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专家学者和市民热议 大广海湾承载着"江门梦"

江门日报2013/06/26 09:3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6月21日,“广东智库论坛”走进江门,聚焦我市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该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战略联盟创办,已举办了10多场。此次移师我市举办的论坛共邀请了来自省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五邑大学等省内科研院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论坛分专家论坛及公众论坛两部分,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公众论坛上,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教授贾良文、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和市委政研室原主任李超奇等4位省市专家与我市400多名各界人士一起,就省长朱小丹对大广海湾新区提出的“四个定位(珠三角实现九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珠三角辐射大粤西的枢纽型节点、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基地)”以及我市海洋强市的建设进行了探讨。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认为海洋为江门积累了区位、人文、资源、环境等巨大的优势,是江门当前的实际、今后的特色、未来的潜力,而作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舞台,大广海湾新区承载着江门再次崛起的梦想。

关键词 突破瓶颈

发展海洋经济时机成熟了

市民:江门的海洋资源占全省海洋资源的1/6,但江门的海洋经济产值却只占全省的1/40,导致江门发展海洋经济落后的症结或者说瓶颈在哪里,如何突破?

向晓梅:江门的海洋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可是自然资源没能转化为经济资源,或者说这种转化的成效比较低,表现出来的状况,就是海洋产业的水平不高,海洋渔业、临港制造业、物流业等,都处于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期阶段。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前30年,江门一直在发展陆地经济,努力承接珠三角其它先进地区的产业,因此江门靠近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区域就发展比较快,沿海地区如台山等,就发展比较慢,基础设施不完善,对海洋经济的投入也不大。

但是,现在发展海洋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城市发展的陆地资源,如土地等,已经开始出现瓶颈,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突破这种瓶颈,这也是一种政策导向。然而,发展海洋经济投入周期长,资金量大,任何一个填海区或者岛屿的开发,都具有“海洋城市”的理念,需要大资金。问题是,资金从哪里来?

因此,需要考虑的是,大广海湾新区的开发建设,能否引来资金?另外,要逐步培育科技人才,涵养科技资源,利用好一些政策,才能发展海洋经济。总之,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期,政府的介入非常必要。

推荐阅读:


 

关键词 四个定位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

市民:江门如何实现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以及省长朱小丹提出的“四个定位”?

贾良文:江门建设大广海湾区的蓝图已经绘好,今后可在国内外招标,完善发展海洋经济所需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比如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等。就拿港口来说,目前江门的银洲湖区域内的崖门出海航道吨级只有5000吨,今后要好好考虑把崖门的出海航道提高到3万吨或者5万吨级;同时在恩平的镇海湾也要提升船舶通行能力。

在产业方面,江门要考虑如何加大跟粤港澳的合作力度,如在滨海旅游业和港口物流业方面,江门可以考虑跟香港合作,因为香港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有足够的资金,香港还是国际物流中心。另外,江门也可考虑把海岛开发作为与别的地区产业合作的切入点。

李超奇:要把大广海湾新区作为珠三角实现“九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珠三角辐射大粤西的枢纽型节点、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基地,要求江门的经济总量、规模要大,水平要高,江门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一些政策等,比如发展自由贸易区,江门要积极构想,建设综合型加工贸易保税区,发展国际旅游,离岛商品实行免税等。

关键词 产业路径

要错位发展海洋经济

市民:江门要实现朱小丹省长提出的“四个定位”,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江门发展海洋经济,应该要选择一条怎样的路径?

向晓梅:要发展海洋经济,首先就得依托港口经济,然而,江门发展港口经济,最终必须升华为海洋经济,形成一系列的产业群,因为单纯说港口,江门可能连湛江都比不过。

江门要与别的城市错位发展,发掘海洋经济领域的产业空白,突破那种“大钢铁”、“大石化”的模式,因为无论是钢铁产业还是石化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比较大。江门要发展新能源产业,比如临港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等,这些符合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带动经济增量,也可以处理好产业发展跟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贾良文:高端滨海旅游业、中小型船舶制造业、游艇制造业和航空产业(飞机坐垫)等,都是江门可以考虑发展产业,这些产业,比较符合江门的特点。在港口的发展上,江门也要发挥自身特色,发展中转服务和江海联运。因为在国际原材料和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现在提发展“大港口”、“大石化”已经不切合实际。

李超奇:江门今后要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现在江门的海洋产业分布,近海或者说临海制造业的比重比较高,但是真正利用海洋资源来进行生产的产业不多。

关键词 体制机制

解决好行政区划问题

市民:如何创新江门与台山的税收、财政体制机制等,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管理,调动江门市直对发展海洋经济的积极性?

李超奇:发展海洋经济,离开政府的规划引导,很难。大广海湾区的面积很广,涉及10多个镇,跨了市、区,要开发建设好它,就要考虑,行政管理体制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以后大广海湾区建成后,该如何管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区域化经济,市直不能随意拿下面的税收,但在一些重大项目上,以前也有一些先例,就是在5年或10年内,市直与下面市、区按照一定比例分享成果。

刘志坚:如果没有台山,江门就没有海洋,没有未来。接下来,或将设立广海湾新区,面临一个行政区划的问题,广海湾新区是归属地方,还是单独作为一个新区,都是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经济基础跟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一定要解决好。

关键词 海洋文化

包装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

市民:江门华侨文化底蕴深厚,是海洋文化强市,如何进一步发挥海洋文化的价值?

刘志坚:江门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文化,但没有利用好;江门的旅游资源排名靠前,但是旅游经济却不那么靠前,这说明有资源并不一定就代表“发展”。开平有碉楼,台山也有碉楼,但是为什么台山的碉楼不出名,开平碉楼却成为了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开平包装得好;还有就是梁启超故居的内涵远远比小鸟天堂深,但小鸟天堂却比梁启超故居出名,就因为巴金的一篇散文。所以说,对包括海洋文化在内的海洋资源要好好去包装和利用。

推荐阅读: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