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廊坊市完成《生态文化艺术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廊坊政府网2015/04/07 11:2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摘要:4月2日,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我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目前正在通过政务网站、电子屏等途径面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公众意见。

本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范围为北至六干渠,西至大皮营引渠,南至北凤道,东至和平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04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规模约16万人。《规划》对新区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及基地范围内城市“五线”提出了明确的规划要求和控制指标。规划道路网以方格网式布局,形成“三横六纵”的主干路网骨架,并结合城市道路、绿化带、绿化生态廊道、滨水空间、各级开放空间构筑慢行系统。公共设施建设以行政办公、商业商务功能为基础,涵盖居住配套、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多层次公共职能。空间上形成“两轴、一带、两心,三节点、多片区 ”的规划布局。

规划的实施将引领新区科学发展,打造我市“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智能技术和文化艺术融合提升的实践区,落实“生态、智能”等城市建设新理念。

廊坊规划

《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

一、规划范围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范围为:北至六干渠,西至大皮营引渠、南至北凤道,东至和平路。总用地面积约:10.04平方公里。

二、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5)《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

(6)《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7)《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8)其它相关规定。

三、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功能定位:集行政办公、商业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生活居住为一体、极具活力的开放性城市新区

规划目标:打造廊坊市“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智能技术和文化艺术融合提升的实践区;落实“生态、智能”等城市建设新理念。

四、主要规划指标

人口规模:至规划期末人口发展规模约16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规模为1003.58公顷。

五、规划布局

规划形成“两轴、一带、两心,三节点、多片区 ”的规划结构。其中:

“两轴”:艺术大道城市功能轴、望京大道城市景观轴。

“两心”:市民中心、商业商务中心。

“一带”:是指沿艺术大道两侧聚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而形成的“十字形”公共服务带。

“三节点”:丹凤公园、二机场户节点、艺术中心门户节点。

“多片区”:多个居住社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廊坊市生态文化艺术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是以行政办公、商业商务功能为基础,涵盖居住配套、旅游接待、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多层次公共职能。规划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等内容。

七、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道路网以方格网式布局,形成“三横六纵”的主干路网骨架。道路网等级分为:主干路(30-50m)、次干路(30-40m) 、支路(18-20m)。

规划在各主要公园设置公共停车场,在行政办公区设置地面及地下停车场,其他各类建筑停车场根据配建指标设置。

规划在基地内引入城市绿道。结合城市道路、绿化带、绿化生态廊道、滨水空间、各级开放空间构筑慢行系统。

八、城市五线控制

规划对基地范围内城市红线、蓝线、绿线、黄线和紫线提出相应控制要求。其中:

城市红线为基地内用于界定城市道路的控制线。

城市蓝线为基地内须保护的水域、水系、及其沿岸一定范围陆域保护区的控制线。

城市黄线为基地内城市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安全设施的用地控制线。

城市绿线为基地内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等用地范围的控制线。

城市紫线为历史文物保护点的用地范围界线,本次规划范围内无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廊坊市城乡规划局

2015年3月6日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