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渣打:资金链紧绷 6家房企3个月内面临破产风险

证券日报2012/04/24 14:5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渣打银行调研报告显示,房地产企业破产的风险还在继续增加。渣打银行发现,中国房地产正处于“弱平衡”状态,短期内建设前景稳定,但是3个月之后有可能更趋疲软。绿城中国再次转让旗下置业公司股权回笼资金也折射出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隐忧。

对于房地产企业破产对楼市带来的影响,中国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有个别小房地产企业已经破产,但相对于总量4万多家而言,这些企业的倒下很难撼动房价

渣打银行的调研团队发现,对开发商说,融资环境虽日趋紧张,但并没有极度恶化。至于开发商的现金状况,24家称当地开发商很紧张或者担忧。少数几家表示非常担忧。但有6家认为,如果3个月内销售状况不改善,即将面临破产风险。

对房企破产的可能性,谢逸枫也认为,“中国中小房企破产危机的确存在。首先是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未全面放松,或者是全力支持中小房企。其次是限购和限贷政策的存在,市场购买力难释放。再次是中小房企的融资成本高和信贷困难,销售回款缓慢,导致资金越来越紧张。最后是大房企的价格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中小房企的大幅度下降影响到利润预期。”

至于房地产企业破产的增加,是否会促使其他房地产企业加快降价销售回笼资金的脚步,“中国4万多家房企,仅是几家小房企破产,很难撼动房价。而货币政策和房贷政策开始微调,地方政府也开始政策微调,即使出现小房企破产,中国整体房价不会实质下降到10%-20%,30%-50%更是不可能成行。”谢逸枫如是表示。

对这个问题,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则向记者分析道,从目前整体市场来看,依然存在继续降价的空间,调控政策依然执行力度很大,之前未降价项目可能会迎来一次补跌过程。

“市场方面,由于开发商的库存依然偏大,同时未来潜在供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整体房地产市场仍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需求受限的情况下,未来房价仍有下行空间,成交量短期内难有明显放大。”张大伟说。


 潘石屹:破产开发商多数是撑死的 不是饿死的 广州日报

针对近来出现的房地产开发商破产事件,昨日,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认为,历年来倒下的开发商绝大多数都不是饿死,而是“撑死的”。

谈“破产”没有盲目扩张的都“平安”

昨日举办的“2012中欧私人投资高峰论坛”上,针对目前接连出现的开发商破产现象,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表示:“有一批开发商要倒在黎明前,这是最不确定也是最确定的事情。”

潘石屹则认为,倒下开发商多数都是被“撑死的”,“我们做房地产业几十年,看到的死掉的开发商一批接一批,太多了。但死掉的开发商大多数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对此,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表示,在2009年、2010年,“4万亿计划”出台后,一些开发商开始猛开工猛扩张,现在来看,在那一时期没有盲目扩张的企业,现在都很平安。

谈政策 部分专家认为存不确定性

谈到房地产政策,专家们观点有所不同。陈淮表示,当前房地产政策不存在不确定性。

“政策非常确定,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就像警察会继续抓酒驾一样确定。”陈淮认为,目前很多人认为中国房地产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都是出于假定的前提,比如地方政府遇到了困难等等,“但这些前提假定是不存在的。别以为经济下滑能够讹诈住政府,因而放松政策。现在房地产市场久病,但所有症状没有一个是能让房地产市场致命的,这个市场就是要波动,就是要优胜劣汰。”

潘石屹则认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而政策更加不确定,更有随意性。任志强也认为,从目前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当GDP掉下来后,房地产政策还会不会坚持不动摇,仍存在着未知数。

潘石屹表示,长期来看,他对房地产市场很乐观,但未来5到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有很大波动。

任志强表示,随着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降,新开工数的减少,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恶化。他表示,土地价格越是下降越需要买房。“因为房价下一轮一定是高涨。我们的规律是,下降趋势就意味着下一轮的高涨,高涨意味着后面就是下降。”他甚至称一年半到两年之后,中国房价将会暴涨。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