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冯仑:互联网改造房地产的第四种形式

地产中国网2014/04/23 09:4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是个梦想家。他鼓吹“立体城市”整整5年,今年再不弄点看得见的成果出来,恐怕大家都要失去信心了。

据攸克君打听到的消息,4月19日,在部分媒体吹风会上,冯仑端出了一个新的乌托邦设想:网络定制住宅。

冯仑表示,互联网改造房地产,已有三种表现形式:电商服务(如房天下新浪等帮开发商所做的交2万抵5万活动)、销售家居产品和提供社区生活服务(如花样年彩生活)。但一直没有能延伸到房屋建造环节。

早在2001年,冯仑就借鉴美国模式,提出了“住宅定制”概念,并成立了万通筑屋公司。但这个想法太超前了,应者寥寥,公司只是“小赚一笔”。冯仑觉得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因为网络通讯是如此发达,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房子的定制,此即互联网改造房地产的第四种形式。

有人问:国外有这样模式吗?冯仑想了想,回答说:通过网络建房,这是全世界家。此前,王石说过,万科准备研究运用3D技术打印房屋。但万科还没开始研究,冯仑已经付诸行动,透过一个虚拟开发平台来盖房子。

按照冯仑的设想,立体城市将打造一系列业务平台,包括产业平台、金融与财务服务平台、规划设计平台、智慧城市云平台、工程管理平台、公共设施与资产管理平台、公共政策与城市管理平台等。而网络定制住宅是又一个新的平台,冯仑为此已成立了一家以“自由筑屋”相号召的网络地产公司,独立运作。

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已经与西安、温州签订建设立体城市的战略协议。据立体城市官网介绍,西咸立体城市项目总用地3.8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米,投资总额约300亿元,可容纳7-12万人居住、生活;永嘉三江立体城市项目总投资达210亿元,总占地规划约765亩,去年9月初取得一期项目用地。但该官网介绍的成都立体城市项目,规划范围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建设区1.36平方公里,绿地面积1.94平方公里,据悉,由于政府人事变化等原因,并未落实。

西咸立体城市将拿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地块,用于“自由筑屋”。购房者可以通过网络报名,告之自己的需求如户型面积等。到一定人数后,即可以开建。规划设计等全部通过立体城市的其他业务平台来完成。

冯仑表示,首先放到这个平台的,是立体城市项目;然后是万通地产的项目;以后也会接纳其他开发商的项目。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报名成为平台上某块土地的开发商,也就是说,在这个网络平台,不仅人人可自由定制住宅,而且人人可做开发商。

绕来绕去太复杂,攸克君简单理解就是这样,假设10万平方米有1000套房子,通过立体城市的网络定制平台,有500人报名,它就可以开建了,等房子封顶,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预售条件,购房者选好房号,交首付款。

特点是:房价便宜。冯仑还透露,立体正在配合政府制定一系列公共政策。比如,在立体城市里工作的,午餐免费,交通费补贴,生孩子免费。听起来真的是像一个乌托邦社区实验。

信不信由你。这个世界就是由梦想家创造并驾驭的。突然想起小米的雷军问万科的郁亮:你们盖的房子价格能不能跌一半?如果某一天,冯仑的网络定制住宅风行,房价下跌一半并非不可能。

【延伸阅读】

杨伟民 城镇化要有耐心不能一味追求统计数字

马航事件影响逐渐淡化 绿地进军马来西亚

国土资源2013公报:两成半住宅用地盖了保障房

生活我要私人定制 大型商场配套享一站式生活


一个或会中期调整一个有望筑底回升

楼市股市等待再玩跷跷板(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周小苑

近日,一季度房地产宏观数据近期陆续发布,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已出现量价、增速双双放缓的迹象;同时,股市依然不见起色。专家认为,楼市与股市一直存在“跷跷板”效应,随着中国改革转型发展,10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楼市有望迎来下降的拐点,而多年来跌跌不休的股市则有望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从底部逐步上行。

楼市股市同陷低迷

今年以来,随着长沙、杭州、温州等地楼市频传降价消息,楼市也随之陷入滞涨的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持续减少,70个大中城市中只有56个城市房价还处在上涨通道,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创下了去年2月以来的新低。

而另一端,A股市场仍难摆脱颓势,至今仍围绕着2100点附近区间反复震荡,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沪指从今年初2100点附近出发,历经近4个月时间,跌破2000点,涨至2177点,在两次大起大落之后再次跌破2100点,相比年初又回到了原点。

“楼市和股市都是十分重要的国计民生大事,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两大焦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呈现了一边是火焰另一边是海水的状态。”在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看来,随着中国改革转型发展开启新篇章,多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楼市出现见顶下落现象,有望迎来拐点;而多年来跌跌不休的股市则将随着楼市泡沫的破裂和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有望迎来春天。

跷跷板效应将再现

当前,楼市和股市同时陷入低迷,却有不同的处境:一边是连续十几年越调越涨的房价已经让楼市“高处不胜寒”,另一边却是经历数年慢慢“熊市”的大盘也实在是跌无可跌。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处于峰顶的楼市和处于谷底的股市未来走势是否开始逆转?

“从投资者避险套利的思维角度看,楼市与股市确实存在跷跷板效应。”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自从2007年底A股大牛市终结,至今整整6年多来,股市始终没有摆脱熊市阴影,并一直在底部徘徊。相反,在这6年多时间里,中国房市泡沫却不断膨胀,房价节节攀升,房价不跌的市场预期以及全民囤房的热情已将房市送入云端,房地产大开发的高成本、高杠杆、大泡沫已走到尽头,这时股市恰好处在“黎明前的黑暗”关口。一旦A股步入牛市,新一轮楼市大调整将不可避免。

“资本是逐利的,处于顶部区域的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投机资本将大举进入股市,楼市将步入中期调整。”姚美雄表示,当前沪深股市正在运行最后下跌调整,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制度建设的完善,股市将告别融资市,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构筑历史大底。

都需回归理性发展

近十几年来,股市与楼市逐渐成为百姓的重要投资渠道,但缺乏制度约束,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风险。姚美雄表示,一方面,由于对股市定位错误及制度的不完善,重融资轻投资,包装上市、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不良行为盛行,使股市近年来成为少数人的造富机器,摧毁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对楼市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及税收制度缺失,使楼市沦为了投资、投机工具,造成作为投资辅助渠道的楼市功能错位、日益泡沫膨胀,孕育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在董登新看来,中国股市的“暴涨”与“快牛”具有极强的财富效应和示范效应,它会在瞬间吸引各路社会资金涌入股市,从而助推“一步到位”的大牛市。但是,这种“短牛”或“疯牛”对股市和股民的伤害是最严重的,会使市场元气大伤、人气涣散,最终导致长周期“慢熊”结局。而对于严重泡沫化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房价大跌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甚至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最理想的房市调整格局应该是“以时间换空间”,也就是想办法让中国未来的房价在五至十年内“不涨”或“滞涨”,以此等待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进而让房价收入比回归正常区间。

“为此,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董登新表示,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到IPO体制及退市制度改革,再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设,目的就是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投资选择,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

【延伸阅读】

恒佳太阳城4月19号也开盘多层排屋商铺房源多

御龙湾4月20日应市加推 二期再掀热销传奇

杭州市发改委:房产企业重大调价前须通报有关部门

2013年各地“卖地”收入4.2万亿元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