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业内人士解密中国房价为啥这么高?

中国新闻网2015/10/10 09:0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日,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周福霖在中建一局主办的绿色建造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建筑工业化程度仅为3%-5%,而欧美建筑工业化达75%,瑞典更是高达80%,日本也能达到70%。这意味着中国的建筑工业化程度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超过10倍。

周福霖认为,建筑工业化程度低造成了我国建筑施工质量低下、建筑垃圾、建筑能耗陡然攀升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47%,建筑垃圾占各个社会垃圾的45%。建筑能耗与建筑垃圾亟待降低。

资料显示,建筑工业化起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在我国起步较晚。建筑工业化通俗地讲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传统的建筑方式是在施工现场对各类建筑原材料进行加工、堆砌、浇筑成为建筑物,而建筑工业化是将各类建筑原材料在工厂预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通过装配成为建筑物。建筑工业化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的基本特点,具有高效快捷、高质量低成本、环保可持续等优势,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我国从50年代便开始向建筑工业化方向发展,但因质量问题,暂且中断。”周福霖介绍说,我国50年代初期试验了装配式建房,但因仅用空心板简单拼接,质量问题较多,因此改为目前常用的现场浇筑混凝土,从现阶段看,我国建筑方式需由现浇式,再转回装配式,但此时的装配式与过去并不一样,并不是简单拼接,而是通过大量构件装配,不仅能提高抗震、抗压性,提高房屋质量,也将大量减少现场垃圾耗能。而现场浇筑则造成了大量建筑垃圾、耗能,质量也难以管控。

对于我国工业化发展较慢的原因,鲁班咨询分析员贺灵童也表示,近二十年来我国建筑规模不断增加,建筑业产值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且每年的新开工面积达到全球的一半,巨大的建设需求使得建筑企业没有时间与精力来进行建筑工业化技术的科研,开发商也不愿意使用不成熟的建筑工业化技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带有建筑工业化元素的产业,如混凝土制品企业、建筑机械生产和制造企业等,但这些企业处于建筑工业化链条的终端,没有能力拉动整个产业的工业化进程,整个建筑产业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施工模式发展,没有太高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顾问总工程师肖绪文指出,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实现绿色建造。“目前,房地产行业占我国经济总量7%,带动相关产业占比也超过三分之一,其能耗占比也超过40%。因此,降低其能耗,是实现我国绿色、节能环保的重要渠道。”

“现在是提速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好时机。”肖绪文表示,随着“用工荒”的蔓延,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建筑企业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劳动生产率,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瓶颈。肖绪文表示,“建筑设计”属于独立的行业,因此设计时无须考虑施工的工艺流程,而施工对设计阶段的影响也有限。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割裂,建筑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我国难有大的突破。

99%的网友还喜欢看:

鲁泰大道又一座写字楼将崛起 能吃得消?

九年制东方实验学校动工建设

淄博公积金想用不能用的五大内幕

央行调查显示:近半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难以接受

2015楼市四大趋势 10月该不该买房


 

央行调查显示:近半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难以接受

(来源:现代快报)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一、物价感受指数

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27.8%,较上季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48%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提高0.6 个百分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3.5%,较上季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31.3%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水平“上升”,50.2%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7.3%的居民预期“下降”,11.2%的居民“看不准”。

二、收入感受指数

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47.3%,较上季下降1.2 个百分点。其中,80.7%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或“基本不变”,较上季下降1.8个百分点。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0.1%,较上季下降1.4个百分点。

三、就业感受指数

当期就业感受指数为38.2%,较上季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11.7%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5.3%的居民认为“一般”,43%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未来就业预期指数为46.3%,较上季下降1.5个百分点。

四、储蓄、投资和消费意愿

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4%,较上季提高4.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0.4%,较上季提高3.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5.6%,较上季下降7.6 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债券”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2.6%、16.7%和 14.5%。

居民未来3 个月购车意愿为15.8%,较上季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未来3个月购买大件商品(电器、家具及高档商品等)的消费意愿为25%,与上季持平;居民未来3个月旅游意愿为30.4%,较上季下降1.2个百分点。

五、房价预期与购房意愿

49.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1.8个百分点,46.5%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3.8%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

对下季房价,18.7%的居民预期“上涨”,53.3%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4.4%的居民预期“下降”,13.6%的居民“看不准”。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13.8%,较上季下降0.9个百分点。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