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5年的精心耕耘 扬城居民人均收入是5年前1.65倍

扬州晚报2012/06/28 08:37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5年的精心耕耘 扬城居民人均收入是5年前1.65倍

扬州网讯 “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和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创新开拓、攻坚克难、统筹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本届政府目标任务。创成文明城市,全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月27日上午,代市长朱民阳在政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五年来取得的成绩。

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报告摘登】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9.7亿元,是2007年的2.47倍,年均增长16.2%;实现利润487亿元,是2007年的4.3倍,年均增长44%。产值过亿元、十亿元、百亿元以上企业分别达到1199家、115家和6家。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上汽大众30万辆整车、玛切嘉利、环洲造船、中海造船、康博多晶硅一期、天威一期、晶澳二期等重特大项目竣工投产。

【场外故事】

上海大众仪征生产基地是德国大众在全球第二个、在中国标杆式整车工厂,总投资百亿元。目前工厂已经建成,今年4月份已投入试生产。6月份将开始批量生产,7月26日将举行竣工仪式。

【代表热议】

市人大代表朱载鹏认为,工业重大项目是扬州经济腾飞的重要抓手。过去五年,一大批重大项目在扬州落户,使扬州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质的提升,也为城市建设、民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创新转型成效显著

扬州经验

始终坚持加快发展始终坚持创新转型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始终坚持为民惠民始终坚持统筹推进始终坚持优化服务

【报告摘登】

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66亿元,是2007年的5.13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8%,比2007年提高20.5个百分点。累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7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是2007年的3.5倍、3.4倍。创成国家驰名商标29件。拥有省以上“两站三中心”219家,是2007年的7.3倍。获批省以上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42个,其中基地5个。人才总量新增10万人。

【场外故事】

市民于光明日前又领到了一份专利。“这是我业余时间捣鼓出来的,我手上一共有三份专利,其他两份已经转让出去了,收获了几万元。”老于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像老于这样喜欢创新的专家、市民还有不少。他们为创新扬州提供了不少智慧。

【代表热议】

市人大代表阚成法认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说明扬州经济已经进入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实现“量变”到“质变”飞跃,相信在未来5年将成长为支柱产业。

[幸福工程]2014年之前全面完成老小区改造

夜晚扬城交通秩序如何?10公交车"三让"斑马线

一加一大于二 区划调整后的大扬州融合大发展

扬州新空间布局:厂往两边摆 人往中间来

7月起扬州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 上限提至11200元


 

基础设施取得突破

【报告摘登】

扬州泰州机场正式通航。江海高速扬州段、安大公路、扬天公路建成通车。沪陕高速江六段、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沿江万吨级泊位达到

21个。新改建城市道路132条、桥梁40座。完成友谊路提升改造,瘦西湖隧道开工建设。新城西区一期基本建成,广陵新城、临港新城和蜀冈生态新区、蒋王片区建设顺利推进。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的文化旅游示范区。建成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东关街跻身“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运博会会址投入使用。

【场外故事】

昨天,北京游客小杨从扬州泰州机场下飞机后,乘坐机场大巴来到市区旅游。“10年前到扬州需要一天,后来需要8个,如今只需要2个多。真的方便多了。”

【代表热议】

市人大代表李红如认为,重大基础设施尤其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扬州对接宁镇扬同城化及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也加快了扬州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医卫服务不断优化

【报告摘登】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90%以上,基本建成“15健康服务圈”和“15医疗急救圈”。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场外故事】

家住宝带小区的李德全老大爷,腿脚不便,不能去大医院,但在家门口的诊所也能找到好医生。“社区卫生服务很好,看病报销比例不比大医院低,小毛病能及时调理,不像过去那样拖成大毛病再去医院。”

【代表热议】

市人大代表李庚说,15健康圈以及15急救圈是最基本的民生。过去几年,扬州的民生工作就是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放心菜,务实、踏实,让老百姓非常满意。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报告摘登】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以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0元,是2007年15057元的1.65倍,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11217元,是2007年6586元的1.7倍,年均增长14.2%。

【场外故事】

家住美琪小区的邰明,10多年前来到扬州,在一所小学任教。“今年家庭收入与几年前相比增加了三成。”3年来,邰明一家不仅还清了房贷,今年还新买了小轿车。

【代表热议】

来自金融战线的人大代表冯正初认为,所有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一条:让老百姓幸福。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是建设“幸福扬州”关键的重点,希望今后几年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荣誉榜

■新获鲁班奖10项

■新认证“三品”品牌483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2家

■市开发区升格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创成中国驰名商标29件

■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和文化旅游示范区

■东关街跻身“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创成“国家森林城市”

■创成诗词之市

■新增重点文保单位6处

■创成“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7个

■荣获“五五”普法先进市称号

■“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六连冠

■创成“群众满意基层站所”212个

[幸福工程]2014年之前全面完成老小区改造

夜晚扬城交通秩序如何?10公交车"三让"斑马线

一加一大于二 区划调整后的大扬州融合大发展

扬州新空间布局:厂往两边摆 人往中间来

7月起扬州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 上限提至11200元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