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保障房建设面临市场压力 专家呼吁"低价不低质"

中华工商时报2010/09/01 09:1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在楼市调控依然吃紧,降价舆论热潮此起彼伏的今天,中国楼市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品质与价值回归的同时,深刻地讨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前景,成为每一个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保障房建设,一方面贴近民生,一方面驱动品牌,因此成为许多房企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随着政府大力投入的保障房建设,有市场人士认为,“开发商进军保障房建设,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包括信贷支持、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也有一定的利润,而且市场风险较低。”

但业内人士表示,承建保障房建设固然能保证开发商固定的市场份额,但3%-5%的低利润率,对于效益日上的房地产企业来说,绝非符合经营准则的上上之计。企业参建保障房有很多顾虑,特别是在价格、利润限定情况下,市场变动带来的成本及销售风险需要开发商自行承担。之前就出现过,某民企参与青岛保障房项目建设,累计亏损数千万元的案例。

“压力肯定是有的,限价房的价格相对较低,如何施工才能保证不亏损,这笔账首先就要算。”远洋地产副总裁徐立向记者谈到,“不过,作为北京知名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传统从远洋成立之初就长期存在,因此,远洋响应政府号召,义无反顾。”

但有业内专家指出,要真正实现“低价不低质”,不仅需要开放商自身的调整,建立适合的行业产业模式也是必要的。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不光是开发商,相关的供应商也责无旁贷。除此之外,必要的交通、学校、医院等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才能更加贴合“不低质”的评判标准。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