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内蒙大兴安岭 林业岭棚户区改革驶入"快车道"

《瞭望》2014/04/01 00:0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按照规划,到2017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棚户区将彻底消失

“盼星星,盼月亮,三年盼不来棚改房。”参加内蒙古大兴安岭二期棚改的4235户居民没有想到,他们的棚改路会如此之难。

“一期棚改只用了一年时间,二期工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是库都尔林业局哈牙世德管护站居民徐殿芝的疑问,也是林区全体棚改居民的疑问。

房屋征拆困难、选址意见不一、地企衔接不畅……承载50万群众安居梦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异地棚改项目近年来走到了十字路口。

国有林区棚改到底该怎么搞?

通过探索,内蒙古自治区找到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地企协作、共同推进”的棚改新路,一度受阻的改造工程终于驶入“快车道”。目前,下批3.4万户棚改任务的建设用地、配套保障、建设规划、入户调查等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按照规划,到2017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棚户区将彻底消失。

“出山梦”遇到新难题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林场不再承担采伐任务,卫生所、学校相继撤并,居民生活极其不便,尽快迁出大山是内蒙古林区居民的梦想,但“二期棚改的速度却延缓了我们的出山梦”,徐殿芝说。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的国有林区,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为支援国家建设,这里一直坚持“边生产、边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林区职工的居住条件非常简陋,住宅主要以板夹泥房为主。

半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留下的“板夹泥”、“一面倾”房屋多达15.2万户,散布在十余万平方公里的深山老林之中,其中200万平方米住宅已成危房,棚改迫在眉睫。

从2008年5月开始,内蒙古森工集团以林场撤并、职工下山为载体,以各森工公司所在地为中心,着手启动林区棚改工作。同时,林区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较低,走出山林,走进城市,成为大部分林业职工的梦想。

为了让更多的林区人能够享受城市生活,方便林业职工就医、入学、转移安置就业、创业,增加财产性收入,内蒙古森工集团争取到国家棚改异地建设的试点项目,即把林业局的棚改户搬到牙克石市,采取政府代建、企业回购的方式建设。2009年,异地建设一期项目在牙克石市启动。短短一年内,4800多户群众告别“板夹泥”房屋,成功迁至牙克石市区,社会反响良好。

2010年起,沿用一期建设方式的二期棚改项目继续进行。然而3年过去了,项目却仍未完工,整个林区棚改计划也因此陷入困局。除迟迟未能住进新居的4235户二期棚改居民外,三期上万户棚改群众也受到影响。

“我们也想让林区百姓早日住进新房,但这不是几个人或一两个单位所能决定的。”牙克石市住建局住房办主任张鑫告诉记者,受到规划区域房屋征迁困难、换址建设意见难统一、基础设施配套价格难达一致等诸多因素影响,二期棚改项目进展始终不顺,导致战线越拖越长。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棚改较为特殊,其中涉及许多需要深入对接的问题。”当地一位基层干部表示,林区棚改启动后,自治区单独向森工集团下达任务、下拨资金,但建设方却是呼伦贝尔市及其所辖的牙克石市、海拉尔区等地方政府,所有问题必须在地企双方及棚改群众均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所以说,对接不畅是拖住林区异地棚改后腿的主因。”

“”重启“卡壳儿”工程

“我们究竟何时能住进温暖的新房?”2013年底,二期棚改群众的呼声传出了茫茫林海,传进了每位关注林区棚改干部、群众的心头。

2013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自治区财政1亿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地企协作、共同推进的原则,呼伦贝尔市、内蒙古森工集团联合组成安居领导小组和安居办,双方抽调精兵强将,地企领导挂帅出征,调动一切力量,对大兴安岭林区棚改工程最后的“硬骨头”展开“围歼”。

“老账加快还,新账不再欠!”呼伦贝尔市和森工集团明确向群众表态:“一定确保到2017年,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林业棚户区彻底消失,让50万林业职工、家属全部住上温暖、舒适的楼房!”

“帮林区做民心工程不能过多考虑地方利益,困境面前,地企间必须结下紧密的‘战略同盟’。”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罗志虎、市长张利平一个月内五赴森工集团,查问题,找难点,出举措,抓落实,地企各部门以诚相待,努力进行“”,“卡壳儿”多时的棚改项目终于重回正轨。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真是雪中送炭!”2013年12月25日,绰源森工公司林业职工温玉海领到了期盼已久的棚改楼钥匙。温玉海的妻子患有乳腺癌,常年在牙克石林业总医院住院治疗。往来奔波的艰辛和花费,让这个本就负担沉重的家庭“雪上加霜”。“这回分到棚改楼后,既可以更好地照顾妻子,又能减轻家里负担。”温玉海说。

“在确保水、电、暖、路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毕的情况下,已建成的1613户二期棚改楼在春节前全部分配到户。”牙克石市委书记张宝泉告诉记者,对于二期遗留的2622户居民,安居办在一对一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分新城、旧城两个区域安排。

“旧城建设地块已经落实,新城则采取50平方米以内,个人承担费用由每平方米700元降至300元的原则。一直到交房前,我们每月都会为居民发放200元的租房费用。”张宝泉说,如果一切顺利,这2622户居民将在2014年得到他们渴盼已久的新房。

对于仍有4.47万户棚改任务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来说,这只是个小数字。然而,这个小数字,却标志着工程浩大的林区棚改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这4235户,是问题的突出点,矛盾的激化点,解决这个问题,为我们今后的棚改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可以说是破冰之举。”森工集团的一位干部说。

地企“一条心”走出林区棚改新路

“棚改难,林区棚改更难。”盯了一段时间的林业棚户区改造,张利平感慨颇深,“林业棚户区异地迁建,难度要远远大于原址改造,城市的地价、容量、基础设施配套,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记者在当地安居办了解到,虽然国投资金、自治区补助资金、企业配套资金一直足额到位,但由于目标城市建设用地不足、城市承载力不够等原因,森工集团的部分棚改项目始终滞后于时间表。

“今年将开工建设3.4万户!”站在规划图前,内蒙古森工集团基建处综合棚改科科长李培林显得有些激动,“这一数字包括以前年度结转和2014年任务,可以说是老账新账一起算了。”

“为支持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呼伦贝尔市在相关文件中对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产权证办理、施工许可等方面均按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给予了巨大支持。”内蒙古森工集团方面表示,城市的高地价,是制约林区异地棚改的难题之一。在双方的沟通协调下,牙克石新区以每亩地15万元的优惠价格,将建设用地出让给森工集团,海拉尔新区配套完整的土地仅以每亩30万元转让,扎兰屯市新区以每亩26万元承担森工集团棚改任务。

“以牙克石为例,按正常测算,一亩地做完配套,也得50万元。这样的地价,可以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呼伦贝尔市政府副秘书长臧著强说。

“千难万难不能让棚改工程为难,为了林区棚改这样的民心工程,地方牺牲一些利益是值得的。”罗志虎表示,这种让利于民的“一体化”做法可以进一步消除地企间的界限,走出了林区棚改的新路子,对呼伦贝尔及大兴安岭林区的后续发展、合作影响深远。

几乎整整一个正月,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陈佰山和牙克石市副市长迟君德都“粘”在一起——他们两个人带领着一个入户调查组,在莫尔道嘎林业局逐家逐户地讲解棚改政策、征询棚改意愿。

“这是推进棚改最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做不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所以一定要耐心、细致、踏踏实实”,迟君德深有体会。

不仅仅是陈佰山和迟君德,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在积雪未融的林海深处,正活跃着地企双方共同组建的8个工作组。35名厅处级干部、65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挨家登记,以便了解每个棚改户想迁到什么地方,需要多大户型,需不需要分户,有没有特殊情况……他们背后,是一支由住建、规划、国土、设计等部门组成的千人团队,落实征拆地块、编制立项资料、办理前期手续、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在2017年之前,让林业职工全部迁入新居。

“待到春暖花开日,便是广厦竞起时。”不知何时起,棚改提速的顺口溜已在林海深处传开。看着日历盘,在林区生活了一辈子的甘河森工公司退休职工汪志贤喜上眉梢:“快开春了!好日子就在眼前,我们都等着呢!”(邹俭朴)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