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香港楼市"辣招"难阻深圳买家 部分楼盘房价上涨

晶报2012/11/06 09:5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香港10月27日出重手对付楼价过热问题,即延长额外印花税及推出买家印花税,有报道指新政策推出后楼市成交量下降,甚至有业主减价求售。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十大房屋交易集中区域,上周六、日二手房仅完成10宗成交,创9个月以来新低。但成交量萎缩是否意味着楼价下降?记者调查发现,香港仍有部分楼盘价格继续上涨,一些深圳购房者不惧印花税新政照样入市。

香港楼市“辣招”难阻深圳买家

香港楼市“辣招”难阻深圳买家

赴港购房热情不减

市民齐先生2009年在香港长沙湾购买了一套70多平米的房子。据他介绍,当初选择在香港买房子,一是为了,二是为了将来孩子读书方便。“当时觉得香港的楼价还有上升的空间,另一方面,孩子在香港出生,以后也要在香港读书,为了让孩子更有归属感,不用来回奔波,也为了方便照顾,所以我和妻子很快就付钱买下了(房子)。”

问及对于“印花税”新政的看法时,齐先生坦言:“选择在香港买房就不是为了省钱。”他告诉记者,就在新政实施后,自己的一个朋友便以5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荃湾海滨花园(小区网论坛)一个83平米的3房,“这个价格比前一阶段上涨了不少,应该算是比较贵了,不过从的角度看,还是值得的。”在他看来,印花税新政只会阻遏市场上真正的房屋用户和卖家,而对深圳买家是长线者影响不大。

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香港已推出许多措施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其中包括上调交易税、增加土地供应以及收紧抵押贷款条件等。然而这些措施在抑制房价上涨方面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房地产依然颇具吸引力。

汇率差异吸引

“我认为措施的确可以放缓香港楼价的涨幅,但应该不会带来楼市的急剧回调,因为该措施对基本供需条件仅能产生有限影响。”昨日,深圳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

由于长期关注香港楼市变化,“也曾陪同和协助几位朋友在香港购买房产”,吴先生显然对印花税新政有着自己的看法。据他介绍,新税政策可能会降低住房抵押贷款需求,但对银行业本地住房抵押贷款活动影响不大,因为本地银行在放贷方面已谨慎,“而且目前香港没有住房贷款负资产的情况。”

事实上,对于内地者来说,选择香港房地产的理由有很多,其中包括利用香港这一避税港湾分散所持有的资产以及香港更吸引人的税收制度等等。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汇率。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再创新高,与美元挂钩的港元相应贬值,每100港元对人民币在10月份曾跌破80元大关,而近几个月也相对平稳维持在80元至82元之间,如此一折算,去香港购房相当于享受“八折”优惠。


 

“辣招”效果受质疑

现实情况是,人们已经开始质疑新税“辣招”对遏制楼价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果。

网友“南下买房212”表示,此前出台的两轮措施主要是对不到一定时间就转售房屋的业主进行征税,以及对抵押贷款的分配实行配给制。这些措施不会对的一个买房群体造成影响,“这就是富裕的内地购房者”。有网友甚至戏称,“对于那些准备到香港购买房产的客而言,别说是15%,就算是30%,恐怕也无法打消他们的购房念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香港的新税政策将只会使转向商业和工业房地产。随着者努力避开政府提高住宅房地产市场印花税对转售进行限制的措施,者中已经出现了转向商业和工业房地产的一些迹象。而此类房地产价格上涨将意味着“雪上加霜”,因为在香港出口、零售额和股市成交量纷纷下滑时,企业成本还将继续上升。

□链接

香港楼市“辣招”

非本地居民、本地及外地公司在香港买楼,都需要支付15%的“买家印花税”;同时,如果买房之后三年内把房子出手,还需要支付一笔10%到20%不等额外的印花税。

如果一名非港籍人士在香港购买了一处价值1000万元的房产,随后又在半年内转手卖出,那么他就需要额外交纳总计35%、达350万元的税款。

澳门“新八招”

而就在香港新政发布后两天,澳门“关于转移不动产的印花税”法案于10月30日正式生效。“新八招”包括收紧买楼按揭,澳门居民购买楼价330万元以下的楼宇,按揭九成,非澳门居民则按揭七成;330万澳元至600万澳元楼宇,澳门居民可做七成按揭,非澳门居民六成;600万澳元至800万澳元楼宇,澳门居民按揭六成,非澳门居民则降至五成;800万澳元以上楼宇,澳门居民按五成,非澳门居民则四成。另外,征收印花税由住宅延伸至商铺及车位。非澳门居民购买物业,一律增加额外印花税10%。


 

观点

“印花税的推出令楼市交易成本大增,对买家入市构成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减低外地买家的置业需求,短期内香港房价必然会由涨转降。”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

“港澳两地的税收政策大多具备差异化,既能打击投机力量,又能维护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内地楼市调控政策应该向其学习。”

——上海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

□观察

“印花税”模式尚难以在内地复制

不可否认,港澳“印花税”新规定的出台给内地楼市调控的市场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当地透明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和相对完善的相关制度保障密切相关,内地可以借鉴,但难以简单复制。

业内人士说,关于楼市调控,内地并不缺乏相关税收手段,早有个调税和土地税两个税种。前者本应按照卖房所获净利润的20%来交,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按照交易总额的1%—2%的比例收取。土地税的推出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暴利,然而在2008年救市时暂停后就再未重启。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认为,市场化的调控方式在内地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比如,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有些中介机构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关系也不顺畅。从房地产交易规范程度来看,内地房地产交易在价格评估、成交价格申报、税率确定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法制规范程度方面,虽然内地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港澳相对完善、健全的法制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