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购成品住房可获现金奖励 扬州新政惹市场"凌乱"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2/05/09 07:1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每日经济新闻)对楼市进行“微调”,总是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冲动。

日前,扬州市财政局、房管局联合发出通知称,从今年7月1日起的一年内,在该市购买相应标准的成品住房,将获得房屋合同价款4‰~6‰的政府奖励。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多方关注。昨日(5月8日)下午3时,该通知被撤下,但在两个后,扬州市房管局官网再次挂出。

此前,佛山、上海、芜湖、象山等地试图对限购政策进行“微调”,但最终都叫停。

扬州的这次行为是在救市?中国房地产协会一位负责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扬州此举严格来说谈不上救市,只是一种降价行为,“政府做了开发商的行为,由政府做担保,从而达到开发商降价跑量的目的,这有利于政府、开发商以及购房者三方面的利益。”

记者昨日曾致电住建部新闻处,但一直未能获得回复。

《通知》发布一波三折

据扬州市房管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出的通知,从今年7月1日起的一年内,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对购房者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 (指所购房屋本身的价格,不包括车库、车位和公共维修基金等价款)6‰的奖励。对于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上、120平方米以下的,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5‰的奖励。对于120平方米及以上、144平方米以下的,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4‰的奖励。

此外,对于申请奖励的成品住房,必须为个人在该通知执行期间从房地产开发企业新购买的,且在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中载明为成品住房的商品住房。

昨天下午3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扬州市房管局网站和扬州市财政局网站看到,上述通知已被撤下。但在两个后,扬州市房管局官网再次挂出该通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扬州市房管局,该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是有这么一回事,但是为何撤下之后又被再次挂上去,这个我不清楚。”

新政是否有可能被叫停?扬州市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政府就出台过一个关于加快推进成品房开发建设的通知,此次推出的购房补贴只是配套的相应办法,现在政府暂定是一年,是否会被取消,我们不清楚。”扬州市房管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我们推出的政策符合规定,不会取消。”

扬州市房管局在重新挂出上述通知后,又发布了一则《关于个人购买成品住房相关问题的说明》。《说明》称,扬州此次出台新政,是在2011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成品住房开发建设设施意见》要求扬州到2015年要实现市区中心城区新建住房中成品住房比例达到40%的目标,并要求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出台的,且通知中的成品住房其实俗称“非毛坯房”,推广成品住房是避免二次装修资源浪费。《说明》强调,扬州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围绕新政发布的一系列风波表明,新政是否实施依然摇摆不定。如果新政获得首肯,势必引发其他城市跟风;但如果暴露出救市的信号,被中央叫停或暂停实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业内争议“救市说”

在佛山、芜湖出台的调控“微调”政策迅速叫停之后,对于扬州此时出台的楼市新政是否涉嫌救市,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在试探中央政策调控楼市的底线,是针对楼市的救市行为。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扬州出台奖励购买成品房的行为严格来说谈不上救市,只是一种直接降价的行为。

“扬州出台对于成品住房的奖励措施,只是针对数量不多的成品住房,而且是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我个人觉得,此举是推动成品住房销售的奖励措施而已,谈不上救市。”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一位张姓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而当地一名业内人士则表示,细看扬州这个政策,其实与中央调控楼市的政策不符,与目前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原则也相悖,“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政府鼓励买房,是一种托市的表现,有可能会对购房者产生误导,让他们认为政策有放松的可能。所以严格来说,这是一种委婉的救市行为。”

同策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表示,扬州新政对于实际购房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应该是一种救市行为,这就和之前的芜湖楼市新政如出一辙,违背中央调控的关于自主需求的原则,有可能导致一些非自主需求和一些投资性需求趁机入市,扰乱房地产市场。

江苏天泰建设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是不是救市行为,我们看一下相关的主管部门是如何处理的。如果这个政策不被叫停的话,接下来就会有其他城市可能会出台类似政策,那么房地产市场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


 

楼市低迷或是诱因

扬州为何在此时推出政策鼓励居民买房?

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一位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应该和当地房地产低迷有关,“之前被叫停的佛山、芜湖等地的楼市新政,其实都和当地房地产市场低迷有关。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了当地土地市场的成交量,也就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扬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商品房住宅合同成交119.8万平方米,成交量同比大幅下降了30.5%。从今年前4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商品住宅成交31.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79%,住宅成交2501套,同比下降37.11%。

“在国家施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扬州楼市就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特别是库存量在持续增加,市场去库存化的压力比较大。”扬州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扬州冒着风险出台政策鼓励买房,应该是因为土地市场的冷清,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压力比较大,楼市的低迷已经影响了扬州土地市场的成交量,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扬州的土地市场就和房地产市场一样持续低迷。”

谢逸枫认为,楼市调控造成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并会对地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是房地产税费收入下降和土地出让金下滑,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一方面是房地产业的萧条,影响到地方GDP、就业等经济指标。”

在国家实行楼市调控政策后,多个城市出台救市新政,但都很快被叫停。2011年10月11日,广东省佛山市对外宣布放宽楼市政策,结果当晚即叫停。

今年2月9日,芜湖市称对2012年在芜湖市区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给予免缴契税的补贴。但2月12日,芜湖市政府就宣布暂缓执行。

同样在2月,上海市房管局称,外地户籍居民只要持长期居住证满3年的,就可享受上海户籍居民同等购房资格,即可购买第二套房。该消息传出一周后,上海市政府发布通知,明确纠正了上述说法。

“这几个城市推出新政后迅速被叫停,就已表明了中央对楼市政策调控的决心,所以一些城市希望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推出楼市新政救市的行为是行不通的。”上述中国房地产协会负责人说。


 

在巨大的楼市库存压力下,江苏扬州开始出手救楼市。5月7日,扬州市财政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的通知》,从今年7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4‰-6‰不等的奖励,执行期暂定一年。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扬州政府针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的奖励,表面上是鼓励住宅精装修的推广,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开发商加速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购买装修房可获4-6‰奖励

根据《通知》,扬州将对个人新购买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对购房人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6‰的奖励;对个人新购买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120平方米以下的,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5‰的奖励;对个人新购买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及以上、144平方米以下的,给予所购房屋合同价款4‰的奖励。而“房屋合同价款”仅指房屋本身价款,不含车库、车位、公共维修基金等价款。

《通知》规定,申请奖励的成品住房,必须为个人在本通知执行期间从房地产开发企业新购买的、且在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中载明为成品住房的商品住房。购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时间为准。

至于何谓“成品住宅”,根据扬州市房管局副局长孙蔚的解释,即指套内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铺装或涂饰、管线及终端安装、厨房和卫生间基本设施配备等全部完成,已具备基本使用功能的住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非毛坯房”。根据扬州市相关部门的解释,扬州市目前成品住房占比明显偏低,为加快推进扬州市区成品住房的开发建设,引导成品住房的市场消费,这才针对个人购买成品住宅出台鼓励政策。

昨日记者致电扬州万科城售楼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盘在售房源均为非毛坯,但目前看来并不能享受奖励政策。“通知要求从开发企业新购买的、且销售许可证中载明为‘成品住房’的,才可申请购房奖励,而目前整个扬州所有在售项目销售许可证上写的都是‘普通住宅’,不符合奖励要求。”销售人员称,在售装修房能否享受奖励尚待具体执行细则。

楼市滞销去库存压力巨大

“如果是为了鼓励住宅非毛坯,政府完全可以补贴给开发商,而不是对个人买房进行鼓励。”业内人士认为,扬州出台该政策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打着鼓励住宅非毛坯的旗号试探中央态度。虽然扬州救市政策的奖励额度不大,但涉及面广泛,鼓励对象不仅限于首套房,已超越“自住需求”这个政策微调允许的范围。

扬州继芜湖等地后出手救市,主要与当地楼市成交量偏弱,土地市场下滑有关。根据中金公司房地产跟踪数据显示,扬州楼市4月成交快速下滑,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0%-40%;市区商品房存量逐步走高,截至2012年4月底总量达286.81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库存量160.05万平方米,按照目前销售速度需24个月才能去化,库存压力较大。与此同时,1-4月土地出让收入只有17.9亿元,同比下降71%,楼面地价同比下降55%,较2011年全年下降31%。

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析师施琪认为,扬州出手救市反映出目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明显增大,且地产销售放缓已拖累了地方经济增速放缓。近期楼市政策面较为平静,基本面呈现温和复苏趋势,后期上涨的主要支撑动力将来自政策面的进一步微调。从此前芜湖等地政府的尝试结果来看,中央在地方政府政策微调的容忍度仅限于“首套自住需求”。扬州此次能否“过关”,尚待观察。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