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京沪高铁昆山南站优化到位 京沪“高姐”是怎样炼成的?(组图)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1/06/16 15:0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京沪高铁开通在即,为提前做好相关对接工作,优化京沪高铁昆山南站公交、出租车配套服务,方便市民出行,日前,昆山市交通部门已提前将高铁昆山南站公交、出租车配套方案落实到位。

公交线路优化方面:一是增加昆山南站始发与途经线路。保留昆山南站西广场5条公交线(始发3条、途经2条);取消东广场公交车道,将东广场现有5条线路作为途经线路调整至西广场发车区线路。同时,待人民南路改造完成后,将其中的2路、11路、29路公交线路始发站调整至昆山南站,使昆山南站始发公交线路从目前的3条增加到6条。二是延长服务时间并加密班次。根据京沪高铁营运时刻表及时调整优化公交线路营运时间,将适时延长公交首末班时间,同时加密班次,以此满足市民换乘需求。三是全新置换公交乘车指示牌。对所有高铁昆山南站方向的公交线路乘车指示牌全部更换,制作清晰、明了乘车指示牌,方便乘客乘车。

出租车配套方面:一是规范出租车出入秩序。针对目前昆山南站出租车地下通道尚未开通现状,为确保出租车出入昆山南站安全有序,将实施出租车候车区一跨,实行站南三路站南路站东二路的顺时针交通组织。二是强化智能调度运客。针对高铁昆山南站夜间21:30时以后出租车到位率相对较低、客流分流相对较缓慢的情况,决定从6月15日起,将通过出租车GPS监控平台,根据高铁时刻表,提前15向所有出租车发布调度指示信息,引导出租车及时有序疏运到站旅客。三是加强出租车临时停靠管理。制定临时出租车停靠区域指示牌,引导乘客便捷乘车。

 

 

 

 

 

 

 

 

 

 


京沪高铁即将开通,除了公交站忙着做调整准备,京沪“高姐”也忙得不行。

训练场上,他们踏实认真,一丝不苟

年龄18-22岁,身高1.68-1.72米之间,学历大专以上,形象好、气质佳,京沪高铁乘务员选拔堪比选空姐。

京沪高铁开通在即,北京段乘务员培训已进入最后阶段。6月11日,晨报记者在位于丰台南苑的某部队里,见到了最后一批全封闭军训的乘务员。

准入条件苛刻 面试三轮以上

6月初,京沪高铁车队正式命名。乘务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高姐”。

据京沪高铁车队总支书记杨雅宽介绍,京沪高铁乘务员队伍418人,绝大多数为美女,还有“稀缺”的20多个帅小伙儿。这其中一部分人是从北京客运段5000多名职工中,按照年龄、身高、学历和外在形象的要求选拔出来的,其他外招人员都是去各个学校“海选”出来的。

高铁乘务员有很严格的“准入条件”。首先年龄不能超过28岁,“这批乘务员年龄基本上在18岁至22岁之间,年龄稍微大一些的,都是骨干、车长,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学历大专以上,有一部分学的就是航空服务专业,身高要求1.65米至1.70米之间。实际上,这批乘务员的身高都在1.68米至1.72米。而男乘务员身高要求1.85米。

此外,对体重也有要求,无论多高,不能超过60公斤。

有了准入条件,还需要经过三轮以上的面试,面试内容包括形象,沟通能力和文化修养等。“一点也不亚于空姐选拔。”杨雅宽说。

 

 

 

 

 

 

 

 

 

 


镜头面前,他们举止优雅,技能娴熟。

进驻部队训练 新制服尚保密

3月10日,京沪高铁乘务员在石家庄铁道运校开始首期培训,为期一个月,主要是抽调来的业务骨干——车长、老职工,培训课程包括服务礼仪、规章制度、化妆以及380动车组车辆设备。

此前,这些乘务员都没上过380动车组。

培训重点是对车辆设备和运输线路进行熟悉。对于这些老乘务员来说,京沪高铁是全新课题,因为京津城际运营时间只有半个,而京沪高铁最短5个;京津城际短编组,定员500多人,京沪高铁16辆长编组,定员1000多人。乘务员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新招来的。“超过1/3从没上过动车。”

4月10日,第二期培训在八一军体大队进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上午是文化课,包括列车时刻、京沪高铁地理知识和文化理念及沿线各站情况、英语接待用语等。比如中文课包括京沪高铁列车知识、沿途24个站点介绍等,每个站点的介绍文字约六七百字,要求乘务员能熟悉背诵,还能临场发挥。下午则是军训和形体训练等。“以前的乘务员培训都是请教官进单位和学校,京沪高铁是首次进驻部队训练。”

目前,乘务队穿的还是铁路统一制服,浅蓝衬衣,深蓝裤子。据悉,京沪高铁专属制服也是深蓝色的套裙,还处于“保密”,待正式开通才能亮相。

 

 

 

 

 

 

 

 

 

 


业余时间,她们青春洋溢,笑颜如花。

往返10余

乘务员站立全程

5月20日,乘务队进驻南苑某部队,进行全军事化管理,作息时间与部队战士完全一样。杨雅宽说,这次培训一是为了巩固,二是为了锻炼乘务员吃苦。

乘务队里,大部分都是85后甚至90后,独生子女吃苦的能力差一些,而京沪高铁往返10多个,列车上只有一个车长办公席位,乘务员没有座位。

下午,乘务队会有半天休息时间,杨雅宽“怕孩子们闲下来该想家了,”琢磨一上午,决定搞一个羽毛球、踢毽子比赛,奖品是外面买来的牙膏、香皂等日用品和若干棒棒糖。尽管一上午的训练已经比较辛苦了,但姑娘们还是从宿舍里走出来,尽情狂欢。脱去制服,换上便装,更像是一群青春洋溢的女大学生。

■人物特写

期待正式服务的那天

乘务员 郝天琦

队里的乘务员,今年刚18岁,乘务队列队训练时,记者一眼就看到了她,笑得很灿烂。

郝天琦是哈尔滨铁建工程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乘务专业。当时,北京客运段去学校招生,80人里面就招上来两个。

4月8日,郝天琦来到北京,开始在客运段职教科学习列车安全设备设施和客运规章、英语及形象礼仪。在家中,她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初来北京,妈妈还陪她住了半个月。

早上5:30起床,6:10集合,跑步、集训、站军姿;中午学习文化课,京沪高铁中英文知识,下午军训。尽管有些枯燥,郝天琦还是觉得很充实,“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把动作做到位。”

5月中旬,郝天琦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京沪高铁,虽然只是试验车,也没有正式制服,但还是让她很兴奋。“没有旅客,只有领导。我特别期待正式服务旅客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文化课上,他们聚精会神,悉心求教。

课间劳动,他们积极参与,吃苦耐劳。

老早就渴望加入团队

车队“老人儿”孙瑶

孙瑶算是车队里的“老人儿”了,2007年,她从部队转业进入北京客运段,在北京-宁波东的Z9上担任乘务员,后来又先后在Z21、D51、D41上工作过,这些列车都是在京沪线上。

2010年,孙瑶成为京津城际列车上的一名车长。进入京沪高铁车队后,她又成为了众多同事们的“小先生”,教大家形体和礼仪。“欢迎乘车。”在操场上,她一遍一遍地教大家迎接旅客的基本礼仪姿势和问候语。“刚开始,大家的动作死板,面部没有表情。大家同时做一个动作,就跟机器人一样。”孙瑶说,礼仪培训分为若干小组,每个组都很努力。“大家都很认真,十多天后,就都有了优雅的感觉。”

据介绍,普通动车人员配备是1长2员,而京沪高铁人员配备为1长4员。进站迎接旅客、始发提示、禁烟宣传、安全提示,以及列车发生故障后的应急疏散,这些都是乘务员的工作内容。

尽管已经是个“老兵”,但能在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上服务旅客,孙瑶还是感到非常幸运。“老早就渴望加入这个团队,现在京沪高铁马上要开了,我既高兴又紧张。”(记者 陈琳/文 王巍/摄)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