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90%地级市建新城可容34亿人居 或成鬼城死城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4/04/24 08:2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90%地级市建新城可容34亿人居 或成鬼城死城

(来源:前瞻网)国家发改委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地级市正在规划新城。其中部分城市新城规划面积是旧城面积的7.8倍,中国各城千城一面,房地产大跃进。

但是,新城热恐造成鬼城现象。国家发改委有消息人士表示,规划居住人口高达34亿,这远远高于总人口数。大肆制造新城,只会造成鬼城空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价格虚高现象持续。如果不制止造城行为,中国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崩盘在即。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市发展究竟摊大饼好,还是点状布局城市群,已是部分新区面临两难。”陕西西咸新区研究院院长李应济说。

专家认为,目前新区建设不乏隐患:一是大兴土木,以大为贵。“大城小区”大同小异,甚至同一城市数个新城功能重叠、重复建设。

“这种大尺度、大生态空间,将导致服务业发展成本过高,可能形成"死城"。”李铁说。

二是密集投建,多头竞争。城市“摊大饼”带来路网交通投入不菲。孟庆轩认为,城镇化首先要解决融资投资的方向,“建城欠债”正时有发生。

“有研究数据显示,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到34亿。这意味着现在中国一倍人口也装得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说,由于规划脱离实际,各个新区为招商引资互相压价,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三是出现“空城”“睡城”等现象。“新城热”蔓延,背后不乏举债建设—出让土地—抬高地价“经营城市”做法。东京大学教授周牧之认为,中西部人口转移到沿海地区同时,一些新城发展仍只有住宅这一单一模块。


 

摊大饼仍是部分城市发展思路 功能割据造就睡城鬼城

看点

(来源:北国网-辽宁日报)人口暴增、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紧缺……由于定位不清、规划无序,不少地方的无节制扩张和集聚式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灾难性”的难题。

为了成为“全能型选手”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为了追求规模效应而打破了固有的空间平衡。一些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患上了城市功能紊乱“综合征”。城市科学发展亟须“去全能化”,各地应该重新审视城市战略定位,疏解城市功能,打造符合地方实际的宜居宜业之城。

一味追求高大全

据《半月谈》消息,当前,由于各地对综合发展指标的盲目追求,“铺摊子”、“摊大饼”成为许多城市一贯的发展思路,虽然不少地方领导干部经常大声疾呼要科学发展,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完全不顾及合理的功能定位和均衡的产业布局,一味向着“高、大、全”的目标前进,也失去了城市原有的特色。

据国家发改委课题组统计,有655个城市提出要走向世界,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例如,长春、石家庄、济南等30多个城市规划建设金融中心。

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由于追求全面发展,导致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等多重职能过度集中,引发人口膨胀,城市规模超大。在2014年年初的地方两会上,人口调控成为这些特大城市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

资源过度集中、人口迅速膨胀让不少大城市在发展中步履蹒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超过500万辆,超过200万辆的包括上海、广州、杭州等8个城市。在北京,全市目前年用水量缺口近2/3,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从外省调水“解渴”;在广州,不少生源密集地2013年小学学位紧张、“僧多粥少”,其主要原因是当年出生的流动人口增幅超过20%……

人口规模过大,成为当前不少大城市的鲜明特征。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截至2013年底突破2114万,超过2020年1800万左右的人口控制目标;上海市常住人口截至2012年底达到2380万,超过2020年1850万的人口预测值;杭州市常住人口2012年底即超过880万,超过2020年的规划值。

“外来人口源源不断进军北上广,无非是因为它们拥有中小城市无法比拟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和职业发展空间。”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微博]说,如果不改变资源过度集中的现状,就无法阻止人往高处走,这些特大城市多个人口疏解项目处于半停滞状态就是很好的例证。

功能割据造睡城

“像北京的回龙观,30万人口的新城区里很少有就业岗位。大部分人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城,造成巨大的钟摆式城市交通。实践证明,这类新城是失败的。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在一次讲话中做出上述表述。

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被戏称为“睡城”。例如,北京的天通苑、安徽合肥的滨湖新区和湖北武汉的南湖新区等地。 “人口急速膨胀是许多国家的大城市面对的共同问题,居民居住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随着城市的扩张,居住区呈现出规模化、高层化的趋势,配套功能却不完善,居民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被忽略了。

“‘睡城’是城市盲目扩张、缺乏系统规划的产物。城市功能的独立分割,导致了居住地服务配套不完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潘家华说,大型居住区缺乏产业和就业岗位,导致上班族不得不进行钟摆运动。“早晨出不来、晚上回不去”令人苦不堪言,这不得不说是城市规划的一个败笔。

一方面是原有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是新的规划并没有按照市场规律、产业分布精密论证,而是盲目扩建新城,造成土地、资金等资源的错配。


国家发改委课题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每个要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 1.5个新城新区,规划新城数量约190个。潘家华直言,如果为新增城市功能而盲目扩建新城,却仍是主导产业单一、功能区分不明晰,这样即使高楼林立,也难以吸引人气,最终会陷入有城无业、有城无市、有城无人的尴尬局面。

城市发展应做好加减法

面对严峻的形势,城市管理者应学会“放弃”。专家表示,在对城市发展重新明确定位的同时,对不符合战略规划的产业功能应予以疏解。针对城市功能紊乱的病症,首先要做“减法”。

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功能疏解”,合理外迁部分产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北京,包括动物园批发市场在内的四大商业交通堵点治理已开始进行前期工作。 《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在年内全面启动修编,总规中将写入“淘汰一批产业效率低、耗能耗水大、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产业……遏制住人口盲目过快增长趋势”。

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成效如何,副中心、新城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完善新城新区的功能,在区域内应该做好“加法”,避免“睡城”和“鬼城”带来的巨大浪费。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