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黄欣伟:围剿两房

评评谈谈才是ZHEN2017/04/05 10:32

一个时代的名词,背后都有一个背景故事;

一个时代的名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馊掉。

比如万元户,比如工资四位数,又比如两房一厅。

在住房紧张年代,“两房一厅”四个字,浓缩了意味深长——在普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上海,这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在婚恋市场,这四个字代表的是家境和爸爸;

在朋友圈里,这四个字代表的是被仰视的心安理得;

在陌生人前,这四个字代表“你是否具备和我对话的同等属性”。

之所以产生如上的不对等关系,是因为这四个字对应的上海普遍居住情况:煤卫合用甚至还不能告别马桶和炉子的绝大多数,能有煤气和卫生设备,何况还是独门独户独用的,对当时的大多数人群而言,是领先了两个身位。

房价

但,时过境迁,在高房价的上海,今天的两房一厅尽管依然可以代表一些什么,但相比当年的俾睨天下,程度已经下降了多个等级。

另一方面,从超前的判断而言,两房一厅这种产品在未来,至少在产品竞争中将走向边缘化,并最终成为“都有房子里面的弱势群体(产品)”,此言非耸听。

首先,小三房才是未来主流刚需人群的主流需求。

这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顺序:

一方面,上海高房价,封杀了女性做全职太太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上海系的上海,更多异地婚姻在上海落户;

两者累加的结果,就是上海买房的最刚需:婚房,在进入生育期这个人生环节后,势必遭遇孩子谁带的纠结→

(1)给父母带走,舍不得孩子,更舍不得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

(2)自己带,舍不得工作,更“被舍不得”的是房贷的压力

两者按照数学概念交集一下——某方父母进驻三口之家是折中方案,进入下一个纠结:

(1)两房可以挤一挤,但是祖孙辈之间的两两不方便:子女想要父母帮助的是体力照顾,生活习惯和早期教育还是不希望秉承长辈

(2)孩子会长大,卧室和书房的兼容模式,今天在小学阶段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何况室内还有一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房价

三代人在“后婚房时代”的同一屋檐下几成定局,而这个时间周期可能长达5-10年,于是未雨绸缪地避免三代(主要是成年两辈)之间的生活习惯不同、隐私注重等等,有各自房间是必须的,小一点倒是次要矛盾。

如今刚需和刚改产品中主流的小三房,或者说90㎡三房产品,之所以甚嚣尘上,一定程度上是迎合了一种【未来上海三代同堂的空间需要】。

历史总是相似的,历史也总是轮回:谁能想到我们斗争了很久才有的二人世界之自由,在上海高房价高物价高压力的三高之下,终于要回到父母的庇佑之下,成人的回家是无奈也是必然。

随着更多上海人的域外婚姻,或者更多异地恋在上海这个第三方城市驻扎下来,小三房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方式,更是家族生活方式。

其次,两房一厅产品被两种产品所围剿

好像还未有一种户型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但假设用这种方式来划分住宅置换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

单身状态→

二人世界(婚房)→

三口之家→

二人世界(孩子长大成人除外进入他自己的单身状态)→

养老(二人世界)居住状态。

房价

这是一个循环,但循环背后有两层含义:

(1) 循环是无奈的,但是三次出现的二人世界,对居住空间和要求发生了变化

(2) 二人世界是人一生中概率的人口数量阶段,但两房一厅的传统产品却不显得正合适。


理由很简单:

房价

(1)从单身到婚房,这个阶段是两房一厅最合适的阶段,但别忘记,这个时段是买房概率和能力最弱的财务年龄,所以彼时的尴尬在于:两房一厅正好,但两房一厅买不起。


(2)结婚之后生孩子,两房一厅马上就显得局促了,同一屋檐下三代同堂需要三房的周期在10-15年左右,这个时候是人买房、财务、欲望最丰盛的年龄,主观动能的折腾属性最强


(3)等到孩子大了,老人走了,小夫妻成了中年夫妻甚至老夫妻,这时候房子空了、人口少了、人气减了、打扫能力弱了,彼时两房一厅还真竞争不过一房两厅。

长期以来,我们在两房一厅产品设计上的粗放,导致了卫生间数量很多时间是被忽视的,于是“两房一厅一卫”的庞大供应余量,决定了无论在10-15年的三代同堂和进入暮年的“中老年二人世界”,一个卫生间是极大伤害了两房一厅的市场竞争力的。

再者,要说到大背景

宏观界面:

今天的高房价,且房价一路走高至今,换房成本是几何级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一步到位看起来酸爽,但用今天的单价锁定“多一间房”未来的溢价,咬咬牙如果能坚持一定是方案。

小三房设计,只要能做到空间功能的合理,卫生间有两个,势必其生命周期会大大延长,从刚需到刚改,从婚房到三口(甚至四口)之家的使用都可以基本满足,所以刚改一体化的合并同类项势在必行,如今上海市场上的小三房设计已经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人性化。

房价

从大而无当的40平方米客厅中,适度压缩换取多一个卫生间,或者卧室面积和功能的适度扩容,让每一个平方米的被使用指数提高,是高房价的上海房地产供给市场的正能量。

中观界面:

过去十多年,上海房地产在户型设计成长过程中,批量生产了大量的“客厅餐厅并一厅”和“主卫次卫并一卫”的非主要空间忽视。

这部分主要是公有住房时代的产物,他们今天尽管已经退出了主流市场,但是因为这些从年代上界定“老破小”,却因为时间优势而霸占了好地段,所以这些“地段好产品差(有学区)”的两房售价都不低,但居住体验都不行,但相对于早期商品房而言,他们的总价是有优势的,于是“总价高、地段好、功能差、无两卫”的两房,不仅面临着上下游的围剿,还有舒适型和蜗居型的围剿。

那种“有钱的看不上,没钱的买不起”之痛,总有一种牙痒痒像一万匹什么马在奔腾。

两房一厅,一个属于时代的橄榄型产品族群,终于将在财富分化的杠铃型上海消费群体中,成为过了保质期的饕餮,不舍得扔但也不敢吃。

投诉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房天下资讯>评评谈谈才是ZHEN>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