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今日话题:"中国式买房"未平息 "中国式囤房"赶场

房天下-今日话题2013/10/14 13:0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编者按:不管是不是绿灯,凑齐一小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这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而不管是不是缺房,看到别人都在买,自己也去抢一套,与需求无关,这也被人戏称为“中国式买房”。

越演越烈的“中国式买房”在金九银十期间更是上演了升级版——“中国式囤房”,越来越多的人购入二套房、三套房和商铺等。房天下邀请您关注本期今日话题:“中国式买房”未平息 “中国式囤房”赶场

中国式囤房

频出的“日光盘”,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在香港中路某银行工作的张先生是单位的骨干,并且投资有道,积蓄十分丰富。张先生拥有两套房产,一套是王家的花园洋房,另一套则是CBD高层住宅,此外,还有两套闹市中的商铺。然而 ,“富有”的张先生十一并没有“随主流”外出旅游,而是穿梭在岛城楼市之间。

“十一当天我就去看了依云小镇,项目样板间开放了,去看的人挺多。这个项目我之前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今天来看不全是冲着样板间开放,主要是崂山路全线通车了,时间过来感受。”张先生说,“现在就等着项目开盘了,楼座、户型都选了,反正房子多了也不压身,包赚不赔。”

张先生还调侃道,“都说在北京有套房就相当于有了印钞机,青岛其他地方不敢说,但在沿海一线有套房也就是个小印钞机,空间大着。”

诸如张先生似的“中国式囤房”并非个例,“像我这样工作快十年的,身边有闲钱的人不少。我一个朋友,他一岁娃娃名下都有房产了,也还在看。我们虽然不懂房地产,但是金融、经济我们在行,目前整个大的经济形势很好……”

在与张先生交流中,不少新鲜事让笔者“膛目结舌”!张先生告知,他和上述朋友的一句“想做邻居”的玩笑话,朋友就决定购置依云小镇,购房就像是买白菜一样轻易决定; 张先生认为,虽然商铺不限购不限贷,但是对于外行来说风险太大,购置不动产不能搞“一篮子经济”,住宅和商铺都应该有……


 

诸如张先生一纵算不上“土豪”但是“富裕”的人都如此“囤房”,更何况“土豪”们!截止到10月10日,青岛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整个青岛房地产市场库存量是94793套,而去年的这个时候,库存量是达到了16万套,这意味着,在今年前9个月都有大量新盘入市,单纯去化就达到了6万多套。

业内分析人士坦言“今年市场好的程度超出了预计,谁都没想到去化能这么快。现在还有不到10万的库存,其实这当中真正要卖的面积不多,好多是“死库存”,就是滞销多年的或者烂尾的楼盘,卖不掉的,购房者不考虑。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真正能选房的也就只有开发区了,别的区域,不管刚需还是改善,基本上是要用‘抢’的。”

不少人认为“囤房者”是造成目前市场上一房难求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内才会有大量的坐拥几十套房产的“房叔、房婶”,以拥有多套房产为获利手段。

针对此现象,已经有专家呼吁,只有征收房地产持有环节的税收,才能抑制国内大量的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他们建议,在范围内推开征收房产税、空置税、遗产税、赠予税,增加多套房拥有者的持有成本,用税收杠杆来迫使持有多套房的人释放存量房和空置房,来平抑畸形的市场供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房地产过度开发和投资投机,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控房地产。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