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解析:贵阳市云岩区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贵州商报2013/04/28 09:5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记者从云岩区旅游局获悉,今年首季度,云岩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0.17万人次,同比增长37.31%;旅游总收入52.36亿元,同比增长30.64%。

从赏黔灵山的好山好水,到追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被囚在此的岁月;从游阳明祠感知“心学”,登文昌阁聆听戏曲悠扬;从社区电影院、图书馆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云岩(城市)文化旅游年的举办;从贵州歌剧院和的IMAX影城全面开工建设,到对重大文化企业招商活动签约项目进行全程跟踪落实……

透过云岩旅游的繁华热闹,可以隐约瞥见“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的理念。这种理念在云岩已经产生了“1+1〉2”的效应,成为该区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黔灵毓秀、贵中云岩”这一美丽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靓丽云岩:历史文化凸显魅力

云岩区是贵阳市的两大城区之一,是原贵阳老城的主体部分,也是目前省政府驻地所在地。作为老贵阳的发祥地,云岩区丰富的文化景观和人文景观,让该区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上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历史文化而言,云岩境内九门四阁等众多著名历史名胜古迹多达67处。扶风山麓的阳明祠还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王阳明传播“知行合一”的重要场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云岩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提升了云岩旅游的“含金量”。

此外,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繁荣,也为其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给旅行者营造出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环境。

云岩区提出,要依据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区位优势等规划一批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一批文化亮点,以做强文化旅游来打造经济新增长极。充分利用云岩的区位优势以及特质文化,通过对环境资源、城市资源、社会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的全面整合,构建多元性、立体性、全程化、一站式的西南地区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成为云岩现阶段发展旅游的关键所在。

项目带动:文化产业迸发活力

近600家文化经营单位、近200家印务公司、拥有黔灵山等知名景区景点……多年来,云岩区文化旅游产业已形成了包括娱乐、音像、出版物、网络文化等在内的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已成为云岩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去年,作为云岩区东线版块旅游建设项目,“七公里滨河景观文化旅游商业街”竣工;云岩东线片区未来方舟新城即将建成540米地标建筑、室内水上世界、海洋馆和国际主题公园等精品文娱设施;据了解,今年,文昌阁历史保护与发展街区项目也将动工建设。各类高科技、创意型、生态化和保护类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启动,必将为云岩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开辟全新的天地。

云岩区在国发2号文件出台伊始就建立了总投资50多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库,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基地、社区电影院、图书馆、群众文化宫、农民健身工程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总体实力。云岩区还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优惠,并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档案,对重大文化企业招商活动签约项目进行全程跟踪落实。

云岩区还加大了对旅游商品企业、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由贵州多彩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设计的手工彩绘玻璃花瓶获得2012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设计大赛的一个特等奖。

云岩区委书记聂雪松认为,发展文化旅游,不同于二者的简单相加,更要突破“就旅游说旅游,就文化说文化”的局限。云岩具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业的聚集要素,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考察整个产业发展,形成产品、企业、目的地的一体化建设体系,全面推动云岩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文化惠民:发展成果与民共享

云岩区的旅游,不仅融合了传统的历史文化、现代的民族风韵,作为云岩(城市)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的“激情嬉水·欢乐狂欢”——金秋天邑温泉节暨第四届国际美食节、公益电影放映季……精彩纷呈的活动无不为市民奉献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更将旅游文化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给旅行者营造出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环境。

此外,云岩区还不失时机地抓住各种节庆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以及“旅游+招商”、“旅游+文化”、“旅游+地产”等巧妙搭配,不仅将辖区各旅行社、酒店、餐饮等企业直接纳入宣传云岩文化旅游资源的队伍中,扩大了云岩区的影响力,还推动了全区旅游地产的发展以及旅游商品的销售,全区群众也在各种旅游景区、线路的打折优惠促销中获益良多。

通过多彩多姿的文化惠民活动,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再从软件、硬件上给游客营造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云岩区把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打造旅游品牌紧紧结合,这个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正以文化的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打造“幸福云岩”这一品牌形象。2012年,云岩区实际完成旅游总收入350.4亿元,同比增长68.48%,完成率130%。实际完成旅游接待总人数960万人,同比增长30%,完成率106.52%。

记者从云岩区旅游局获悉,今年首季度,云岩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0.17万人次,同比增长37.31%;旅游总收入52.36亿元,同比增长30.64%。

贵阳云岩区力推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区

贵阳云岩区:一核两带三片区 三产发力绘宏图

贵阳市云岩区加速推进城镇化 村民转变成市民

贵阳云岩区成立房屋征收指挥部 推进项目建设


【旅交会看云岩】

为了借助2013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的契机,积极推介云岩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该区通过多方努力,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1、第二届云岩(城市)文化旅游年活动的系列活动——贵州·云岩“市西商会杯”旅游商品原创研发大赛。

2、印制《幸福云岩喜迎旅交会》彩色宣传特刊,在会议现场和云岩辖区接待酒店进行配发,向100个买家团、参展商全面推介云岩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品。

3、举办“黔灵毓秀美,幸福云岩行——贵州旅游百事通惠民线路首发仪式”,4月20日—21日公众开放日期间在指定地点提供免费旅游巴士,专线接市民参观旅交会,百事通旅行社、天邑森林温泉等也将提供促销打折券,带动整个旅交会期间云岩区涉旅行业的服务性消费

云岩的“吃住行游购娱”

贵阳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二批20个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试点后,云岩区被贵阳市列为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区。该区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从全区服务业态中遴选了旅游购物、文化娱乐、温泉旅游、餐饮消费等业态的28家试点企业,以及中东、东山等试点社区,开展旅游标准化创建。

【部分景点攻略】

黔灵山公园:国内位于市区、依天然山体而建的公园,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内古木参天,植被茂密,沿路会看到许多野生猕猴在嬉笑打闹,是的野生猕猴放养公园,猕猴多达600余只。

公园内有麒麟洞,旧名白衣庵。本为尼姑修行之地。因抗日战争时曾在此囚禁过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两将军而闻名遐迩。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黔灵山群峰中心有古刹——弘福寺,为贵州首刹,向有“黔南山”之称。弘福寺于1672年(清康熙11年)由赤松和尚开创,“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

文昌阁:位于贵阳老东门,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园1596年),坐东向西,高20米,色调以青灰为主,门窗雕刻精细,额枋绘有彩画,翼角起翘平缓,具有显著的明代建筑风格。

阳明祠:阳明祠位于贵阳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一1528年)而建。祠内左右两壁还嵌有王阳明先生的《训士四条》和《论语四条》木刻。建祠以来,文人墨客吟唱题赞,佳作不乏,文物荟萃,引人注目。

七门:贵阳曾有“九门四阁十三关”之称,其中“九门”有七门坐落于云岩。包括老东门、大西门、北门、威清门、六广门、红边门、小东门,这些老建筑有的由于保护得当,遗迹可寻,尚存当年之风貌;而多数由于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流逝失去踪影,但至今还延用着过去的名字。这些名字也许只是某种符号,留给人们怀古思旧的愁绪。

贵阳云岩区力推创建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区

贵阳云岩区:一核两带三片区 三产发力绘宏图

贵阳市云岩区加速推进城镇化 村民转变成市民

贵阳云岩区成立房屋征收指挥部 推进项目建设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