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李克强详解经济双引擎:今年重点投资棚户区改造

第一财经日报2015/01/25 00:0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李克强详解经济“双引擎”以壮士断腕勇气推进改革

[打造新引擎,就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矿”。]

[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这)属于政府分内的职责,是改善民生的必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推手。]

传统增长引擎正在加速失效,中国拿什么来稳定增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用“双引擎”来助力“双中高”。

瑞士达沃斯当地时间21日下午6点,李克强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了题为《维护和平稳定,推动结构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开幕演讲。李克强阐述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支持“双中高”,他提出了培育打造创业创新的新引擎和改造升级传统引擎“双引擎”,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他以滑雪三要素速度、平衡、勇气作比,表示对中国经济而言,就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度的增长,平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

《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不同界别人士认为,国内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全线趋稳,传统红利消失正在加速。面对世界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速放缓有可能带来负效应的担忧,“克强引擎”的提出为世界经济开出了“新盘尼西林”,同时也显示出新时期的大国自信。

新常态下的新调控

2014年我国GDP增长7.4%,创下24年以来低增速。虽然这一增速高于市场普遍预期,但下行隐忧仍然是国内外为关心的中国经济问题。

在回应外界对此问题的“担忧”时,李克强称,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既有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也有内在的经济规律。应当看到的是,由于基数大,如今每年7%的增长比5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而且就业等多项指标完成情况。

对于淡化GDP增速的逻辑,李克强指出,不片面地追求高速度,紧绷的经济速度会得以舒缓,更可以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不会因为有所放缓而失速,反而会跑得更稳健、有力,带来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在谈及今年的工作思路时,李克强明确,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地实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同时着力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一年多来,本届政府瞄准问题确定调控“靶点”的定向调控被政商学界普遍认为是重大的创新型调控思路。在此思路下,不仅多项重要经济目标圆满完成,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微妙的良性变化。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财经日报》表示,定向调控更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真正将政策和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帮助中国经济快速实现升级和转型。

此外,多名人士曾对本报表示,中国今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防范多重危机,不少外媒也十分关注中国的金融和地方债务等风险情况。

对于这些猜测和研判,李克强回应称,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李克强说,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0%,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裕资金。地方性债务的70%,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有资产保障的。他指出,要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培育新引擎金矿

在为下行经济开药方时,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更好地落实改革创新,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实行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外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改造升级传统引擎。

打造新引擎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矿”。对于如何打造这一新引擎,政府的思路可以用放管结合来概括。一方面,李克强指出,将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所谓的非行政许可,推进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另一方面,他也强调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保护各类合法的产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昨日对《财经日报》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新引擎不仅中国需要,发达国家一样需要。

“眼下一个世界性的新难题是年轻人失业,我国虽然目前失业问题不太严重,但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快速提升,对体面就业机会和能动的创业机会的渴求,会空前、快速提升。”他表示,通过促进创业打造新引擎,才能把人力资本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参与创业试错的人越多,才能有更多的任正非们和马云[微博]们成长起来。而且,创业机会的公平是大的公平。这样意义上的新引擎,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

改造传统引擎短板

有官方智囊人士对《财经日报》表示,今年的经济首要是稳,这个“稳”主要体现在增速、就业和物价上。在这一前提下,公共领域的投资仍然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房地产、基建的投资短期内仍有重要作用。

李克强在演讲中提到,要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仍是短板。目前,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10个百分点,而城镇化则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

针对今年的改造重点,李克强表示已经确定为包括中西部铁路、水利工程、各类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等重点投资领域。

刘培林对《财经日报》称,改造传统引擎,李克强总理强调的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他认为,现阶段在私人部门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的背景下,可以用来托底,既避免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也可以引导私人部门预期朝潜在增速趋近。“不过,新的发展阶段上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与过去的道路、园区等相比,一个显著的不同点是收入流明显缩小。所以,这种意义上的引擎不能长期依赖。”他表示,改造传统引擎的更重要的内涵则是传统产业的升级。

民生证券的新研报提出,维持2015年GDP7%的增速也需要近13万亿的基建投资,而预算内的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和预算外的融资平台等渠道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资金需求,该研报估算2015年基建投资缺口大约为4.5万亿。

在解决资金缺口方面,李克强指出,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不再唱独角戏,而是通过深化投融资改革,打破垄断,吸引社会资金与外资参与,采取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中外合作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来放大投资的效益。

他同时指出,中国将推行财税改革,推出扶持中小企业的新举措,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中小金融,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推动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的种类和项目,大限度地放开价格管制。同时,注重发挥政府在软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扮演好市场监管的角色,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李克强:中国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是长期的 新华网

新华网1月21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1日下午在达沃斯出席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与各国工商企业家深入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主席、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菲德主持对话会。

在回答关于当前中国改革重点的问题时,李克强表示,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动力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开放。2015年,中国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首要任务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将进行程度更深、领域更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多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将推进财税和金融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公开财政预算,将财政投入更多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扶持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使企业杠杆率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直接融资逐步降低。我们将继续构建开放型体制,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中国欢迎外国投资者。

在回答关于中国应对经济风险的问题时,李克强表示,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但中国的城镇化正在稳步推进,潜力巨大。中国政府将加大城市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力度,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终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并将带动国内相关行业和产品供给,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出现调整也是正常的。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影子银行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努力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围。中国政府有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在回答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举措的问题时,李克强表示,中国已宣布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对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下一步将努力降低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在整体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同时努力推进清洁煤技术,希望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更多清洁煤技术和产品。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责无旁贷,但主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将尽己所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回答关于中国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问题时,李克强表示,中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发展一样,越来越开放。我们正根据自身实力、经验以及全球金融市场需求,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跨境投资人民币使用、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既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适应世界金融体系和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为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稳定作出贡献。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