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专家称频繁换房不划算 限购下一步到位成趋势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1/05/26 15:5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新闻来源:齐鲁晚报)“一次机会”,不管是刚需人群的首次置业,还是改善型人群的升级换房,可谓是各自的次和最后一次置业筹码,显得相当弥足珍贵。

细心的人们发现,周围朋友的住房消费观念因“住宅限购”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青睐小户型的消费者开始打算咬咬牙“一步到位”买个大户型;改善性消费者因为不仅仅要考虑“大一些面积、多一个房间”那么简单而细心对比。

业内专家认为,限购令下,下单机会减少,避免换房几率,“一步到位”置业理念显得更为经济。

频繁换房不划算

近期正在为明年结婚做准备的小姜,他打算靠自己购买一套市区9000元/平米左右,60平方米小户型房子先过渡,等将来有了孩子再换房。了解到小姜目前较为宽裕的家庭状况,合富辉煌济南公司的高级经理张涛则建议他购买100多平方米的三房,因为频繁换房反倒不划算。

张涛给小姜算了一笔账,以一套120平方米售价100万元的房子分别按照首次置业和二次置业贷款30年为例来对比。首次置业购买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元,还款总额约为146万元(其中还款的利息总额约为76万元),契税1.5万元(首次置业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的契税税率为1.5%),购房支出的总代价需要180万元。

而按照二次置业,首付就要60万元,按照基准利率1.1倍计息,贷款总额达到100多万元(其中还款的利息总额约为60万元),契税3万元(二套房契税税率全部调整为3%)。再加上首次置业的购房成本(仅包括买套房子时的契税、手续费、银行利息、装修等费用)至少也要30多万元,如果再计算数年后二次置业的房价上涨因素,如此购房支出的总代价就已经远超200万元,这对于小姜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即使不算总支出,仅二次购房时的60万靠上的支出,小姜在近几年根本也支付不起,届时只会让自己再次陷入购房的烦恼漩涡,甚至可能无法购买。所以小姜最终决定拿30万做首付,购买120平方米的房子。

关注城市新区轻松实现“一步到位”

张涛认为,如果买房条件允许的话,“一步到位”购房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购买套住房的新婚家庭,结婚生子都是眼前的事情,至少应该选择一个未来5-8年内无需调整面积的住房。

另外,对于首次置业的刚需人群,根据自身财力量力而行,对住房的区域不必过分苛求,不妨把眼光放远一些,选择距离稍远但交通便利的区域,特别是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配套设置逐步跟上的城市新兴区域。这样“一步到位”选择的大户型,生活与工作同样有保障。

目前,在济南西客站片区、唐冶新区、王舍人片区、泺口片区等一些新兴区域,随着实力强大的大型品牌房企,譬如恒大地产、北大资源、天鸿地产等开发企业的进驻,他们开发的楼盘具备“低总价,高品质,全配套”等优点,品质生活通过“一步到位”可以清爽实现。

相关阅读:

专家解读:房产税逐步稳固 全面推广指日可待

专家评论:楼市调控下 房地产税试点成功了吗?

珠海7000元/平方米放心房 你知道在哪里?

商业地产遍地野蛮生长 倒逼楼市政策再度出台

房价拐点加速逼近 三季度或打破僵持


(新闻来源:华西都市报)如今的楼市行情,基本形同一潭死水,偶有微澜泛起,也不见波光粼粼。买卖双方手中各执一个“等”字,并无试水之意。

现在的老板通常干两件事情:一、逼自己的营销总监使出十八般 ,搞促销、快出货;二、逼自己的财务总监天天跑银行,催按揭、回尾款,还能勾兑点在建项目开发贷。

现在的购房者只干一件事情:看房价什么时候跳水,跳水了看热闹但不买——等,等抄底,等成本价买房的美梦成真。

我们不妨把这两种诉求视之为买卖双方的梦想,但遗憾的是,它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成真。原因很简单,这是两股互相拉扯的力量,只有博弈,没有合力。

究竟还在等什么?

究竟还在等什么呢?这是讲给买卖双方的话语,一方出手总是需要另外一方先来点诚意。“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在武林管用,但显然违背了商业社会规律。

对开发商而言,我们的建议是:该降价的降价,适当的价格回调,除了证明开发商纠正了当初的错误定价预期,并不会传递出多余的利空信息,反而会让买方看到一丝诚意。历年来的调控证明,中国房地产的龙头企业往往都是这么干的,并且收效甚好,越早表态越早占得市场先机。

对购房者而言,我们的建议是:该买房的买房,只要切实需要,哪怕是暗降也可以心照不宣。所谓的抄底,在这个信息极不对称的行业基本是童话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底”让尔等获知并如愿抄起。一旦有心仪的楼盘有所回调,便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见好就收。08年一轮小幅价格回调,很多见好就收的人,如今都尝到了莫大甜头。

等,往往是人类在重大历史时期干的最傻的事情。在这个节骨眼上动起来的人,在后来都被称之为“审时度势把握住历史机遇”。

送一面镜子给开发商

反思,不仅仅是对畸形市场“常态”的反思,还在于对成都数百家开发商的血统和综合能力的反思。

“只要一线主流开发商不降价,降价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主旋律”。尘玉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亚称:“但现在降不降价由不得开发商自己,如今市场考验的是开发商的综合实力。”

打个比方,誉峰敢卖20000元,我就敢卖18000元,因为大家都是电梯;南湖敢卖7000元,我就敢卖6000元,因为大家是邻居。在定价上,这样的大锅饭局面盛行已久,但即将成为过去。

事实上,过去楼市盛行的“随行就市”定价法则,让所有开发商享受了“完全竞争”的市场待遇。然而,政策高压之下,市场结构性裂变前夕,成都房地产业正从完全竞争(不分大小、产品档次,企业规模差异不大)进入“相对竞争”时期(有品牌、产品档次分明,企业规模差异大)。

巴菲特说:“只有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如今赠给成都开发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在这个市场环境将变的时刻,再恰当不过。毕竟大多数开发商在过去的高速发展期,只顾享受发展成果,落下了太多课未补,而有些课要补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坚持不想在价格上顺应市场走向的开发商,应当照照自己的出身。”朱亚戏言。审视自己的品牌血统、产品价值、定价策略、资源整合能力、政

策预判能力……是当下开发商务必从镜中窥见的自己,妄自尊大地坚守价格防线显然是不明智的。

泼一瓢冷水给购房者

一味地埋怨或者攻击,幻想或者观望,除了发泄YY,对买房人而言并无太多实际功效。

越是在这种时候,市场短暂的静止状态越能够勾起联想无数,总是有“抄底”这类的词汇萦绕在购房者的脑际,这源自“常态”带给人们长久的压抑。

事实上,08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刚需人士在那一年被抄底的呼声蛊惑,错过了真正的购买时机,如今已不再具备充分的购买能力。也是在那一年,压根不具备首付能力的

人士,极力地攻击着高端物业的价格,事实上,直到现在他们连刚需房的首期都付不起,这些年来成都房价的涨跌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人家不过图热闹而已。

退一万步讲,就算抄底,市场也有进一步回落的预期,那也得扪心自问一句:支付能力、政策理解能力、价格预判能力,这三样咱普通老百姓具备了几条?否则如何知道什么是底?底在哪里?就算真正的底来了,开发商也不会告诉你。

所以,有必要给人们那些洋溢着的不切实际的机会主义热情泼上一瓢冷水。其实,最聪明的办法往往看起来最笨——“需求至上、适合自己、见好就收”,寥寥十二字,大概是亘古不破的买房箴言。

相关阅读:

答疑:公摊到底摊了什么?出过事的房子能不能退

楼市:9城市房价环比下滑 珠海房价是否下降了

高校学生买房观:硕士博士生更热衷谈论房子

楼市扑朔迷离仍低迷 业内专家众论新政后楼市

专家:养老地产潜力巨大 成房企政策"避风港"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