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中国式买房"加剧市场过热 房价上涨是谁的错

新华网2013/09/29 10:3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不管是不是缺房,看到别人都在买,自己也去抢一套,与需求无关,这也被人戏称为“中国式买房”。不少人既不属“刚需”,也无迫切的改善要求,但看到当下楼市红火,周围同事朋友接连购房,便也按捺不住冲动加入买房大军,这种“中国式买房”的跟风者并不鲜见,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过热现象。

所谓的“中国式买房”就是跟风购房行为,是从众心理作祟,缺乏自我独立思考意识,一窝蜂涌入楼市,买涨不买跌,将风险抛在了脑后的行为。它脱离了实际需求,扭曲了市场供需状况。“中国式买房”盛行固然有购房者自身因素,但不能只怪购房者跟风,其它外部因素也有关系。

从这些年来的楼市走势看,虽然政府调控楼市政策连连出台,房价中间也出现过短暂下跌,但反弹后的上涨幅度更大,也难怪有些民众将调控视为即将涨价的信号。近期各地连续上演的“地王”现象,更加重了民众对房价上涨的担忧,亦将今年楼市的火爆场景推向高潮。再加上过去十年来,买房者的获益非常大,且成为一种赚钱示范效应,亦导致“中国式买房”愈演愈烈,民众争先恐后加入购房大军,就是不想被拉在后面。

住房本是家庭财产里的重头戏,理应慎重对待,精挑细选,但许多人在跟风效应影响之下,缺乏理性思考,盲目加入到买房队伍里,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当前楼市存在的存量庞大、空置率过高等弊端也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楼市的泡沫化危机,购房者需要考虑下自己的风险承受力。

而楼市呈现此种状况,则是市场合力的结果,虽有购房者的主动选择,也需反思房地产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说到底,“中国式买房”虽然是一种“羊群效应”,但是建立在民众对房价上涨预期的基础之上,只要涨价预期没有发生逆转,跟风买房行为就仍然会出现。


 上海疯涨房价撑多久 专家解读工薪族买房秘籍 中财网

楼市“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已拉开帷幕。据媒体报道,中秋小长假期间,北京新盘几乎都成了“日光盘”。此外,又赶上有“北京楼市风向标”之称的北京秋季房展会开幕,在北京本地项目中,六环内已难寻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以下的楼盘。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