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限购令下中国买家海外购房 SOHO漏雨两年未解决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1/05/10 09:2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SOHO漏雨两年未解决潘石屹“抗震论”受质疑 中国经济网

3月16日,在SOHO中国市场推广部的《微访谈·人云屹云》实录中,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表示:“SOHO中国所有的项目都是严格按照政府颁发的规范设计、建设,达到抗震烈度8度设防。”

仅一个多月之后的5月8日,SOHO中下的北京楼盘朝外SOHOA座0715房间发生楼板突坠水泥块等。

在演员宋丹丹转发的业主微博中,一名自称是业主的网友夏河称“我是个与宋丹丹同在一栋大厦办公的小老板,当宋丹丹好心奉劝住在SOHO牌楼内的人民注意安全时我还对你报以希望,尽管您建设的朝外SOHO连年漏雨已将我店内的装修毁得不轻,两年投诉无人理睬,每个部门都在互相推卸责任!两年后的朝外SOHOA座0715的楼板彻底坍塌,七楼八楼成了跃层!”昨日(5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赶赴现场证实了上述微博的情况。

对此次事件,SOHO中国发布的《朝外SOHOA座715单元事故的说明》(以下简称 《说明》)称,朝外SOHOA座装修施工的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一砌块从楼群的伸缩缝中掉入朝外SOHOA座0715单元,导致天花板被砸坏。不过,上述业主反映,在此次事故发生之前的两年内,就不断有漏水情况。

楼顶落下水泥块

昨日,记者来到北京东二环边的朝外SOHOA座0715房间,河生映画摄像机构的员工们本应在此正常上班,然而此时屋内空无一人。几个工作人员在楼梯拐角处楼顶上修补楼板。工作人员修补的地方,有一个二三平方米的大洞。一名物业工作人员得知记者的身份后表示,“这只是普通检修。”

随后,记者来到朝外SOHO物业服务公司。在物业商场部,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要求记者留下名片,并答应记者待主管回来后再作答复,但截至发稿时,物业主管仍未回应。

同时,记者联系了0715房间业主夏河的媒体接洽人丁女士。丁女士以“潘石屹已联系过夏河,且物业已在全力维修,不想把事件闹大”为由婉拒采访。

据其他媒体报道,5月8日清晨,河生映画摄像机构的负责人夏河来到0715的房间时发现,房门左前方连接二楼的楼梯拐角处上方的房顶部露出一个大洞,地面上满是水泥块、钢条等碎块。随后,夏河与物业沟通。下午,夏河将现场照片发布微博中,该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并评论,“潘石屹给我私信,说已派人到现场解决。”

当日晚间,物业的刘姓工作人员和施工方的韩姓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他们表示此事是意外。韩姓工作人员表示,该摄影工作室楼顶没有住户,是两栋楼之间的中庭,前一晚有工人在楼顶维修风道,在捅开封闭的水泥砖块时,砖块从通道中坠落,掉落在夏河的摄影工作室中,将原来封闭屋顶的钢板砸了下来。韩姓工作人员说预计三天可修好,并进行装修及赔偿相关损失。

据悉,夏河反映该摄影室于2009年开始装修使用,每到雨季,发生坠落异物的屋顶就漏雨。因为是楼梯拐角,漏雨严重影响工作。为此他多次向物业部门反映,物业多次查看,其中曾对屋顶整修,但漏雨问题一直未彻底解决。

对屋顶漏雨的问题,此次朝外SOHO的物业人员向夏河解释,此前多次维修但未修好,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漏雨的原点,此次会进行维修,尽量一并解决。

同时,SOHO中国于昨日晚间发布《说明》。该说明称,5月7日晚上,在朝外SOHOA座装修施工的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将一砌块从楼群的伸缩缝中掉入朝外SOHOA座0715单元,导致天花板被砸坏。事故发生后,SOHO中下的锦融物业管理公司的值班人员马上联系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一起赶到现场,协商如何尽快地恢复天花板事宜……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等昨日前去向租户说明情况,解释事故原因不是结构的安全问题,也不是楼板的坍塌,而是楼上施工时一砌块通过建筑的伸缩缝掉了下来,请租户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放心……

业主:漏水是常事

在采访中,不少业主向记者反映,朝外SOHO的房屋,漏水是常有的事。

与夏河同一层的业主反映,三月底,自己公司的房间突然水漫金山。“漏水是正常的,见怪不怪了。”上述业主称。同一层的一位女性清洁工也表示,“在朝外SOHO当清洁工好几年了,这经常发生漏水事件,尤其在下雨天。”

在北京业主通过微博曝光朝外SOHO的问题时,上海SOHO东海广场的一家租户的员工也通过微博向记者曝料,SOHO东海广场存在质量问题,至少有四块玻璃爆裂。

随后,记者随后致电上述吴姓员工。据她介绍,SOHO东海广场的窗户双层玻璃有多块外层玻璃爆裂,其中有一块是在她所坐位置的窗户外层,另有一块在底楼。

为此,记者向SOHO中国推广部发出邮件,核实上述吴姓员工所称的写字楼窗户外层玻璃爆裂问题和SOHO朝外项目的质量问题,但截至昨日截稿并未获得SOHO中国的直接回应。

“所有项目可抗8级地震”

SOHO中国推广部曾在日本大地震后,向记者发来了一段潘石屹和网友就日本地震话题进行的“微访谈”。

在回答网友“孑然一身”“SOHO的项目经得住几级地震?中国整体的房产抗震水平又大约在什么水平?”时,潘石屹表示,SOHO中国所有项目严格按照政府颁发的规范去设计、建设,达到抗震烈度8度设防。潘石屹还表示,建筑质量和食品质量一样,都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中原地产分析师季峰表示,一般情况下,甲级写字楼的安装成本在5000元/平方米~1万元/平方米,但销售型写字楼的投入比该数额低。由于SOHO中国绝大多数项目是销售,投入成本可能不会那么高。

SOHO中国2010年业绩公告显示,该公司去年的181.05亿元,在销售额中,物业的成本(包括土地、安装、工程管理人员工资等多项)为89.58亿元,占销售额的49.59%。由于潘石屹去年销售的银河SOHO、SOHO东海广场等项目都是从二级市场通过股权购买的二手土地,早期拿地成本非常便宜。

以“烂尾”10余年的东海广场为例,2005年尚未结束“烂尾”生涯时,总资产有10亿元,折合每平方米的投资不过1.24万元(建设期的投资额可视为开发成本)。按去年SOHO东海广场6.47万元/平方米的合同销售均价,项目开发成本占到销售金额49%的水平,每平方米的建设投入至少在1万元左右。

延伸阅读:

开发商寻找新刚需对抗限购 游说富人投资楼市

部分非限购城市量价齐升成房地产投资"洼地"

非限购城市揽投资客 买房包就业可签包涨协议

限购令投机取巧 假证明怎会不盛行

装修成限价的灵药 限购令带动广州房租涨两成

广州限购令成一纸空文 花两千八可买纳税证明

限字令患上“选择性失明”二三线城市房价看涨


限购令下中国买家海外购房 投资起步1000万以上 大洋网-广州日报

随着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实施,有越来越多的广东人正选择把海外物业作为新的投资渠道,而部分富豪级买家的实力也令到海外物业项目频频向他们伸出“橄榄枝”。部分权威国际物业投资服务机构的信息显示,来自广东买家的触角正从原来的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地向新加坡甚至伦敦、日本延伸。从北海道的度假别墅到伦敦核心区的豪宅,都有广东买家出手购买。

投资“起步点”1000万元以上

广东买家赴海外购房并不是新鲜事物。不过,过去总与子女留学或者移民等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除香港以外,澳大利亚、加拿大过往也经常有项目到广州高调宣传推介的原因。而近期,这一趋势出现了改变,部分项目到广州推介时,通常都低调宣传,并且只针对特定群体的买家。业内人士透露,今年3月,新加坡一豪宅项目就低调在广州出击,尺价接近6000元~7000元人民币,换算起来高达约10万元/平方米,主办方还请来项目设计师到销售现场与客户互动。最终,项目成功录得成交。

“销售成绩比预期好。”销售方面的人员告诉记者,但不愿意透露具体的成交情况。“现在真正进行海外购房投资的起步点在1000万元以上,即使是伦敦尚的住宅区,都有产品向广东地区的买家推介。”

而相比内地物业的投资,伦敦等都市的预期空间虽然较低,但租金一般都有4%~5%,高于中国国内尚未成熟的租务市场。据太平戴维斯的估算,目前广东地区“身家”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富豪超过100名,而这正是海外物业最最关注的重点。近一两年来,这些富豪中也有过买下伦敦5000万元一套豪宅的纪录,即使是日本北海道的度假型别墅物业,也有广东买家出手的身影。不过,太平戴维斯中国南区董事总经理林木雄也指出,当前中国人海外购房的行为主要还是以个人行为为主。

广州二手楼价升势放缓

随着加息、上调准备金等货币政策继续出台,楼市调控有新政传言频频,交投有所活跃的3月“小阳春”昙花一现。昨日,多家二手中介发布市场数据显示,4月份二手成交下跌,均价升势放缓,甚至有中介录得2%的跌幅。中低价位二手房成交比例增多,占成交总量的55%。

4月到5月初这段时间成交量与3月相比有所减少。合富置业成交数据显示,广州二手住宅4月份成交均价为14165元/平方米,环比微降2%。剔除楼龄、朝向、装修、楼层、景观、户型等物业内部结构特征对价格产生的影响后,4月份广州二手楼价实际变动幅度为环比上升0.6%,同比去年4月份上涨18.3%。受调控政策影响较小的首次自住买家以及学位房买家,入市积极性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购房客户群体,受其欢迎的中低总价、中小户型物业交投主力地位更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略微拉低了全市的成交均价。限购、限贷之下,总价在100万元以内的中低总价小三房受市场青睐。

中国买家成海外物业购买主力

近期,中国买家对海外物业投入力度加大的情况,也得到了一些机构研究报告和数据的印证。摩根大通上月发布的报告指出,房地产紧缩措施实施后,或导致投资资金逐步流入A股、黄金和海外地产等市场,海外置业渐成热点。

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称,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房产数大幅增加,目前占香港市场的近四分之一。新物业购买量的增长,远超过二级市场单位购买量。而在新加坡,中国内地的购房者在2010年第4季度超过印尼的,而近期又超过马来西亚的,成为当地外国购房者的主力。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金融危机前,俄罗斯人一直是伦敦市中心房地产市场买家,2010年中国人已取代了俄国人的地位。莱坊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0年3月~2011年2月一年间,中国内地买家在高端房地产方面的平均开支为650万英镑。

香港已成全球最贵住宅市场

不过,对于广大普通购房者来说,海外购房的物业价格是作出选择的重要因素。这个月初,房天下首次对外发布了“全球十大城市住宅价格指数”。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4月,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新建住宅价格列前三位,价格指数均超过3000点,当地新建住宅平均单价均超过60000元/平方米,分别为97486元/平方米、87744元/平方米、68736元/平方米;其次是温哥华、纽约、旧金山、多伦多,当地新建住宅平均单价在35000~50000元/平方米之间。

另一方面,太平戴维斯日前就发布了全球研究报告“全球四大焦点城市”,报告显示,与其所在国其他城市相比,香港已成为全球最昂贵的住宅市场,购置住宅的成本比伦敦和莫斯科高三分之一,为纽约的两倍。

延伸阅读:

准备金率上调不存在界限 限购令地方政府阳奉阴违

楼市调控效果初显 专家称限购无法解决房价问题

限购城市成交量大降 房企老总看跌房价

二三线城市限不限购房价都"齐涨"惠州4月开盘楼盘价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