标的SOHO中国,却遭遇了机构的集体质疑。

2月8日,SOHO中国有限公司对外宣称,公司2012年的销售目标为230亿元。但其后一天,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预计SOHO中国今年的合约销售额为117亿元。2月10日,瑞银也发布报告称,预计SOHO中国2012年的销售额为166亿元。

由于对SOHO中国销售的看空,瑞银将其由“买入”下调至“中性”。而花旗银行也调低了SOHO中国的目标价。不仅仅是对销售目标的集体看空,更多业界人士普遍认为,SOHO中国还面临散售后遗症、烂尾楼后遗症、外滩项目权属之争等诸多棘手问题。

一个项目的百亿差距

在2月8日的媒体电话会议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和公司财务总裁唐正茂对外宣称,公司2012年的销售目标为230亿元。与2011年的实际销售额109亿元相比,需增长约111%。

事实上,2011年SOHO中国的销售目标也是230亿元,但当年实际销售额缩水过半。

“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我们没有太多的可售资源,没有新的项目的预售推出,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错过了一定的时机。”唐正茂说,“到了去年第四季度,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紧缩,对我们的销售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23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众多机构表示出了担忧。2月9日,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出,SOHO中国今年合约销售目标预期约117亿元。

早在2011年12月8日,高盛就将SOHO中国2011年和2012年的每股盈利预测下调52%、17%,销售预期降低35%及36%。

继高盛看空SOHO中国2012年销售前景后,2月10日,瑞银也发布报告称,SOHO中国2012年销售额预期为166亿元,约为年度销售目标的72%。瑞银甚至将SOHO中国股票由之前的“买入”下调至“中性”。

在此前1月9日,花旗银行也将SOHO中国的目标价由6.09元调低至5.49元,给予中性评级。

SOHO中国与众多机构在2012年销售额上的不一致,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望京SOHO销售额的分歧。SOHO中国认为,望京SOHO今年可为其带来145亿元的销售贡献,但高盛则预计该项目今年的销售额或仅有38亿元。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SOHO中国在售的项目为:北京的望京SOHO、SOHO嘉盛中心、光华路SOHO、SOHO·尚都、朝外SOHO、丹棱SOHO,上海的SOHO中山广场,共7个。

据唐正茂透露,SOHO中国目前手中持有预售证的项目资源已达240亿元,全年可达300亿元以上。他表示,今年销售的主要来源将是望京SOHO和上海的SOHO中山广常

但如果占SOHO中国2012年销售目标超过一半的望京SOHO不能如期完成既定销售额,将对SOHO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在2012年,SOHO中国计划投入约100亿元于土地和项目的收购,另外加上40亿元左右的项目建安成本和2011年所购项目或土地延期下来的约40亿元支出款,不计算相关税费的合计支出额约180亿元。

一旦SOHO中国如高盛或瑞银预测的那样,则销售额无法覆盖SOHO中国2012年的支出,这将会严重影响SOHO中国的资金链。

相关阅读:

王波:老百姓很需要一站式消费的商业中心

王乾瑜:2012年商业地产市场更理性务实

孙峥:理性和专业化将是2012年商业地产的主题词

住宅市场限购转向商业 挑个好铺需"十问"

开间宽度决定经营业态:买商铺还得做足门面功夫


 

速成路线的品牌损失

不仅仅是销售额,业界对其商业模式也提出了诸多质疑。

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SOHO中国在未来将面临散售后遗症、烂尾楼后遗症等一系列管理问题,以及外滩项目权属之争等问题。

“我们在写字楼选点的时候,发现所有挂有SOHO的写字楼,其品牌形象和租金都不怎么高。”该人士说。他表示,以往的北京写字楼市场调查,发现SOHO中国的写字楼比同等写字楼每平方米的价格每天少1~2块钱。

“如果是商业写字楼的话,就不能破坏它的市场,要卖整层,否则就会成为另一个建外SOHO。”该投行人士认为散售必将影响品牌的长远发展。

但潘石屹显然有自己的看法。他在博客中写道,该模式是在过去10年时间根据市场反馈做出的选择。他指出,在SOHO中国开发的65座大楼中,销售之前,总有许多机构要来洽谈,整栋购买。这种机构整栋购买常带有一些额外的、公司不能允许的附加条件。

“因为也看到其他公司整栋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所以最后的结果是SOHO中国的项目没有一座销售给机构。更多具备购买力的客户仍是中小型客户。”潘石屹在其博客中称。

除散售后遗症问题之外,上述投行人士认为SOHO中国也存在烂尾楼后遗症问题。据了解,2009年至今,SOHO中国做过的18个项目中,有9个在接手前是空置、烂尾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SOHO中国也被业内称为“烂尾楼专业户”。

“与散售后遗症一样,SOHO中国走的是速成路线,这样会坏了品牌。”该投行人士表示,烂尾楼一般都会有产权纠纷、质量等相关问题,SOHO中国只是将烂尾楼用自己的品牌包装一下然后卖出去,楼还是那个楼,原来的很多问题以后可能会陆续爆发出来。

潘石屹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公开表示去年SOHO中国共斥资154亿元收购商业地产项目,今年公司将谨慎收缩战线,并购目标仅针对土地,烂尾楼、在建工程等将不再考虑。

但问题在于,如果SOHO中国不做烂尾楼,则将会对其收入和资金周转产生影响。不做烂尾楼的消息传出后,市场给出了最直接的反应,SOHO中国股价应声而降,几个交易日连续下跌近10%。

除此之外,上述投行人士还认为SOHO中国收购的外滩项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011年12月29日,SOHO中国宣布收购外滩项目50%股权,随后,占外滩项目另外50%股权的复星国际发布公告称,对这一交易“感到惊讶”,并将“采取一切手段维权”。

相关阅读:

写字楼经济成广东创新商业平台新引擎

有闲钱仍买房 商业地产引爆投资需求

信托春天"诡异"发行 资金或流向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持续升温 住宅地块前景难言乐观

深圳区域经济生机勃勃 写字楼租金持续涨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