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贵阳保障房吹起了"绿色风" 绿色建筑行动一瞥

房天下2014/02/27 09:3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保障房吹起"绿色风"贵阳保障房绿色建筑行动一瞥

(来源:贵阳日报)绿色城市综合体、绿色校园、绿色工厂……随着绿色建筑慢慢融入城市,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环保节能。

绿色城市综合体、绿色校园、绿色工厂……随着绿色建筑慢慢融入城市,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环保节能。眼下,绿色建筑正不断扩大自身“领地”,作为民生项目的贵阳保障性住房也有幸和“绿色”结缘。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今年起,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市辖区范围内的保障性住房,凡具备政府投资、2014年及以后新立项、集中兴建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早在2012年,贵州财经大学校区公租房项目便已“染绿”。目前,全市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行动正在实施中。

保温材料+地热资源=绿意盎然

2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校区公租房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对主体封顶的公租房进行内外装修。乍一看,这个工地和普通的公租房项目工地并无差别。

项目负责人刘勇带领我们一探财大公租房的特别之处。“屋面的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制成,加上加气混凝土切块和保温砂浆,使得屋面的传热系数只是一般水泥砖和水泥砂浆屋面的1/3。房屋外墙墙体则采用加气混凝土切块和中空微珠无机保温砂浆,让住宅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冬季屋内的热量不容易散出,夏季屋外的热量不容易进来,整栋房屋也因此而冬暖夏凉。”刘勇说。

走进该项目一标段A2栋三楼的一间房屋,窗户和阳台玻璃已经安装完毕,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玻璃是两层的。“我们采用了中空玻璃,中间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这种玻璃能很好地隔音隔热,居住感觉更为舒服。”

在房间进门处和阳台天花板上,记者还发现了50厘米见方的“铁盒子”。“这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装置,这种空调通过收集不同季节的地表热量来调节室内温度。在冬季,热泵机组将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采暖;到了夏季,热泵机组把室内的热量释放到土壤中区,降低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制冷,属于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刘勇告诉记者。

刘勇说,财大公租房项目已被评为绿色建筑二星标准。预计今年上半年,占地16万余平方米的公租房项目就将竣工投用,可为该校教师们提供2160套绿色节能公租房。

保障房“绿色行动”正在实施

“贵阳属于喀斯特地貌,风能、地热能、水能和太阳能资源都比较丰富,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有基础。而且,推广绿色建筑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节能环保、绿色生活,对贵阳的绿色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采访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节能与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为了更好地实施保障房绿色建筑行动,我市将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的要求,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多方面着手。在保障房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管理中,都将始终贯穿绿色建筑行动,做好保障房的照明、采暖、绿化等工作。

目前,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我市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已经启动。“我们邀请了各区、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市住投(集团)公司举行推进会,学习《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以引导、促进和规范贵阳市的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鼓励其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目前名单统计情况正在进行中。”该负责人说,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保障房项目,设计、施工符合要求的,将会按实际项目情况评选绿色建筑一星、二星和三星级,每个星级项目都将会得到不同数量的补贴。

“随着保障房绿色建筑行动的开展,绿色建筑市场也将迎来扩容机遇,从而带动新型建材、智能建筑、节能材料等产业发展。预计我市近期将开展一批新的保障房项目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绿色建筑带来的节能和舒适。”该负责人说。

■名词解释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星、二星和三星,三星等级。对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为对象进行评价。对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对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贵州保障房建设 突出一个"早"字

(来源:中国新闻网)九山半水半分田”,贵州的山地和丘陵占了全省国土面积的92.5%,加上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住房供需矛盾突出是摆在历届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九山半水半分田”,贵州的山地和丘陵占了全省国土面积的92.5%,加上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住房供需矛盾突出是摆在历届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贵州全省上下不畏难、敢攻坚,千方百计突破资金瓶颈,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贵州保障房建设,突出一个“早”字,“早安排、早部署、早开工—提前一个季度安排下一年任务,开工率在上年底就达到50%以上。”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鹏表示。2013年底,贵州已经着手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计划任务40.01万套—这个数字排在了第六、西部第二,已在去年12月18日前累计开工25.17万套,其余项目将在一季度全部开工。

保障房建设质量含不含糊、原料合不合格、施工工艺过不过关,群众说了算。兴义市桔山惠民小区的82岁老人宋成会说,房子还在建时,她每隔两周都会到工地上来“监监工”,老人担心这低于市价一半还多的房子质量不过关。来了工地几次,老人悬着的心总算是安定了,“这房子质量好得很!这水泥、油漆用的都是的,工人们也细心,还有懂行的人专门在工地上指导。”

在增量的基础上,贵州逐步把失地农民、三线企业职工、特岗教师等各类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77岁的陈镇宏是隶属于中航集团的一家老“三线”企业安吉厂的退休工人,“在干打垒里住了40多年,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样宽敞的房子。”陈镇宏赶在今年春节前从“连个厕所都没有”的老厂家属区搬到了紧邻区政府的安置房小区,2012年该企业实施1100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200套廉租住房建设项目,1300户职工喜迁新居。

搬得进来还要住得好。贵州在全力保证“住有所居”的基础上,以丰富保障性住房小区文化、体育生活为抓手,在部分相对偏远的小区中修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书屋,积极推进“居有所乐”工程。贵阳市桐木岭保障房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和住户自治委员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道德讲堂进社区等活动,通过主动沟通、加强关爱、帮办实事、解决困难等方式,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按照‘十二五’期末住房保障覆盖率不低于20%的目标,贵州将进一步丰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时代内涵,让更多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共享经济改革发展成果,同圆‘住房梦’”。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