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兰州新城关崛起 率先发展致力建设"首善之区"

兰州日报2010/11/03 16:0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部分内容,说明“十二五”的重中之重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兰州城关区作为甘肃省会、兰州的中心区,从以前的工业大区成功转型为商务核心区也不过十多年时间,路之曲折、事之困难历练出了百万城关人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特别是近3年时间里,兰州城关区通过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结合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再造兰州”的宏伟目标,城关区在创先争优活动进入关键阶段时,提出了要全力把城关建成全市乃至全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特色旅游休闲中心,建成经济最发达、就业最充分、保障最完善、环境最宜居、社会最安全、教育最优化、文化最繁荣的“一核心四中心七城区”的五年奋斗目标,努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六个方面”率先走在兰州市乃至甘肃省前列。

近年来,城关区通过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工作创新年”、“行政效能建设年”以及“创先争优”等活动,在全区已经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一种追求卓越的良好作风,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虚拟养老院、爱心集结号志愿者网站、“三师一建”活动、充分就业城区建设等一批工作品牌已经成为城关的形象名片。“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建设‘首善之区’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始终坚持的工作标准,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心态,始终树立争的信念,要敢于争先,追求卓越,发挥我们的潜能,各项工作往前赶,总体水平争一流,努力创造更多优质工程和精品业绩。”市委常委、城关区委书记金祥明说,当前城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1355”总体发展思路,围绕区委、区政府“高举一面旗帜,打好五场硬仗,大幅提升六个水平”的工作布局,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使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平稳、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呈现了“成效显著、实绩突出、富有亮点、各方肯定”的明显特征。我们有信心翘首期待:城关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将在“聚变”中展翅腾飞!


“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一直梦想着自己能住上楼房,如今美梦成真了。”10月10日上午,在城关区刘家滩城中村改造二期安置工程奠基仪式现场,刘家滩村民宣成林兴奋地说。10月10日,城关区雁北街道刘家滩村“城中村”改造二期安置工程,在刘家滩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据悉,刘家滩城中村改造二期工程总投资约9亿元,规划总面积达164.69亩,建设安置房35万平方米。刘家滩村地处雁滩东部,现有村民1076户3082人,集体土地1040亩。作为市、区两级政府确定的城中村改造试点工程,刘家滩城中村改造分两期进行,首期工程占地14.7亩,规划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建成安置房360套,首期工程自2009年动土建设,预计本月底可完成主体封顶,明年6月可正式交付使用。小区建成后包含17栋住宅楼和1栋商务酒店,住宅楼可容纳数千人居住,户型从40平方米到150平方米不等。小区贯穿以绿化为主体的户外空间特征,整个小区设有网球、篮球场等,分别建设幼儿园、社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银行、超市、餐厅等基础服务设施,完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其实,刘家滩项目的形式在城关区的项目攻坚战中,只是一个还谈不上大规模的项目。近来,无论是伏龙坪的头营村,还是青白石的白道坪;无论是黄河北岸的庙滩子,还是南山过境公路的每一个项目段,整个城关区的项目建设进入了“冬天的阳光城”——项目建设搅热了城关。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凝聚发展合力的保障工程,城关区在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全力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中之中,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积极“谋划争取一批、包装推介一批、洽谈签约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项目,全力抓好以庙滩子整体改造、恒大九州生态园等5个投资超过百亿元,大连万达广场、武都路中央商务区等5个投资超过50亿元,甘肃财富中心、重离子治疗中心等10个投资超过10亿元,兰山山地生态园、九州主食厨房配送园区等50多个投资超过1亿元,总投资额达1500亿元的“5515”重点项目工程。

年初,城关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2个,总投资约870亿元。为让重大项目更快落地或建设,区委区政府根据这个总体目标,选择44项作为“3383”打硬仗项目,在黄河北推进庙滩子改造、会展中心建筑群等3个100亿元项目,在黄河南实施中央商务区改造、大连万达商业广场等3个50亿元项目,在南北两岸建设重离子治疗中心、范家湾城中村改造等8个10亿元项目,以及南砖瓦窑改造等30个亿元项目。

经过全区多方位引资和跟踪服务,打硬仗建设项目在半年内全面提速,由“3383”项目提升至“4494”项目,新增九州生态园等13个项目,引资总额预计超过了180亿元。到今年8月底,全区打硬仗建设项目再次升级,由“4494”项目提升至“5515”项目,新增东方红广场改造等13个项目,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190亿元。据城关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徐尚君介绍,截至目前,全区论证储备、包装推介、洽谈签约、开工建设的项目达180多项,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项目数及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目前全区引资到位资金近30亿元。特别是1—9月份全区共招商引资86个项目,总投资257.49亿元,到位资金40.72亿元,分别占市上计划30亿元、区上计划50亿元的135.73%、81.44%。2010年新签项目69项,总投资170.13亿元,到位资金24.20亿元。


“在此次项目攻坚百日会战中,城关区将全力实行区级领导重大项目包干、部门领导牵头和专人联络等机制,集中调动多方力量服务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庙滩子地区整体改造、武都路中心商务区提升改造、东方红广场改造和重离子项目、10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等70个在建、洽谈包装以及签约项目的进度。”城关区委副书记、城关区创先争优领导小组组长韩玉金对记者说,9月,除了头营村规划建设项目奠基开建外,令各界关注的重离子项目也将全面建设,目前200亩项目用地已经完成,拆迁工作正在加紧进行,107亩招拍挂用地已公告,预计9月底前可以交地。同时投资百亿元的东方红广场改造正在完善方案;投资50亿元中央商务区提升改造方案正在论证;建设周期为三年的万达广场正在进行土地招拍挂;投资50亿元的徐家湾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据了解,在此次项目攻坚百日会战期间,城关区项目建设除了确保“5515”项目70%以上开工建设外,还将在洽谈项目抓落地上下功夫,继续加大签约项目的协调力度和承包制度,争取正佳集团张苏滩商业文化广场等20个洽谈项目落地。在续建项目抓服务上下功夫,继续强化对甘肃飞天文化产业大厦、东部国际永新商贸城等18个续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项目加快建设;对财富中心建设等16个还未开工的续建项目,加大项目前期推进力度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在储备项目抓凝练上下功夫,抽调人力研究国家投资重点和产业导向,紧扣国办47条《意见》的支持重点,做好项目凝练文章,论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再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城关速度”:如九州生态园项目从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此外,还将调动拆迁人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发扬“5+2”和“白+黑”的打硬仗作风,在百日内完成50余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为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创先争优活动是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工程。对于基层组织来说,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社会稳定、服务基层群众是当前服务人民群众的三大主要任务,城关区各街道党工委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做好“三大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做好“三大服务”中创先争优。

广武门街道民勤街社区有40名困难居民,由于家庭困难,大都无力顾及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在今年中秋节来临之际,社区本着“关爱健康,服务居民”的宗旨,联合辖区玛丽亚医院,对40名困难居民进行了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张春娟是民勤街社区的单亲母亲,长期租房居住,与丈夫离异、身患癌症、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异常困难。社区党支部了解情况后,不仅为张春娟办理了生活保障,还为她办理了廉租房申请。“在‘百家单位认领帮扶对象’活动中,我们辖区的10余家单位已经签订了帮扶协议。”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丽蓉对记者说,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社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更强了、能力更高了、形象更佳了。

“酒泉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民办实事,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拿我们申请低保的事儿说吧,社区和街道人员不辞辛劳,多次上门详细了解申请人员情况,前后仅月余就给我们办了低保。”提起阳光低保快速办理的事,杨家园社区张玉琴对街道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在创优争先活动中,街道通过实施“诚信阳光低保”和“入百院进万户”调查了解活动,将辖区696户1397人纳入低保,为86户住房困难居民申请了廉租房,为困难户和三无人员发放医疗补助金,解决就业再就业人员累计483名……


为使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城关区把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作为突破点,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改变了124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未达标局面,无论资金投入规模还是建设速度,在城关区基层阵地建设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被称为是必须支出的富有远见的“执政成本”。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是服务群众。城关区在此次活动中,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的实践,并与社会事业发展提速共同推进:低保增数提档,目前各街道已有25483人享受了城市低保,月发放保障金达到了460多元,发放临时生活补贴141万元;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了核查,进一步完善救助保障。“城关区在已建成的虚拟养老院的基础上,推出的‘虚拟养老工程’,最终使全区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城关区民政局局长邓海燕说,实施这项工程,就是在今后每年提供扶持经费1000万元,为全区老年人兴办7大养老工程,以及开展15项助老行动。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各街道均已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救助体系,努力打造民生保障最充分城区;廉租房建设顺利,目前已完成伏龙坪店子街村、范家湾廉租房项目43亩地的征地拆迁,待其他手续办妥后就可开建,九州中心花园102套保障性住房项目,各级配套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估计年底可全面建成;就业服务体系运转舒畅,24个街道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再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及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制度,争取多渠道安置就业,确保全年安置就业21100人,以争创就业最充分城区等。

服务无止境。如何才能不断地创新服务?从今年5月以来,城区主干道十字除了交警指挥车辆通行外,各个路口还多了几位佩戴黄色袖圈的人,手举小红旗吹着哨子指挥行人车辆过马路,这正是城关区招聘的交通协警和协管员。通过公开报名、闭卷笔试、分组面试、集中体检、逐个政审、封闭训练6个环节,选拔了100名交通协警和114名文明交通协管员,并于5月14日专门举行了正式上岗仪式,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交警执勤,疏导道路交通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为市民和车辆畅通出行指航引路。这就是城关区“七百工程”的一部分。

今年上半年,全面落实中央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城关区不断加大对社会管理经费的投入,先后投入1500万元实施“七百工程”:招聘100名交通协警、114名文明劝导员、194名社区楼院长、162名城管协管员、137名视频监控员、配备185名校园保安、100辆流动接警巡逻车,强化基层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建设和谐城关营造了良好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称赞和认可。“这两年城关区环境变化让人不敢相信,干净整洁的街道,明亮平整的小巷,以前满街的小广告如今越来越少了,街边也没有了乱摆摊现象……”

10月24日,在南关散步的老兰州刘开林对记者说,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政府大力整治的艰辛,更是每天上街巡查的城管执法人员和数千名环卫部门工作人员的成绩。据悉,今年以来,城关区结合机械化清扫、洒水车冲洗、人工保洁、市容监察巡回执法“四合一”的操作新模式,着重加强了早中晚三个高峰期的保洁力量。城区主次干道大扫要求每天在早7时前结束,保洁时间从7时开始;小街巷每天7时和13时前按要求完成两次大扫,保洁时间从7时开始,其中机械化清扫率达32%,“六净五无”作业标准合格率达98%。同时,结合节日时间合理调配环卫作业力量,延长保洁时间一律至晚22时。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城关区的民生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特别是今年以来,城关区坚持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全力实施民生改善硬仗,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0月26日,记者在城关区教育局采访时,党委书记牛田一向记者介绍,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城关区已投入资金1亿元,全力推进“校安工程”,实施了27所学校教学楼加固和五里铺小学等6所小学、幼儿园校舍新建工程。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通过深入推进就业再就业“1112”行动计划,在全省率先实施“零盲点、全覆盖”、“创业示范性城区”、“充分就业城区”创建和“城乡就业一体化”等工程,实现就业再就业1586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9%,发放小额贷款3755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61人。


在创先争优中造福群众,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如今成了城关区创先争优活动的真实写照。

“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统领工程。”城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城关区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副组长陶明贵对记者说,今年以来,城关区在全区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党建“六个一”工程建设活动中,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核心,以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为关键,进一步明确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推动和促进了新时期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去年广武门街道的各项工作综合下来落到了全区的后面。这次新班子调整后只有半年时间,但我们有信心赶到全区的前面。”刚从拱星墩街道调整过来的广武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刘伟对记者说,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街道首先从党员干部的心理状态入手,通过深入开展建机制、建支撑、建平台、建窗口、建示范、促整合“五建一促”活动,使党员干部有了创业干事的信心,使辖区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使辖区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广武门街道辖区生活困难党员管金凤现在已经是兰州兴吉力商贸有限公司的党建指导员,像她一样,在广武门街道已经有5名党员成了辖区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五泉小学党支部在全校确定了以“责任教育”、“读书工程”、“四争四创”等六个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城关区文化广播局是全区实施“文化活区”的主力军,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该局突出“为群众服务”的主题,大力实施“32211”工程,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邀请专家开研讨会,派业务骨干走出去学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达到了创先争优的活动目的。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城关区委在深入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活动载体,以“五项教育”、“党员责任区”、“党员模范岗”、“党员奉献日”、“五个一”学习活动、“六个一”工程为有力抓手,确保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党员责任区”活动,即: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建立以党员工作责任区、党员生活责任区、党员学习责任区、社会生活责任区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式党员责任区工作网络,真正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深深扎根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做到无论走到哪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党员的形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的先进意识就带到哪里、影响到哪里;“党员模范岗”活动,即:围绕“关键在示范,作用在岗位”的主题,深入开展以比学习,看谁党员意识强、思想素质好,比工作,看谁干劲大、工作效率高,比创新,看谁破解难题多、工作有特色,比奉献,看谁工作业绩优、群众满意度佳,比廉洁,看谁政风作风好,自律意识强为主要内容的互补互学“五比五看”活动,使每个党员都成为“业务工作的一块牌子、思想工作的一面旗帜、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党员奉献日”活动,即:突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奉献社会”的主题,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岗位奉献、便民服务、环境治理等群体性和个体化公益活动,在全社会营造遵守党纪法规、维护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仪、恪守公正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五个一”学习活动,即: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体学习要求,在全区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每周讨论一个主题、每月阅读一本好书、每季听取一次讲座、每半年举办一场论坛、每年撰写一篇以上调研报告”为内容的学习活动,为加快“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储备和智力支持;党建“六个一”工程,即:在全区组织实施以配强一名党组织书记、建设一个坚强的组织网络、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党建规划、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体系、明确一个任务目标、搭建一个党组织和党员展示才华的平台为内容的党建系列工程,不断推动和促进新时期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项目聚变式地发展,城关区将在三五年内新增12处具有兰州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新增7个体现发展前沿水平的城市综合体,新增5-7家聚集现代服务新业态的五星级酒店。”金祥明在展望未来五年城关的发展时,踌躇满志地说,从现在起城关区真正成了全市乃至全省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形象,今后、必将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爆发点、城市形象的展示区和地标性建筑的聚集地,成为我省最有经济实力、最有发展后劲、最有增长潜能的首善之区。

推荐阅读:

兰州城关区民政局向社会征集8条新建大道名称

兰州城关积极推进大项目落地 实现"无震荡"拆迁

城关区将开发100平方公里土地 拟10年再造兰州

兰州市城关区委书记: 大手笔拓展空间再造新城关

兰州市长:一线办公倒排时间促大项目如期推进

兰州市高新区已供地项目年内将全部落地建设

<<<更多地产资讯<<<到论坛聊聊<<<兰州楼盘一览<<<热点专题<<<回到首页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