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关于未来房价走势的几点判断

网络2020/12/22 10:3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一是房价告别大涨,但仍将在高位徘徊。

从M2、人口、住房供求规模来看,房价都告别了大涨。特别是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很大,但中国依旧坚持“不刺激”“不大水漫灌”,今年M2同比增幅最高的月份也只有11.1%,远没有过去几轮房价上涨周期那么大。

不过,也不能认为房价会下跌。

首先,“稳房价”是长效机制目标,也是各地楼市调控的头等大事。当下,各地财政收支缺口大,对楼市的依赖很大,各地托底楼市的决心也很大。在经济转型完成之前,楼市高位平衡将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地价还在高位。据统计,百城楼面地价在2008年时只有814元/平方米,2009-2014年一直在1100-1500元/平方米徘徊,2015年开始明显上涨,2016-2018年上涨到2500元/平方米,2019年首次突破3000元/平方米,4年时间基本翻了一倍。当然,后期主要是由热点城市带动的。从2020年重点城市供地情况来看,很多城市取消了限地价政策,地价又开始上升了。

二是重点城市房价将继续上涨。

什么是重点城市?就是人口净流入,产业结构适应未来转型方向,与周边实现互联互通的城市。

人口净流入,意味着增量人口大,而流入的增量人口基本是年轻人口,买房动力大,负债承担能力强,对美好生活有强烈预期。

产业结构适应未来转型方向,就是指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这些产业附加值大,就业人口收入增长效应明显。

比如,深圳南山房价高,是因为科技园区就业人口推动的,腾讯、中兴、大疆等都在科技园区。与周围实现互联互通,意味着对外部资源的虹吸效应明显。

三是买房要关注成本了。

过去,房价大幅上涨,掩盖了房子的持有成本。大家不怎么关注物业、维修、折旧、租金能否冲抵月供、再交易成本等等。

未来,房价不再明显上涨了,但成本越来越高,比如月供、物业费、折旧。如果房价涨幅抵不过成本,持有房子就是负担,这类房子再出售时,不仅耗时较长,也卖不上价。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导购>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