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贷款增速将回归常态 明年新增信贷7.1万亿

信息时报2010/12/07 13:4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预计明年新增信贷7.1万亿元。明年的贷款增速将回归常态,信贷目标的增长率大约在15%左右。

2008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策开始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现在,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流入、房地产价格居高难下,货币信贷回归常态已显迫切。

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夏斌说,他理解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货币政策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货币投放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相适应。而他认为中国经济可能难以保持前几年的增长势头,因此,“相对于去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是趋紧的货币政策。”

2004年至2008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GDP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相应的,期间贷款增速为13.8%。2009年人民币贷款增速高达32%,今年前9个月增速为18.5%,均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物价问题凸显。夏斌认为,明年的贷款增速将回归常态,信贷目标的增长率大约在15%左右。

如果按照今年7.5万亿元的信贷投放目标,到2010年末,人民币信贷余额将达到47.47万亿元,增长15%意味着明年新增信贷7.1万亿元。

而此前,有多家机构的预测,明年银行新增信贷规模将达到6万亿~7万亿元。

从今年统计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银行贷款占到开发商资金来源的18.6%,新增贷款坚守意味着包括开发贷在内的贷款成本将增高。


银监会再念“紧箍咒”“编外”央房企难贷款

今年9月,银监会已下发主业含房地产的16家中央企业名单,要求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对名单之外的78家非房地产主业央企,银行明年将不再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但此举对楼市的影响尚难预料

非地产业央企退出房地产业正在遭遇监管力度“由软到硬”的转变。昨日晚间,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证实,9月已经下发主业含房地产的中央企业名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意味着银行只能对名单中列示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从而通过资金的收紧“逼迫”其余78家非地产业央企清退房地产业务。

重点支持名单中央企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78家房地产为非主业的央企不愿退出市场的时候,监管机构日前向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房地产央企“红名单”。

消息称,目前多家银行已经要求分支行只能对名单中列示的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对16家之外的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不得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而此前下发的存量贷款也要及时回收,做好资产保全工作。

针对有关房地产央企“红名单”一事,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昨日晚间表示,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有关“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的要求,今年9月,银监会已下发主业含房地产的中央企业名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继续加强风险管控工作。

监管力度“由软变硬”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行长对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这份名单之前就下发过,而现在风声再起,“我估计是因为国资委不是银行主管部门,之前下发的名单并不太被银行重视,只是作为参考”,而现在由银行的监管机构提出来,虽然名单没有发生变化,但监管力度已“由软变硬”。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认为,在银监会下发“红名单”后,银行在明年新一轮的信贷投放中,将会对名单之外的央企执行不予贷款的规定。这也就意味着,78家非地产业央企将被“断奶”。

影响

导致房价下跌可能性不大

针对78家非主营房地产央企退出对楼市的影响,业内专家观点不一。

资深房地产营销专家谢逸枫对记者表示,“清退令”吆喝大半年终于兑现,78家央企全部退出房地产业务对楼市是一件“大好事”,尤其是78家央企手握近50个地王,在抑制房价上涨上将起不小的作用,但导致房价下跌可能性不大。

不过,谢逸枫也担心,一旦全部央企退出房地产业,集中抛售前几年抢的地王或土地,楼市恐怕要出现“抢地王”的现象,可能会再次导致新的地王出现,最后又出现房价报复反弹上涨的情况。

不过,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对记者表示,78家央企退不退出房地产市场对调控楼市不是关键性的,“由于实力的原因,央企在推高土地价格等方面有不少贡献,但单单限制央企进入房地产,未必能对楼市调控起到作用。即使央企不拿地,地方国企、私营企业也会去抢地的。”

而易居中国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此前表示,“丢掉78家小兄弟,看起来像是国资委放的一颗烟幕弹”,可以减轻16家主力军承受的“舆论压力”。

背景

78家央企仍持近千亿房地产资产

国资委今年3月份曾公开表态,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还有78家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

虽然业界盛传国资委要求这78家央企在通知下发后15个工作日内制定退出方案,但随后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否认了15个工作日制定退出方案、“半年退出”等说法,也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

直到现在,78家央企仍“磨磨蹭蹭”,没有完全退出房地产业。据悉,目前,央企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大约6607亿元,据此计算,即将退出的78家央企的地产资产总额约为991亿元,占15%。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日对本报记者指出,从调控的角度来看,央企获得资金的渠道多元,财大气粗,如果不对这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进行阻断,“地王”仍将频现,房价调控将更加难以落实。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