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深圳公布111项民生实事 生活更便利环境更宜居

深圳特区报2013/03/04 09:1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深圳市政府今年公开承诺的111项民生实事,既覆盖了老百姓衣食住行、医疗等民生民计问题,也有多个事关城市环境、城市发展的民生工程,力求让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便利舒适、更有安全感、更有家园感与个人尊严。

基础设施:建成一批路网、机场口岸扩容

通过公布的民生实事,可以看到,今年深圳的交通又将迎来飞跃式发展:对外,深圳机场T3航站楼将正式启用,新增停机泊位99个,年均客运吞吐量有望突破3000万人次。

厦深铁路将建成通车,深圳往福建、上海实现高铁互通。广深沿江高速也将于下半年通车,深圳至广州、东莞再增快速通道,让现已严重饱和的广深高速实现分流提速。

对内,一批城市快速干道改造、断头路建设也将取得重要进展。包括广深高速鹤洲立交、平安立交建成通车;107国道宝安段兴围、黄田掉头匝道桥工程建成通车,实现107国道宝安段全线无红绿灯。

打通33条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修补梅华路、中康路、仙湖路、秀南街等损毁路面等。此外,一些市民密切关注的重大工程,包括彩田路北延段、坂银通道、坪盐通道、深中通道、深港西部快速轨道等,也将取得重要进展。同时,继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年内将优化调整90条以上公交线路,投放100辆无障碍出租车,新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辆以上,方便市民出行。

另外,几大口岸也将面貌一新。文锦渡口岸货柜车通道地面改造、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等今年都将完工并交付使用。皇岗口岸联检楼南北广场地面也将完成并交付使用。备受关注的新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今年将正式开工建设。


 

环境保护: 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增至11个

加强细颗粒物污染监控,每发布一次PM2.5监测结果,实现即时查询,是今年市政府要办的111件民生实事之一。记者从市人居环境委了解到,深圳空气质量监测将更加精细化,目前全市国控空气监测站已由原来的8个增至11个,年内将实现空气监测分区域预警。

市人居环境委表示,结合新的空气质量监测和数据发布形势,计划根据新的AQI指数来开展空气质量异常预警,并向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监测站点的AQI指数情况开展分区域预警,以提醒特定站点周边区域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健康防护措施,做到更加以人为本。

此外,继续大力推进河流治污、尾气治理、电厂脱硝等工作。继续改善前海湾、深圳河、龙岗河水质,加快观澜河、茅洲河、坪山河、葵涌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1700辆以上,新开工建设项目率先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更换约4万盏LED路灯,启动40个以上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全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年处理能力新增50万吨,试点100个绿色物业管理项目,探索推行节能、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环境绿化和污染防治新方法等。

花园城市:新建改造50个公园

今年,我市将新建、改造、提升各类公园50个。在新公园的建设上,各区(新区)每年至少新建2个公园(含社区公园),并继续推进森林(郊野)公园建设和管理。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积极推进商业区和居住密集区社区公园、街心公园的建设。

同时,加强儿童公园、滨海公园、湿地公园等专类公园的建设。在19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快速路两侧建成121公里、3.3万亩生态景观林带,让每个进入深圳的人都感受到这座花园城市的魅力。


 

综合治理:让每个人都有安全感

一座宜居的城市,还要让市民有安全感,生活得有尊严。

今年,我市将继续重点打击盗抢、电信诈骗、涉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在泥头车专项整治方面,对在深从事泥头车运输的企业、驾驶员和车辆进行备案托管,制订泥头车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和处罚标准,全面规范泥头车运输秩序。对中名校收取费、捐资助学费、医院擅自增加药品售价等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3·15”期间,我市将公布首批纳入消费信用体系的试点企业名单,推出一个全新的消费投诉平台——“消费投诉通”。

消费者只需通过一款智能手机终端,即可完成消费投诉,而调解、执法部门的受理和处理投诉,也将在手机终端上完成。委托专业机构对民生消费领域两大类100批次以上商品进行检测,免费发放的10万册《欧洲旅游消费指导手册》等。

社会救助:为弱势群体提供温暖

一座城市,不仅要让健全人感觉到生机和活力,还要让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感觉到温暖。今年的政府民生实事没有忽略这个群体,除了加强养老建设的举措,还有9项内容是关注残疾、低保、外来建设者、妇女儿童等人群。

今年,深圳将扶持25个街道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为残疾人提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对20个康复、、社区机构实施无障碍改造和残疾人辅助器具配送。落实低保救助标准及调整机制,约3320户低保家庭、8598人次受益。落实孤残儿童养育标准及调整机制,约1343名孤残儿童受益。

新增150家社区服务,提供扶老、助残、便民等服务。在150家社区服务同步设置妇女儿童之家项目,提供信息资讯、培训、心理健康、婚姻家庭辅导、维权关爱等服务。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