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如果房屋市值<银行贷款,你敢选择断供吗?

环环有房2017/08/21 09:47

房价

最近,董藩教授在南京大学解密当前房价走势时提到,实质上,房价并不是有涨有跌,原则上是在涨。上涨是常态、是规律,下跌是发生在特殊情况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30年来,房价平均值从未跌过。目前推动房价上升的因素仍大量存在,其合力比过去更强大。

因此,他认为,近几年,房产投资每年基本都有高达60—70%,直接秒杀高利贷。房地产是未来社会普通家庭财富划分的主要依据,中国股票基本不具有财富保值增值性,黄金基本不具备投资价值。

然而,随着这一轮调控的不断深化和强化,一线城市的房价也的确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房价大幅下降有了强烈的预期。对于那些没有买房的人来说,房价的下跌自然是福音;而那些已经买房的老百姓,则会抱怨:眼巴巴看着举家之力才买的房子不断在贬值,而银行利息和房产持有成本却居高不下,真是欲哭无泪。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当房价下跌严重,房屋总价值小于银行贷款,而还贷有难度时,就会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断供还是继续还贷?

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在《多空众说纷纭,楼市真到拐点了吗?》一文中也曾经提到,“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周期性特征十分明显。二十多年来的房地产发展史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的房地产有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之分。大周期十年,中周期五年左右,小周期二到三年,甚至在外力的作用下更短。”

那么,十年前,楼市发生了什么?

十年前,中国楼市在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从房价 “井喷”到买卖双方 “僵持”,直到年底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一些中心城市房价出现下跌,一路上扬的房价终于迎来了“拐点”。

而在转过年的2008年,在深圳出现了房贷断供现象,当时这一现象遭到了媒体热炒。

在选择断供的人群里,有人在购买房子时,单价是一万多,而交了三个月月供后,发现房子售价变成了6000万,跌幅超过了40%。房子的市价连30万都不到,却欠了银行40多万元的贷款,如果继续养这套房,还贷加利息一共要付给银行100万元左右。有人首付100万,贷款200万买的房子,市价降到了200万左右,于是果断断供止损,首付的100万元只能是打水漂了。

在这些断供的人群中,有很多能够付起银行月供,不过他们算了一笔账,觉得即使断供赔了首付之后再买房,也比继续还贷划算。

从理论上来说,假设之前抵押的房子的首付是150万,贷款350万,而现在这套房子市值不过250万。断供之后,再首付三成即75万,把原来的房子再买回来,此时欠银行175万,加上之前赔上的首付,这套房子经两次换手之后,在不计利息的情况下,总价由500万变成了400万。

听上去是不是很完美?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按揭合同规定,在抵押期间,由于乙方的过错或其他原因造成抵押物的价值减少的,乙方应在30日内向甲方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提前清偿相当于抵押物价值减少部分的本金和利息。如果乙方不提供价值相当的担保又不提前清偿等值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时,甲方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要求乙方提前清偿全部贷款本金和利息。

如果选择“断供”,违反了贷款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银行会冻结房产,并要求支付违约金。除此之外,可能仍然要求你归还房贷。房贷和违约金加在一起的债务,断供者将背负一生。并且,按照银行的规定,房贷属于利滚利性质,这个月还不清,会把因此产生的利息加到下个月里,直到全部还完。

另外,一旦“断供”,就会在银行的征信系统留下不良记录,未来再买房子或者申请信用卡等,都会遇到障碍。

人民网在2007年报道当年的楼市时,曾经有这样一段话,“房价上涨速度之快,已经能和资本市场相比。以北京市为例, 7 月下旬,中大恒基发布研究报告称,北京今年上半年住宅开盘均价为12655元 / 平方米,同比 2006 年上涨了 42.3 %,涨幅惊人。”

十年之后再回首,想到彼时北京房价在一万出头的时候就曾被描述为“涨幅惊人”,真想问问当年那些被卷入断供潮的人们:你们还好吧?深夜里内心有没有被悔恨一次次咬噬?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房天下资讯>环环有房>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