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深圳精英室内设计师戴勇:用艺术“陈设”设计

来源:房天下设计师频道2009/09/21 16:46

从本室内设计专著《逸境》的优美诞生,到第二部作品《时尚•奢华•样板》的华丽呈现,再到如今第三部作品《陈设•生活智慧》的智慧思考,戴勇一直在用书籍记录自己的轨迹,同时也在用艺术这样一个高雅的永恒陈设着、蕴涵着自己的设计。

采访手记:戴勇的采访是在他紧锣密鼓的日程安排中临时安插的,在助理细心的安排下,采访如期进行。戴勇的诚恳和对艺术的热爱是他留给我们的印象。


戴勇:戴勇室内事务所设计总监
    《发现美的酒店》主编
     先后出版《逸境》、《时尚•奢华•样板》、《陈设•生活智慧》三本个人作品集。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建筑工程与设计高研班。
    代表作品:深圳发展银行天元会所、海尔整体概念馆、佳兆业可园会所及样板房、香蜜湖一号联排别墅、观澜高尔夫独立别墅、维港、惠州水云居、苏州朗诗国际街区等。

【记者】您的部作品《逸境》是您的作品集锦,在作品里向大家众多的设计作品。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陈设设计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在国外,设计师是把这三者囊括在一起的。作为一位设计师,您是怎样看待三者的关系的?

【戴勇】每个公司和每个设计师的背景不一样,我的专业是学艺术,不是建筑设计,后来因为个人喜爱设计而转到室内设计行业,所以我们公司可能在室内和陈设方面更专业,在建筑这一方面就没那么专业。

【记者】目前在国内的室内设计和建筑是分开的,所以设计师在做室内设计的时候发现建筑设计上有一些缺陷,例如户型分布、功能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以至于影响到后期的室内设计,遇到这种情况您一般怎样解决呢?

【戴勇】其实室内设计师的作用就是优化原始建筑的户型结构,优化建筑本身的一些缺陷,这样以前很多不太好的建筑反而给室内设计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现在渐渐的很多业主把一些还没有定稿的建筑图纸拿给室内设计师看,像我们公司现在做的很多项目在前期就已经进入了,提前做户型的优化和前期的一些讨论,从而避免了后期一些问题的出现。

从酒店到地产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室内设计部分工作就是协助他们做建筑户型优化,在这个阶段将优化工作解决,室内的平面部分就到平面布置阶段去解决,这样就避免了施工的重复浪费,室内设计师也因此负责了室内设计以外的一些工作。

【记者】您在您的作品集二《时尚•奢华•样板》中提到:“书中的案例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时尚奢华的流行元素,一方面切合客户的要求,一方面加入我对身边发生的事的思考,不再拘泥于风格,更多地关注设计本身的主题和完成后带给人的感受……”在作品集二中提到了“时尚”这个概念,那么作为设计师,您是怎样理解“时尚”的呢?

【戴勇】室内设计其实是给建筑穿上一个时尚的外衣。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室内设计师是建筑的一个美容师、化妆师。平时我也会要求我们的设计团队除了看设计方面的书籍外也要关注时尚,看一些时尚的杂志来提高审美。首先眼光要提高,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即便做到“眼高手低”都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经验的积淀。

【记者】主题设计在国内外都有所应用,比如主题旅馆、主题公园等。您的第二部作品集涉及到主题设计这一块,其中展示了中国风系列主题设计,时尚奢华系列主题设计,自然系列主题设计等等。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每一个主题的背后就是一种思想和内涵的外在表征?

【戴勇】其实我们理解的主题是每一个不同案例的不同气质或者说气氛,因为每个案例除了他表面的一些风格以外,它还有一个内在的气质,这是每个空间重要的。像我们以前总是说要做有内容的空间,其实在开始做设计的时候是达不到的,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慢慢的空间才会有气质出来,这个气质是通过每个细节来产生的,进而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手法将每个空间的主题体现出来,所以设计后期会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及一些细节的处理。

【记者】您的新书《陈设•生活智慧》是一本关注当代中国陈设设计的书,作为作者,能否为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设计师朋友和网友简单介绍一下?

【戴勇】在我们策划这本书之前,我们翻阅了很多资料,把市面上相关的书籍都买来读了一遍,可以说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提高了很多。但是我们发现之前的很多相关书籍都是纯理论的,与市场上实在的东西脱节,他们或多是介绍一个室内发展史或是陈设发展史,但这很难运用到实际的项目操作中,会感觉对接不上,所以我们当时就想编写一本实战性的书,有一定的理论,但是我们这种理论可能是很浅显的,大家都可以看懂,但更多的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马上运用到项目中去。

我们在书中分了三个部分来具体介绍室内陈设,一个是新中式主题的陈设,一个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精样板房的陈设,还有另外一种是不同主题的陈设,可以说《陈设•生活智慧》这本书是实战性比较强的书。

【记者】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的观念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陈设对于塑造室内个性、烘托室内氛围,创造室内意境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陈设设计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成为一个新的设计领域和研究对象。您认为陈设艺术设计在室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呢?

【戴勇】现在强调这种“轻装修”的装饰理念已经有很久了。的确,这种理念在国外已经倡导很多很多年了,在国外很多房子都是非毛坯,因为有的时候简单的东西反而越持久越舒适。在装修比较简单的情况下相对的陈设就会显得比较重要,而且陈设对每个设计师的要求高,并不是把一些东西堆到一起就是陈设,它需要用不同的产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气质,这是陈设重要的。


【记者】室内可移动的都可以算是陈设品,在陈设领域有一个概念叫“艺术陈设”,您怎样理解它与陈设的不同的?

【戴勇】这可能是一种称呼吧,像我们公司有个部门一直叫艺术陈设部。市面上的叫法很多,有的叫软装、有的叫配饰。我们讲的配饰是后期在室内摆上很多东西或者把东西配齐,它有艺术形态在里面的,也就是艺术的去摆这些东西,或者叫生活的艺术或者陈设的艺术,类似其他行业,如美食的艺术。任何东西它上升到一定层面都会有艺术的表现在里面,并不是简单的堆满了或者吃饱了这样一个概念。

【记者】在陈设设计中,需要协调的有功能、视觉和艺术感三个层面,您一般是如何协调这三者的呢?

【戴勇】功能性应该是个考虑的,每选一件东西首先它的功能性要符合整体,使用起来舒适。选的东西不纯粹都是工艺品,还有一些实用的用品,或者酒店的一些物品,它可以体现出这个空间要求的一些摆设。所以首先点是它的功能要求要满足。

另外我们强调选的饰品要有一个故事性、有一个来源或者它能给人产生一种想象,以达到不同主题空间的要求。因此我们有的时候会选一些有悬念、有质感的饰品,来搭配一些适当的东西让他们形成一种碰撞。就是不同材质不同质感的饰品搭配,追求在视觉上产生丰富的感觉,而一种材质的物品看起来则会单调。

【记者】有人认为“国内陈设设计的状态包括乱搭、使用全品牌以及原创三个状态”,您比较看好哪一种呢?

【戴勇】不同的公司服务的客户群不一样,我们公司近主要服务的是地产,地产它是一种大众化的消费,不能做得太个性化,如果的产品都去原创,那么市场的接受能力就会大大减弱。混搭会让大家觉得丰富、变化很多,而且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在里面,如果是纯古典的东西会显得太成熟,距离时尚的或是离大家比较熟悉和习惯的东西太远,纯中式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记者】“混搭”是一个频繁出现在设计中的词语,您刚刚也提到了“混搭”,对于“混搭”,您是怎样定义的?

【戴勇】从一些欧式的或者美式的案例里面,你可以经常看到他们的壁炉上摆着一个青花的瓷器,这就是混搭。在很多年前他们就很欣赏中国的陶瓷,从中国“抢”了不少这样的东西过去。在国外摆中国的工艺品和收藏品是很盛行的,国外很多纯粹的欧式设计里面是有不少中式元素包含在里面的。比如说一些点缀的小,它并不是大量的,只是一些点缀,可能会放一个青花的瓶子或者陶瓷的瓶子,主流的风格依然很明显的。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外陈设设计存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呢?

【戴勇】其实还是一个积累的问题,因为国外陈设设计的发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较早的住宅设计里面就已经提出了,可中国还只是个开始,做纯粹的布置。比如过去我们讲的艺术性,没有时间的积累这些根本谈不上。中国很多公司只有五年十年的经验,但国外很多公司都有三十年以上的经验,中国长的也就十年,整体来说发展得比较晚。

【记者】有这样一种说法“建筑设计做到就是艺术”。从您的作品集一《逸境》、二《时尚•奢华•样板》以及三《陈设•生活智慧》,还有《发现美的酒店》等系列丛书,我们能够看到您在兼顾设计的同时,追求艺术和内涵的影子。您怎样看待设计师所流露出来的审美艺术?艺术在您的心目和设计中,您把它们摆在怎样的位置?

【戴勇】这和每个设计师学习的背景和个人的喜好有关系。我以前是学习画画的,到后来才开始学室内设计,可以说一直和艺术结合得比较紧。其次个人的审美也是影响设计的因素之一,我们做设计时不会跟社会上一些商业性的设计靠得太近,并且会有意识的避开一些,尽量做一些感觉优雅、精致的作品,不会感觉太奢华、粗糙。

艺术在我心中是永恒的,好的设计也应该是永恒的,至少过十年,甚至十五年后再回头去看做过的一些项目仍然觉得那些项目到现在还是可以看的,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艺术并不像时装,穿过一期就不要了,有可能一个业主会在里面居住十几年,我们应该对客户负责,对我们自己的作品负责。

家居专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装修资讯>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