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今日话题】北海频现“移动售楼处” 广告满城飞

房天下2014/09/25 00:0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期,北海楼市开始降温,低迷的楼市让购房者开始观望,开发商如何“去库存”则成了当前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为此,一些开发商不得不另辟蹊径搞活动,并利用身边各种资源,想尽办法卖房;而作为“拴在同一根绳上”的房产中介自然不能幸免。

市场不景气 北海频现“移动售楼处”

北海中介频现

自今年起,北海楼市走入下行通道,光靠自来客、外地的散客已不能消化北海庞大的库存,原本开发商和房产中介们只需在办公室,而如今,都得走街串巷发广告单拉客。

走在北海的大街上,你可随处可见房产中介的影子。北海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也是遍布大街小巷,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每个旅游景点都会长期驻足不少的中介人员在那派传单,特别在一些繁华地区,人口密集区,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房产中介连成排。一张桌子、一沓宣传单、一张凳子,就构建了一个小型的“移动售楼处”

同样在北海北部湾广场,派发广告单、搭棚“摆摊”的房屋中介的身影随处可见,甚至在客运站、火车站接客的某些的士和三轮车司机都会询问:“客人,需要买房吗?我这有几套很不错的房子,保证给你价。”房地产销售似乎已经进入了“全民营销”的时代。

据了解,开发商的房子一般不会只交给一家中介帮卖,而是同时找好几家,甚至请十几家中介帮忙,从而也就造就了北海随处可见的楼盘宣传单和“移动售楼处”。


中介并非地产营销的良策 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依托中介,真的能带动销售吗?北海房天下从某房地产开发商了解到,虽然中介出去拉客的效果确实比客人上门效果好一些,但现在市场不景气,街上那些发广告和“摆摊”的中介几天都不一定能卖得出一套房子。购房者和中介容易导致纠纷与矛盾的发生,这不仅使房子难以卖出,还加重了开发商的负担,并非地产营销的良策。

北海中介频现

也有被中介拉去看房的购房者向北海房天下反映中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信誉度不够,行业秩序较为混乱,尤其是“马路型”中介,大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素质参差不齐,有很多具体和专业的问题不能为购房者进行很好的说明。大部分购房者一般不太敢相信中介,表示“一听到是中介心里就打鼓”。

北海中介频现

但也有一些外地购房者告诉房天下,因为他们是外地人,对北海市场不了解,所以只能找中介。中介不但能带着他们到各个售楼部了解楼盘,有的中介甚至能把银行证明、账号流水、首套房证明等全套手续“制作”出来。“所以多花点中介费也无可厚非,省时省力。” 


房地产中介市场乱象多 购房需谨慎

公司无备案、经纪人无资质、发布虚假信息……房产中介乱象丛生,各种潜在风险让不少买房者吃了亏,也不太敢信任中介。而导致这些乱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产中介业务近几年发展迅猛,而相关的监管措施和法规则明显滞后,从而导致各种潜规则或行规出现。

北海中介频现

乱象出现的第二个原因,则是房产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消费者的钱。不少刚需买房时,经验不足,中介就利用这一“弱点”, 打法律的擦边球,诱导消费者签阴阳合同,收取各种不明不白的费用,吃差价,严重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更有房产中介,甚至利用对房源信息的垄断,发布各种房价数据,对房产调控、购房者心理产生误导,也使得购房者对房地产中介的信任度也就越来越低了。

面对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上述诟病,解决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信任"危机,有房地产从业人员认为,目前在监管房产中介的法律法规方面还有不少空白,监管力量的薄弱和房产中介的众多也是一个突出矛盾,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就显得尤为必要。

同时,中介公司需要加强对公司的内部管理,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提高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让政府主管部门与协会管理相结合的形势进行整顿;

此外,购房者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