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 就要啃四个"硬骨头"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4/03/04 15:2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要啃四个"硬骨头"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号,随着各地密集启动土地改革措施,土改方案将在两会前后迎来重要窗口期,地方政府有望被赋予更多先行先试权限。土地改革的难点在哪里,农村土地流转又该注意些什么,这些无疑将成为“两会”的重要议题。

国土资源部近日在广州召开了一次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地方座谈会。有消息称,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带来了一份《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思路框架》(征求意见稿),向与会的有关省市国土部门的负责人征求意见,有业内人士称:“可以说,土改的总体思路框架已经基本明确了。”

新一轮土改的范围覆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的完善、国有土地市场化改革等。但前提是守住原则和底线,如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持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坚持维护群众权益、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近日表示,下一步将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目的在于使征地范围得到合理的缩小、土地征收程序更加规范、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协调同步增长。

在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看来,集体土地入市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如果分配制度不能够很好建立起来,无论是集体土地入市,还是征地制度改革都难以维系。

农村土地流转的工作已经展开。2月份,苏州推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业务,在苏州之前,山西、四川等多地也已开始了农村土地抵押类贷款试点;2013年,安徽宿州首次通过土地信托的方式来实现农用地的流转。浙江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土地流转率已达44.5%,高出23个百分点。

虽然多个省市已经快速展开土地流转制度的摸索,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土地流转管理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是怎么改,为什么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长期目标,需要在国情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这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董祚继表示,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要解决四个前提:一是加快修订法律法规,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来修订《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土地流转与征地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协调推进;三是建立合理的增值分配制度;四是实现土地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制。

法制法规的健全完善是土地改革的保障。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近日表示,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修改,统筹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以及土地产权、规划、审批、监管等相关土地管理配套制度建设研究。


 

扶持家庭农场 土地要真正流转起来

(来源:中国经济网)央行日前出台《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家庭农场单户贷款原则上可达1000万元。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也在不断放大。不同于单个农户,家庭农场不仅需要短期融资用于购买种苗、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同时也需要长期融资用于租用及整理土地、购置固定资产等长期投资。因此在融资的额度和期限上都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了要求。

然而在现实中,相对于发展家庭农场旺盛的融资需求,农村金融目前所能给予的资金支持则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家庭农场所从事的种养殖业规模小,周期长,风险高,信息不透明,一旦遇有自然灾害,所有信贷将难以收回,再加上家庭农场缺少土地流转确权证书,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物,这些都导致了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而对于满足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缺少积极性。也正因为此,目前大部分家庭农场的融资仍主要依靠民间借贷,而向银行获得的贷款非常有限。

正是看到了融资渠道的匮乏以及融资成本的高昂正在成为横亘在家庭农场发展面前的巨大障碍。央行此次在《意见》中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确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利率水平和额度,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拓宽抵质押担保物范围。


我们认为,相对于以往概念式地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此次央行的指导意见显然干货十足。《意见》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揽子实质性扶持政策。

然而这一《意见》的出台虽然利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但是政策的落地仍有待地方的消化和时间的检验。但对家庭农场而言,土地流转的政策完善才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只有土地真正实现流转确权才可能形成规模化经营,才能解决向银行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其他的扶持政策才能发挥效用。但事实上现在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还很不完善,并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此外,除了地方要出台相应的风险奖补政策外,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要想提高银行的放贷意愿关键还在于打消他们的顾虑,如果不能有效分散风险,金融服务始终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