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国土部将调查全国囤地情况 谋明年的土地供应

贵阳房天下综合整理2009/11/10 10:1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昨日新闻回顾今日新闻推荐:
贵阳市五条重点道路网络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热土上崛起一座新城 金阳新区6年售房2.7万套
贵阳成功入选 "2009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贵阳市房贷政策暂无变化 首套房首付仍为20%
开发商只炒地皮不盖房 国土部早有政策却难限 地产商仍热衷拿地 保利 金地 新城B又拿新地
购房者的无奈:丈母娘提升房价 那迪斯尼呢?国土部将调查囤地情况 谋明年的土地供应
部分楼市优惠政策或终止? 房价将小幅震荡 招行拟取消房贷七折优惠 公积金贷款或将催热
谢国忠:在中国买房不是对抗通胀的手段 国家统计局:1-10月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兵分十路 国土部十天细查“囤地”

当“囤地”成为地产界的一种时尚,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囤在哪?谁在囤?囤什么?

“这些都要查清楚。”——要在十天左右的时间内查清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获悉,国土部将于近日启动一场范围内的土地调研,调研对象直指开发商“囤地”;同时,今年以来各地频繁出现的“地王”也在调研之列。

国土部调研组兵分十路

据一位接近国土资源部的人士透露,上述土地调研的规模较大,将覆盖主要大城市和不少中型城市,并将于近日启动。其中,开发商“囤地”现象成为调研的首要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了解到,对于媒体曝光的开发商“囤地”及炒地现象,国土部已经开始关注,但对具体情况的了解却较有限。同时,据记者了解,此事也已经引起国务院高层的重视。

该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调研分三种方式。其中,国土部将组织10个调研小组,分赴各地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小组将从国土资源部的土地主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和督察部门中抽调。同时,与地价的统计方式类似,各地还将通过发函的方式将土地供应量、闲置量、土地出让金额等信息反馈至国土部;此外,十多个城市的土地主管部门领导还将赴北京进行座谈。

上述人士透露,此次调研工作较为细致,“囤地的位置在哪里?囤地主体是机构还是开发商?囤的是土地还是房屋?这些都要查清楚。”同时,调研时间较为紧凑,预计仅10天左右,调研结果可能上报至国务院。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杨少锋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囤地”是造成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今年地价与房价的上涨中,“囤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调研结果将成政策参考?

上述消息人士还告诉记者,除了“囤地”,土地招拍挂过程中产生的“地王”也在调研之列。这已不是国土部首次对“地王”进行监控。

记者从中原地产研究中心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各地的“地王”已屡次被刷新,地价水平不断攀高。截至9月底,多数大城市仅完成全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不足50%,但京、津、沪、深等大城市的土地出让价款均已超过2007年全年,其中,上海通过招拍挂完成土地成交金额664亿元,位居榜首,北京完成571亿元。

同步播报

与此同时,2007年通过土地招拍挂产生的“地王”中,仍有不少还在“晒太阳”,多数地方政府并未按相关规定对企业收取罚金或回收土地。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地方,部分开发商甚至连地价款都没有交齐。

上述人士称,在土地招拍挂和批后监管环节,很多地方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地方政府对此应负有监管责任,上述问题也在此次调研之列。他表示,地方政府既是土地供应者又是监管者,监管缺位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该人士表示,土地市场的问题一向复杂,国土部尽管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对市场现状和政策执行情况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因此,此次调研是“好事”。

至于该项调研的结果是否会作为年底政策制定的参考,该人士表示尚不知情。(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新闻] [地产快讯] [今日头条] [市场动态] [各地楼市] [房产政策] [地产人物] [专题]

                          

国土部谋明年土地供应 地方可多上报用地指标

在保增长的诉求下,作为“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2010年中国的土地闸门终于打开了一条缝隙。

CBN记者获悉,国土资源部近日已经明确表示,2010年地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应控制在近几年的平均水平内,但如果地方确实需要增加土地指标,就要上报“理由”。

此前,不少地方政府表示,随着政府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土地需求还会保持较大增长,希望国土部能够增加建设用地指标。

国土部近日向地方下发《关于编报2010年土地利用计划(草案)的通知》,要求地方认真做好2010年的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工作,因为“这对巩固和发展当前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至关重要”。

每年一度的土地利用计划,属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用地需求的一种调控和约束,地方政府可以增加多少建设用地,征收多大面积的农用地,都在当年的土地利用计划中予以明确,不得轻易越线。

国土部部长徐绍史曾在年初透露,为了千方百计保障用地,今年扩大了土地指标数量。前两年我国建设用地年度指标都是580万亩,2009年指标增加到630万亩,较以往增加了50万亩。

为此,《通知》要求,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建议规模,一般应控制在近几年平均水平内,确需要调整增加的要说明理由。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建设项目用地特点和历年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比例关系,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

不过,由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存在,国土部的《通知》中也同时强调,需要按照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从严安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此次《通知》也要求地方上报“申请2010年挂钩周转指标”。“凡需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原则,提出2010年挂钩周转指标建议。”《通知》称。

而国土部副部长鹿心社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警告称,从国土资源管理角度看,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地方扩大投资、争上项目势头强劲,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强烈,但由于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就可能出现新的闲置用地。

在今年,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动力。在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中,投资就贡献了7.3个百分点。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承载体,历史经验显示,我国土地的利用高峰期往往与投资的高峰期相符。来自国土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8.1万公顷,同比增加31.0%。其中,与投资项目密切相关的工矿仓储用地供应7.2万公顷,同比增加46.1%。

此外,今年第三季度地方用地总量增加的幅度超乎寻常,三个月的用地量就接近今年前六个月供应总量的九成。

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人士对CBN记者透露,目前对国土部来讲,留给第四季度的土地指标相当有限,今年年初增加的50万亩指标已经用完。此外,今年第四季度的用地压力要比去年更大,去年总体的经济形势还在往下走,而今年各地的经济是在往上拉,大项目还在不断上马。

目前,社会各界大多预期明年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仍不会减弱,由此产生的土地需求也会保持在高位。(财经日报 刘展超)

[更多新闻] [地产快讯] [今日头条] [市场动态] [各地楼市] [房产政策] [地产人物] [专题]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