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三套房贷政策尚未松动 三部委强调将坚持调控政策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0/07/13 09:4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三部委回应房地产市场热点 强调将坚持调控政策

(来源:中国新闻网)针对目前坊间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三套房贷放开”、“国资委授意央企拿地”等房地产市场热点问题,中国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12日分别做出回应。住建部官员特别强调,各地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政策。

住建部:坚定不移执行“新国十条”

针对近日部分网络媒体称“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的报道,住建部官员12日表示,下一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督促各地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新国十条”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在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同时,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同时,继续采取积极措施,促开工、促销售,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国务院4月17日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十条举措,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并拉开中国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序幕。

政策出台两个多月后,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主要城市成交量锐减。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银监会:严格执行二套及以上房贷政策不动摇

就媒体近期有关“个别地区放松第三套房贷”的报道,中国银监会新闻发言人12日晚发表回应称,房贷相关“政策要求和标准没有任何变化,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不能动摇”。

银监会发言人重申,要求各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及住建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房认定标准通知》,其政策要求和标准无任何变化,严格执行,不能动摇。

12日有媒体报道说,内地“一线城市第三套房贷全面松动,继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银行放松第三套房贷后,深圳、北京部分银行也已悄然放松第三套房贷款。对于第三套房贷,只要首付不低于5成,即可放行。北京也有银行第三套房按首付不低于5成、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政策执行。”

国资委:78户央企正在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

今年3月18日,国资委曾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将退出房地产业务。

国资委官员12日对媒体表示,自国资委要求78户非房地产主业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业务以来,央企退出工作正在有序顺利地进行。

对于主业为房地产的16家央企,该官员表示央企应该做强主业,但他否认国资委曾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这些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他强调,房地产业务在整个央企业务中占比很低,并且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并非央企业务的重点。

官方媒体密集聚焦楼市变化

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再次不约而同刊出文章解读。

新华社11日刊文,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各方面提出六大问题:房价:是松动还是“假摔”?;土地市场:“地王”是中途离场还是谢幕?;二手房市场:是已经见底还是持续下滑?;租赁市场:租金上涨是常态还是异动?;房贷政策:是继续从紧还是稍有松动?;税收政策:是遏制高房价的杀手锏还是防火墙?

相对新华社文章中“房地产市场是否开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问句,人民日报12日的文章则表示“房价企稳回落的趋势十分明显”。文章援引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的观点说,尽管调控政策在短期内已经初见成效,但房地产市场能否实现健康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各地不一,政策效果也存在差异。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升的角度看,调控政策效果明显。但从成交量大幅萎缩的市场表现看,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并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朱中一表示:“稳定市场首先要稳定预期,这次的房地产新政主要是针对市场当前的形势出台的中短期政策,虽然见效快,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

文章同时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的建议说,在进一步贯彻落实调控政策、使政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同时,要根据市场的反应适时进行政策微调,使调控更加符合市场的客观实际。

[更多新闻] [地产快讯] [今日头条] [市场动态] [各地楼市] [房产政策] [地产人物] [专题]

                          

70个城市房价松动 专家:下半年调控只紧不松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刘玉蕾 汪群钧)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0分报道,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降0.1%,这是15个月来,70个大中城市房价首次下降。这是否意味着中央出台的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开始显现作用?而在如此严厉的调控政策下,下半年楼市走向又将如何?

国家统计局昨天(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房价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6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杨红旭认为,这意味着楼市调控近3个月,房价拐点显现,并将全面松动。

杨红旭:6月份70个城市环比涨幅已经由5月份0.2%的正增长逆转为6月份0.1%的负增长,这是近1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它标志着房间已经开始出现拐点,这个拐点就是由上涨转为下跌。它代表着房价开始全面松动。

但与此相伴而行的是今年上半年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量的显著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北京、上海的降幅接近5成,深圳、杭州、苏州都超过了5成,在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看来,新政对一线城市的影响超过二线城市,同时房价越高的城市成交量受政策的影响越大,下降幅度也越大。而一贯与众不同的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这次也承认:这轮政策已经开始显现出威力。

任志强:对于一线城市或者说对于重点城市的价格影响还是很大的,调控政策已经实现了它预定的目标,或者已经显现了它的价格优势。

当前楼市出现的一些新现象继续影响着各界的判断,比如商品房成交量的持续下滑,一线城市依然比较坚挺的房价,以及土地市场连续流拍,部分一线城市租金快速上涨,甚至二三线城市出现了房价的不降反升。人们就在质疑:一边是销售面积的大幅下挫,导致一些房地产上下游相关行业如钢铁行业等受到的冲击,这会不会影响到国家向好的宏观经济走势?另一边,房价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下挫,政策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那么下半年政策到底变还是不变?变得更紧、还是更松?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经理李文杰认为,这正说明楼市处于深度博弈期,调控政策只会紧不会松,而且随着调控的深入和持续,降价会越来越明显。

李文杰:7月份开始,已经有一些品牌开发商已经开始降价,这个降价我们觉得,随着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开发商加入,应该在3季度全面的开始了。未来一段时间,我觉得随着调控不断深入和持续,降价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对开发商来讲,用降价换取现金是不错的选择。

也有人担心:当前严厉的政策会影响到开放商的积极性,并直接导致下半年房屋供应量的下滑造成无房可买,而实际上,今年1—5月份,共开发了6.7亿平方米,这将给下半年带来一个乐观的预期。任志强也用数据来证明:投资在土地中所占的比重5月份是增长的,6月份也是增加的,投资没有下降,中国经济的宏观面未受到地产业的冲击,因此中央的调控不会戛然而止,而将继续下去。

任志强:从目前的情况看,至少6月份的情况看,供求关系是在逐步缓解。去年就曾预测到,今年下半年是供给高速增长的过程,就是8月份以后,市场的供应量会增加,当然国十条出台以后,有可能有人推迟开盘时间,但是上下半年房屋供应量是有保证的。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只要开发商保持一个高速的投资增长,地能卖得出去,房子有人买,中央就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当然大家期待的是中央的政策能给予一个更为明确的预期,比如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达到什么程度即可,在土地的推盘过程中能否有一个大体的走向说明。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说:下半年政策还将延续,只是从各个城市来看,由于其具体环境的不同将在松紧程度上有所调控,同时在这一轮调整中房产企业对房价也会依据自身情况不再犹豫,该将就降。

黄瑜:下半年按原来我们的预期在8月份之后,由于去年下半年加大了一些开工和项目的推进,使得下半年的上市量会增加,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而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更大的话,价格相应地会做一些调整。从企业价格策略上来说,一般情况下会对市场有一个判断之后的相关调价。比如,调到15000有人买,调到17000就没有人买,那我就调到15000。

[更多新闻] [地产快讯] [今日头条] [市场动态] [各地楼市] [房产政策] [地产人物] [专题]

                          

调控政策综合效应正显现 房价调整已开始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于祥明)加码还是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我仅仅是从政策研究的角度指出,此轮调控政策有两类,其一是暂时性的,其二是继续深化的政策,并不是说三套房贷政策要退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12日向记者澄清,政策是否退出由决策部门说了算,她并不知情。

需要指出的是,当日在“2010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暨下半年发展趋势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房地产投资开发情况来看,调控政策并无退出压力。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房价出现松动,调控政策已经见效。”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说。

据其观察,今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环比低于100的只有三亚,但到5月份,房价指数环比低于100的增加到12个城市,而到6月份更扩大到28个城市。

“这说明政策出台以后,对于重点城市的价格影响还是很大的,调控政策已经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任志强说。

对此,秦虹表示,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综合效应正在显现,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房价调整已经开始出现。

“今年上半年房价涨幅同比较高,但房价环比已经停止上涨。上半年103个城市土地成交价格同比下降9%,地价上涨带动房价上涨的动力大减,下一步市场的调整将取决于成交量、房价和地价三者的影响。”她说。

秦虹还认为:“在本轮调控政策出台之前,地方政府、开发企业、购房者等对房价和地价上涨的预期高度一致,然而现在预期已经分化,不少消费者也开始认为房价将出现拐点。”

秦虹表示,根据中指研究院调查,36%的购房者认为房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这是政策最重要的效果,至少改变了市场单一的预期。

有关专家同时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基本需求依然旺盛,政府很难长期用行政手段控制房价上涨。为此,必须在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的同时,切实落实增加有效供给的政策。

秦虹认为,作为深化房地产调控和改革的政策手段,房产税是必然要出台的。目前的问题是,应明确房产税开征时间表,以稳定市场预期,减少市场震荡。

同时,秦虹对“一刀切”的第二套房贷政策表示了一些疑虑。她认为在二套房贷款里面,改善性需求占到45%,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她建议应该动态管理好二套房贷政策,对于这部分真实的改善需求给予保护。

“目前的政策使得一些真实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往后延期了,这也大幅积累了未来需求的压力。”秦虹说。

需要指出的是,处于风口浪尖的秦虹昨日在被记者追问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她突然接到住建部有关部门打来的电话,询问她有关“三套房贷政策退出”言论的情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住建部对此事事先并不知情,所谓政策退出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同。

针对近日部分网络媒体称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的报道,住建部昨日晚间进行了澄清,称下一阶段,将督促各地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有关调控政策。

[更多新闻] [地产快讯] [今日头条] [市场动态] [各地楼市] [房产政策] [地产人物] [专题]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