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央行:物价存上行压力 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退出

房天下综合整理2009/08/06 09:1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未来我国物价走势尚有不确定性,在价格下行风险存在的同时,也存在上行压力。下一阶段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有效传导。

未来经济向好因素仍较多

报告认为,下一阶段有利于内需扩大和经济企稳向好的因素仍比较多。一是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报告认为,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增长情况看,2009年上半年我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6.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8.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7.3%,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85.8个百分点。而且,随着企业存货逐步调整到合适水平,企业投资意愿上升,也会对经济回升产生积极作用。

报告同时指出,影响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不少困难,实现复苏需要较长过程,外需严重萎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二是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偏低,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还比较困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依然存在。

货币扩张能力上升

报告显示,6月末外汇贷款余额为2954亿美元,同比增长8.1%,比上年同期回落40.6个百分点,但比季度末提升19.8个百分点,增速回升较快。外汇贷款比年初增加517亿美元,同比少增36亿美元,少增幅度较季度明显收窄,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和进出口贸易融资增加较多。

报告称,6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292亿元,同比增长7.4%。6月末,货币乘数为4.59,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季度末高0.75和0.32,货币扩张能力上升。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55%。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1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0.95%,农村信用社为4.26%。报告指出,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3.1万亿元,同比多增2万亿。

房地产贷款余额新增较多

报告指出,上半年商品房销售迅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步提高,房价止跌回升,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新增较多。

截至6月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6.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8%,比上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但比季度末高6.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2.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比季度末高4.2个百分点;购房贷款余额为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季度末高7.2个百分点。上半年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新增8826亿元,同比多增486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4039亿元,同比多增2210亿元;购房贷款新增4793亿元,同比多增2633亿元。

外需疲软影响仍将持续

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出口很可能会持续低速增长。下一阶段,一方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市场结构,积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口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开拓市场,特别是那些成长性好、潜力大的新兴市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退出

报告指出,零利率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着诸多约束。大量购买中长期国债的量化宽松政策,短期来看有助于降低长期国债率,但较长时期来看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力度把握不好还会引起对中长期通货膨胀和汇率稳定的担忧。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面临着“维持较低国债率以促进经济复苏”和“稳定币值以维护国家信用”的艰难抉择。

报告称,目前部分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已开始研究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危机应对措施的退出策略。一是关于退出时机和力度的把握。理论上,退出应以危机的影响基本消除、经济恢复增长为前提。但实践中,需要对退出时机和力度作出准确判断。否则,政策退出过快,可能给复苏带来压力;退出过慢,则可能引发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和恶性通胀。二是关于退出工具的选择。三是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等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及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中国证券报 丁冰)

房价上涨有合理性? 房价飞涨"杀伤"实体经济

回暖来之不易 楼市谜题:要保民生还是保银行

房贷政策现拐点 二套房贷7折申请多吃闭门羹

未来房价泡沫或再次形成 高房价阻碍消费启动


央行:上半年信贷快速增长 货币政策动态微调

本报讯(记者高晨)昨天,央行发布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上半年信贷快速增长

报告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上半年,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各项贷款继续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占比逐步上升,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大幅回升。

解读:报告指出,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从行业结构看,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向扩内需保增长重点领域倾斜,有利于促进投资需求增加和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为进一步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投向在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方面的变化,反映出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对与积极财政政策结合紧密的行业和部门的信贷支持。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指出,上半年天量的信贷投放是一个很极端的案例,与现在的市场情况已经不是很贴切。谭雅玲表示,目前调整信贷结构是当务之急。谭雅玲预计,综合央行报告及其前夕动用两年未用的定向央票等迹象,下半年央行可能会出台一些具体措施引导信贷的结构和流向。

货币政策进入敏感期

报告指出,2009年上半年,央行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根据各阶段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及市场环境变化,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上半年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2.29万亿元,发行央行票据1.41万亿元。

解读:交通银行分析师鄂永健表示,由于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操作存在“不对称”现象,即在应对经济衰退时迅速、大幅放松,而在治理经济过热时则采取渐进策略,从“局部微调”到“稳健”,再到“适度从紧”甚至“从紧”。鄂永健认为,与之前类似,当前货币政策进入敏感时期,即在总体基调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关键指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局部、灵活微调。

经济企稳向好明显

报告指出,200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消费稳定较快增长,投资增速持续加快,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当前,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

解读:报告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唐建伟认为,目前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央行近期频繁表明立场主要是为了引导市场预期,巩固市场信心。唐建伟认为,三季度政策还不会改变,但三季度的数据很关键,决定四季度是否会调整。目前来看,四季度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京华时报)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