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李嘉诚抛售大量资产引猜疑 或预示香港楼市见顶

腾讯财经2013/09/12 08:4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一个多月以来,亚洲首富、有“超人”美誉的李嘉诚连续在香港和内地抛售大量资产的举动引起外界猜疑:李嘉诚此举是否意味其正大举从内地、香港乃至整个亚洲市场撤资?

证券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香港资深财经分析人士,他们大多认为,所谓“超人”撤资说属无稽之谈,因为李嘉诚作为生意人,无论是减持物业还是“重心西移”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从李嘉诚的资本转移路径来看,投资者应当可以从中把握投资脉络和节奏,尤其是对香港楼市可能出现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影响要有所警觉。

抛售物业或因看淡楼市

公开资料显示,仅在过去一个多月里,李超人先后出售的资产就包括:香港百佳超级市场、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等。业内人士估算,如果上述交易全部完成,估计将可套现400多亿港元。

“从套现的情况看,李嘉诚这次的举动确实不小。”人称“曾Sir”的香港知名独立财经评论员曾志英分析说,“不过,我们也不必像个别媒体那么大惊小怪,虽然套现的金额不小,但与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的资产总规模相比,占比可谓微乎其微。毕竟,李嘉诚是个聪明的生意人,他在这些投资项目上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现在落袋为安,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

曾志英认为,现在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地产,其价格都高得令人咋舌,对于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这样的大型开发商而言,这是套现的绝佳时机。“另外,内地和香港的土地拍卖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内地在近期更是‘地王’接二连三涌现,这必然增加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影响开发商入市建设新项目的欲望。长实由年初至今,几乎没有拍得任何一块香港地皮,从这一情况可见,实际上,李嘉诚可能认为香港楼市已经到了见顶的时候了,因此他更有理由现在抛售固定资产来套现。”

据悉,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微博)日前在获悉融创拿下北京新“地王”后,在微博上点评说:“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香港汇讯证券行政总裁沈振盈也认同香港和内地楼市见顶令李嘉诚萌生去意的看法。“其实,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亚洲首富,必然有其独到的投资眼光。在以往历次资本市场有大风暴来临之际,李嘉诚都会有出售资产的举动。他近期抛售资产,就像是种庄稼成熟了就要收割,资产价格到了高点就要套现。”沈振盈特别指出,“多年前李嘉诚抛售资产是为了帮补和黄,是因为当时和黄收购欧洲电信业务,资金压力大;但现在,‘长和系’没有任何资金压力的情况下,李嘉诚又在抛售资产,这是发出一个明显的看淡后市的信号。”

重心西移更显高招

“超人”李嘉诚一方面在内地和香港抛售资产,另一方面也在加快在欧洲市场收购资产的步伐。沈振盈认为,李嘉诚从亚洲市场抽身后转投欧洲市场,主投公用事业板块,这个大方向是对的。

香港著名财经专家、灵狮控股董事总经理蔺常念表示,目前全球仍处于低息环境之中,“长和系”在这个时机抄底欧洲公用事业板块,估计其成本也比较便宜,“特别是随着欧洲经济逐步复苏,抄底公用事业行业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一行业的投资回报稳定,通常都在10%以上。由此可见,李嘉诚的生意经念得实在是高”!

李嘉诚将投资重心西移会给“长和系”相关个股带来什么影响?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楼市采取撤出战略,以地产开发为主业的长江实业的股价吸引力可能会下降,而以港口、基建和公用事业为主业的和记黄埔的投资价值将凸显。

香港耀才证券市场事务总监郭思治表示,“‘长和系’发展至今,已经形成非常庞大的规模,业务涵盖地产、零售、航运、贸易、能源等多个领域,以香港弹丸之地是容不下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的。所以,李嘉诚套现部分资产转向欧洲市场,有利于‘长和系’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沈振盈也表示,香港楼市见顶已是市场的共识,另外,在高楼价和高通胀的情况下,目前香港社会但凡涉及民生的行业,比如地产、零售业都会处处受到牵制,而这也正是目前“长和系”所涉及的两大主要行业领域。他指出,“特区政府对高楼价的调控决心很大,包括‘双辣招’在内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措施,让地产商的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香港楼市调控的深入,长实等香港大型地产商的预期将下降,而偏重于基建和公用事业的和黄、长江基建的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将近三个月过去了,正渐渐淡出新闻视野的默多克与邓文迪离婚案又爆出新料:根据中介公司的消息,美国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已经以2970万美元的价格,将他的豪华游艇“Rosehearty”号挂牌出售。

据说“Rosehearty”是邓文迪的挚爱,因而很多人猜测默多克出售游艇是因为“情已逝,旧物难免伤情”。对此,《中国之声》援引知情人士的分析称,“财富修为已炉火纯青的默多克卖船,无关风月,只见利益:一,经济形势下滑,默多克不再看好游艇投资;二,传媒集团如今四面楚歌,年事已高的默多克早就忙的焦头烂额,没闲钱养一艘用不着的游艇;三,邓文迪新聘美国三大知名大律师向默多克争利益,游艇,邓文迪志在必得,一卖了之,看你还争什么争”。

原来,这位老人也了解汉语中那句新生代名言:别谈感情,太伤钱。

在地球另一面,与新闻大王同样,并先于默多克开始抛售旗下资产的,还有地产泰斗李嘉诚。

过去的一周,北京、南京、上海相继出现单价总价各种地王名头,各路房企为争得地块开发权拼力角逐,引得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几乎在新鸿基夺得上海徐家汇中心地块的同时,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的员工却在加班加点,准备把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卖掉,售价60亿元人民币以上。此前,李嘉诚已相继出售内地百佳超市和广州西城都荟商业地产。这一系列举动还引来了地产龙头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关注,他在微博上评价到:“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本来,领袖级商人和企业的行为就往往容易被市场过分关注和解读,何况,这是人都关注的房地产领域的消息,外加“地产泰斗”、“地产龙头”这些名头,足见这一新闻的眼球吸引力与传播效果。因而,李嘉诚部下、长江实业董事郭子威马上在北京澄清:“公司出于稳健的投资考虑,只是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今天卖出去,明天价格合适还可能再买回来。”

笔者认为这一解释很无力:统计数据和市场各方预判明明都指向未来房价将继续上涨,明天的价格能比今天卖出去的更“合适”吗?难道,这一澄清背后的潜台词是:作为地产泰斗,他对国内未来房价走势预判是与大众相反的?

不过,郭子威的进一步解释应该更合理和更有说服力:“国内外的投资机会我们同样都在关注,只是目前到欧洲投资的机会更多。相比之下,国内竞争十分激烈,而国外还没那么充分。而从未来的投资看,欧洲的机会更多。”

这一说法可以找到数据支持。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2010年以来,长和系在中国内地以外完成的10笔收购中,绝大部分集中在欧洲。2010年时,和黄欧洲业务只占和黄集团盈利比重的19%,到了2012年,这一数据已经上升到了34%。

显然,与默多克冷静处理曾经带有感情烙印的资产截然不同,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是从中西方投资回报角度做出的重大选择,在他看来,内地项目竞争者趋之若鹜,投资空间已经不大,这一机会成本显然不及欧洲项目投资回报的可预期,舍小取大,再正常不过了。奇怪的是,这么简单的现象和道理,难道地产商们视而不见?地产项目开发背后究竟有多大的利益,是李嘉诚看不到而能驱使他们不惜重金去抢“地王”帽子呢?

(中国经济网)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