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保障房建设 建材下乡或催生"千亿级"消费市场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1/03/04 08:5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保障房建设 建材下乡或催生"千亿级"消费市场

(来源:上海证券报)提高消费率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的约束性指标。而大力发展保障房和实施建材下乡政策,则有望成为拉动城镇和农村市场增长的“双翼”。分析人士粗略测算认为,今年1000万套和“十二五”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以及建材下乡试点政策,对水泥、玻璃、陶瓷、涂料、地板、五金、家具、灯饰等产品的销售将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今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按每套保障房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每平方米消耗水泥0.2吨,将带来大约1.2亿吨水泥需求量。而“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意味着水泥需求量约4.32亿吨。同时,保障房的大量开工建设,还将给陶瓷、涂料、地板、五金、家具、灯饰等整个家装行业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

“如果保守推算,每一套房所带来的家装等方面的平均消费量为1万元,那么其将拉动约1000亿元的消费市场。”分析人士说。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入市,对房价稳定的预期将大大增强,有望大大增加公众诸如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从而拉动消费增长。

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也是提高消费率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农民收入、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之外,今年建材下乡有望拉动更多消费需求。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向记者表示,协会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扩大建材下乡试点”和“扩大建材下乡品种”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有7亿多农民,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问题是我们如何将其需求激发出来。”孟国强向记者直言,如果建材下乡试点扩大,无疑是对农村市场巨大的刺激,保守估算,也会有上千亿元的经济拉动作用。

对此,银河证券分析师洪亮分析认为,建材下乡是政府从原来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拉动经济的转换。实际上,“农村住房的消费主要是个人消费,这一块对于建材行业的影响具有刚性,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也会有重要影响。”他说。

保障房供地大增 房企或将转型抢滩保障房市场

保障房纳入问责制“居者有其屋”渐行渐近

政协委员杨超:鼓励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投资

姜伟新: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保障房冲击楼市的中低端 房产税有望铺开

潘石屹:未来5年1亿人住保障房 开发商日子不好过

温家宝:今后5年建3600万套保障房

李克强:加大投入保质保量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

 
 

政协委员献计“保障性住房”如何保障

(来源:南京晨报)在本届两会的网络调查中,保障房话题位列网友最关注话题首位。昨日,在政协会议开幕现场,晨报记者对话多位政协委员。

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

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建议,由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牵头,尽快出台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及管理的相关细则。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资金来源稳定等特点,非常适合参与保障房投资和建设。社保基金已于日前以信托产品形式在南京完成投资保障性住房单。

而另外一位保险界大佬,政协委员、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也提交提案,建议利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挥保险资金改善民生的作用。

混合配建保障房应强制达到10%

政协委员、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已经完成了混合配建保障房的试点,在她开发的武汉百步亭社区里,将近9000套保障性住房配建在12万人居住生活的成熟社区内,入住了2000多户居民。“我认为,应由政府制定规划,普通商品房混合配建保障房,应强制达到10%—20%,让保障性住房的居住者享受同样完善的物业管理、医疗、教育配套等服务。”她表示。

租得起房的人没有必要提供保障房

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保障性住房范围不宜扩大,保障15%左右的收入居民。能够租得起房的人没有必要提供保障房,买得起房的人更没有必要提供。他建议,给大家提供自住型、改善性的商品房。在做到廉价上,不能乞求开发商。政府要在土地供给方面进行规划。例如,70%的住房用地属于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自住房10年内不得出售,改善性住房5年内不得出售。这样一来,房价自然会降。开发商也不可能出天价购买土地。

房产税能否真正用于保障房建设?

河南弘昌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委员认为,增加财政收入容易,增加财政支出往往是件难事。房产税征收可以减轻只靠土地搞财政的压力,但却没法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之前收取土地出让金时就曾明确规定,要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住房保障建设,可执行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要征收房产税,就必须明确房产税这部分财政收入的支出用途,不能把它简单地纳入预算,变成行政支出或是转作他用,应该明确这部分税收用于住房保障的属性。

保障房供地大增 房企或将转型抢滩保障房市场

保障房纳入问责制“居者有其屋”渐行渐近

政协委员杨超:鼓励保险资金参与保障房投资

姜伟新: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保障房冲击楼市的中低端 房产税有望铺开

潘石屹:未来5年1亿人住保障房 开发商日子不好过

温家宝:今后5年建3600万套保障房

李克强:加大投入保质保量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