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万通地产获颁"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3/08/29 13:5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万通地产获颁"年度投资价值上市公司"

( 来源:中国新闻网 )8月底,在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13年中国价值地产年会上,万通地产获得了“年度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的称号。该奖项是《2013中国价值地产总评榜》的重要奖项。

万通地产总经理云大俊表示,万通地产获此殊荣,与公司坚持的“绿色公司”理念息息相关,亦与其在地产界清晰的商业模式、战略领先的导向密不可分。

2008年,万通地产推出了基于绿色价值观、绿色行为方式和绿色产品的全面、系统的绿色公司战略体系,构筑企业长远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纵深。这是一套完整的公司价值体系,涵盖上市公司股东文化、绿色产品、社会慈善公益等方面,是万通地产对自我的高标准要求。一经推出,万通地产此举在地产界引起了诸多讨论与赞赏。

2008年3月,万通地产推出新股东文化九条举措。时任万通地产董事长的冯仑表示,“新股东文化”的实质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此前这往往不被重视,万通也成为个主动提出该理念的上市公司。

令投资者备受尊重的是,据媒体报道称,万通的分配方案将在形成董事会议案之前,增加公开征集中小投资者意见这一环,投资者届时可以通过公司网站、电话、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万通地产还首次尝试,改变上市公司通行的由大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成规,符合条件的中小投资者也首次具备提名独立董事的资格。

新股东文化贵在执行。以分红为例,对房企而言,分红意味着宝贵的免费资金无法投入到公司运营中,很多人认为是一种效率浪费。但是,万通地产管理层坚持认为,分红是对所有股东的价值承诺,不能根据公司经营状况而波动。

上市以来,在分红率普遍不高的上市房企阵营,万通地产却保持了持续十年的高分红率记录,平均年股息分派率税前达到3.92%。

在业务模式上,万通地产倡导房地产的“美国模式”,践行“反周期理论”,提出“低风险,中速度,高回报”的发展策略,发展以住宅开发和商用物业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成为开发与运营并重的地产公司,从而使公司具有稳定的利润来源和良好的反周期能力。

具体到商用物业领域,万通地产以“万通中心”为核心品牌与旗舰产品,采用轻资产运营为特点的美国模式,融资多元化,减少自有资金投入,退出机制明确,最终的目的是建立以资产运营管理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导向。

而在住宅领域,打造绿色健康产品,定位高端客群,主要满足社会精英的高端住房需求。在业务分布上,立足京津,聚焦环渤海区域。

如此清晰的业务模式,给予投资者充分的信心。而万通地产管理层在战略领先意识的指引下,忧患意识非常明显。自2007年以来即展开了朝商用物业的转型,数年下来,初步布局了六大核心商用物业,融资财务策略也得到了充分的检验。进入2013年,出于对一二线楼市土地空间的提前研判,今年万通地产又顺势在天津、杭州与北京各增加了一幅住宅用地,谋得了一份与同行高台竞技的门票。

万通地产董事长许立表示,万通地产转型商业,有个基本大前提判断,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住宅黄金十年,那么,将来将是商用物业黄金十年。许立认为,“住宅在未来十年内会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而商用物业的价值今后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

因此,如果用分析住宅开发企业的逻辑来看万通地产,就会简单得出偏颇的财务结论。抛弃房地产企业规模式增长,对万通地产短期会产生较大影响。许立坦承会有压力,但早做痛苦会越小,晚做付出的代价将会巨大。转型恰恰是对投资者负责,对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负责。

万通曾经经历过九十年代的“野蛮生长”,赚过大钱也经历过波折,在2000年之后,冯仑和整个管理层都意识到了过去商业模式的不足,更加趋于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赌博的东西会比较少,更多地是按照理性的规划一步步向前走,坚持我们已经走过的路,因为我们认为这条路是正确的。”许立说。


 

芜湖本科生买房免契税送2万补贴 政府再救市?

(来源: 扬子晚报)2012年2月份芜湖市发布的一则包含“对特定面积住房人群补贴购房”的“救市”政策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仅过了4天就被国务院叫停。昨天,芜湖住建委官网又发布了一则“促进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通知,其中再次推出了针对本专科生的购房补贴政策,而且只针对商品房。这一政策一经发布,再次被冠以疑似“救市”的帽子。

2012年新政仅过了4天 就被国务院叫停

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芜湖几乎每年都会出台类似补贴毕业生或特定购房面积人群的房地产政策。其中去年的政策最为引人注目。去年2月,芜湖市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若干意见》,除了全额补贴所有购房者的契税之外,还对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和70平方米及以下新建自住商品房的购房者,给予每平方米50元/平方米和150元/平方米的补贴。此外,针对从初中到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还给与了100元-300元/平方米不等的额外补贴。

由于恰逢楼市跌入谷底,大势尚未回暖的前夕,这项政策推出后被各大媒体以“救市”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只4天便被国务院叫停,寿终正寝。

28日刚推出的新政

新政要点:

本科专科生买商品房补贴契税和安家费

昨天安徽芜湖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和稳定就业的实施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中从申请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购房补助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与了优惠政策。其中购房补助引起了众多关注,昨日已被挂上“救市”之名在网络上炒得沸沸 。

这项新政策规定,在市区就业满3年的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或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其购房补助标准为所购房屋需缴纳房产契税和2万元安家补助的总额。专科学历高校毕业生或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其购房补助标准为所购房屋需缴纳房产契税的50%和1万元安家补助的总额。

在享受此项补贴政策的条件限制中,还规定了购房人必须为首次置业,而且购买的须为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商品房。记者还在芜湖市民心声网站中查询到其住建委针对该项政策做出的解读,所购房屋时间须在文件生效时间即2013年6月2日之后,而且必须为商品住房,不含二手房。

今年芜湖的新政与去年的差别在于,其文件“红头”不再是关于“保障和改善住房条件”,而变为“促进毕业生创业就业”。此外,对购房补贴的适用人群也更加谨慎,只针对本专科生提供契税补贴及购房安家补助,而且对小面积没有额外补助。

市场状况:

芜湖房价有波动,近期销量有所下滑

针对这项政策,芜湖官方昨日没有任何解释或回应。记者联系到芜湖住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不能透露任何消息,需要先咨询宣传科。记者随后尝试联系该宣传部门,但电话无人接听。有业内人士认为,判断一个疑似“救市”政策是否属实,需要查看该地区楼市运行情况。若类似目前南京等一二线城市楼市火爆,则当地政府没有救市动机。

而从近期芜湖楼市的状况来看,销量和房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甚至下跌,称不上火爆。据网尚研究机构的数据,今年7月份芜湖市区销售商品住宅33.18万平方米,虽然同比上涨了126.75%,但环比却下降了23.23%。而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统计,7月份芜湖商品住宅样本均价为628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了0.57%。另据网尚研究机构的数据,今年1-5月份芜湖市区商品住宅均价较去年同期有小幅上涨,但商品房总体均价有0.05%的微跌。总体来看,芜湖商品住宅销量和均价在今年年初几个月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在5月份之后涨幅缩小,甚至开始出现下跌。实际上,据网尚研究机构的统计,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较活跃的城市只有50个,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楼市远不像一二线城市那么火爆。

业内观点:

隐藏“救市”意味,试探中央底线

南京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认为,芜湖新出这项政策一石二鸟,较去年颇有进步。其将针对房地产的救市行为隐藏在促进就业、引进人才的大政策中,有效的消弥了救市色彩。从只针对商品房进行补贴的行为来看,显然会促进刚需房源的销售,对开发商是个利好。其次,这项有关租金和购房的补贴政策又确实对引进青年人才大有益处,使人无法将其归结为单一片面的“救市”,但若纯粹为了补贴人才,又为何要区分商品房和二手房?

南京知名地产评论人尹霄飞的评论则犀利得多,直指其为“救市”之举。他认为,作为三线城市,芜湖楼市供大于求,之前房地产发展过快,需求跟不上,而调控后投资性需求又在变弱,因此有救市动因。芜湖也一直是救市积极的城市,而且一直善打“擦边球”。去年2月的救市政策刚出台就被叫停,今年便隐藏起来,以“补贴人才购房”的名义来救市。由于新一届政府改变了调控策略,至今未出台实质性的调控政策。因此芜湖此次“救市”之举虽然对南京楼市无甚影响,但却可被看为试探中央调控态度和底线的试金石。

这些都是政策动向

温州限购放松后 销量立即回升

8月上旬,温州“放松”楼市限购令,规定2011年3月14日之后已购买一套住宅的本地户籍家庭,可以再购买一套住宅,但名下所有房产只能是2套,之前名下无房产的可以再购买2套。放松限购后,温州地区的楼市销量立即有所回升。据温州市房管局网上销售系统数据显示,在政策微调前一周,温州楼市成交量为657套,日均成交不足百套,在政策微调后的一周,即8月7日至13日,日均成交约200套。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温州放松限购政策将不会对其他城市产生类似影响。 综合新华社稿件

去行政化或成楼市调控方向

虽然证监会并未确认对房企再融资“开闸”的坊间说法,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时隔三年后房企再融资“开闸”几成定局。

“该放的权力坚决放开放到位,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有关专家认为,楼市调控应当有进有退,行政化的调控手段应逐步退出,在房地产融资、开发、销售等环节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住房信息联网、不动产登记、房产税等长效机制也应适时启动,从土地、金融、财税等方面继续进行灵活调控,在完善的机制保障下,逐步增强市场的调控作用,从“堵”到 “疏”,从注重行政手段到更加市场化,注重市场供给。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