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七夕的这些风俗你知道么?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8/08/16 14:3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穿针引线
七夕又称穿针节,这个说法来自于早的乞巧方式——穿针乞巧,始于汉朝流于后世。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这里描述的是,在七夕夜里,女子手执五色丝线与连续排列的九孔针,趁着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喜蛛应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这里是指姑娘们捕捉蜘蛛放在盒子里,到第二天早上,打开盒子,比较蛛网的疏密,蛛网细密的被认为是“巧”多的。

“投针验巧”是穿针的变体,在明清时盛行的一种习俗。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会在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拜织女”是属于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少则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人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吃巧果
“吃巧果”是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姑娘在节日时,用树的浆液兑水洗头发,传说可以年轻美丽,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染指甲是流传在中古戏班一代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以及贵州,广东两地已有此风。

揭露水
传说七夕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人们用脸盆接露水,抹在眼上手上,期望能够使人眼明手快。

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导购>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