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新春回家看看 在历史建筑的影像中赴一场“乡约”

新民晚报2018/02/21 12:0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新春回家看看 在历史建筑的影像中赴一场“乡约”

图说:张海钢——七宝古镇历史风貌区(金质奖)

狗年新春,不妨回家看看。一场关于家乡的影像展正在闵行区群艺馆1楼举办。

继静安、长宁、普陀、徐汇之后,2018“历博杯”上海市“我身边的历史建筑”摄影展聚焦闵行的历史建筑。新老上海人以一组组饱含深情的照片与家乡来了一场甜蜜的约会。

别样家园

获得奖的孙新明与闵行有着42年的不解之缘。1976年,二十出头的他被分配到了位于莘松路的单位上班,“很远很偏”。他从没想到这份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其间,他见证了1992年9月,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合并为如今的闵行区;他也目睹了地铁1号线莘庄站开放,周边的高楼大厦一点一点“长高”,区内人气越来越旺。他和这片土地的感情深厚起来。八年前,即将退休的他干脆将徐汇区的家搬到了莘庄。

如今,这片“老土地”仍旧带给他惊喜。“我拍摄的南张天主堂离家很近,顶多1公里。”但是,之前他无数次地经过建筑所在的秀文路,也无数次地错过了这栋建筑。现场探访时,有着丰富摄影经验的他仍被精致的建筑打动。他喜欢半圆形小广场以及由36根罗马柱支撑形成的围廊。而教堂和围廊顶部均由中式小瓦片覆盖,可谓中西式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建筑中飘出的悠扬琴声也带给他创作灵感。

本次摄影展让他开始反思,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家乡和我们的家?

第二故乡

“历博杯”同样拉近了新上海人与第二故乡的距离。

西门子公司行业拓展经理屈刚从老家江西来上海打拼已有16年了。他是“历博杯”的忠实粉丝,“从届开始便参与”。这次,他凭借四面厅组照脱颖而出。为了找到这栋“隐藏”在上海交大农学院北部的老宅,他兜兜转转花了不少工夫。屈刚发现,正是从在网上搜集资料到实地观察拍摄的过程,让他和老房子的感情慢慢地建立起来,这犹如与朋友的相识相知。

从之前的静安、长宁、普陀、徐汇到如今的闵行,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进入了他的镜头。当他回望这些“老人”,倍感亲切。“现在,我走在上海的马路上,特别留意那些老房子,比如背后的故事或者它有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他表示,“我也和这座城市更亲近了。”

心灵港湾

摄影展也吸引了一批听障人士参与。44岁的曹恒律患有重度听力障碍,但并不影响他摘得铜质奖。有人说他是一个内向的人,而他觉得一帧帧影像可以替他“诉说”对未来的期待。

毕业于美术院校的他如今从事人事方面的工作,和艺术毫无交集。摄影爱好缘于四年前他偶然欣赏到很多大师的作品。在自学中,他结识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其中既有听障者,也有普通人。借助网络聊天软件或者“笔谈”,无法开口的他可以和他人顺畅地交流困惑和心得。

这一次,他记录了身边的建筑——项家宅院;他也找到了心灵港湾,因为摄影能带来成就感、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不断拓宽外延的生活。

新春回家看看 在历史建筑的影像中赴一场“乡约”

图说:新春参观影展的观众 主办方供图

马上评:让历史建筑保护深入人心

用镜头讲述老屋的故事、展现老宅的魅力,连续举办五届的“历博杯”摄影展正让更多市民关注历史建筑的保护。

根据的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普查结果显示,仅中心城区便有730万平方米50年以上里弄房屋等历史建筑需要保留保护。此外,上海的保护保留建筑中,有80%是近现代建筑,且绝大多数还在使用当中……对于上海来说,老建筑保护工作压力并不小。

在摄影展中,摄影爱好者主动走近老建筑的故事,仔细品味其中的魅力;参观者跟随创作者的镜头感受老屋别样的风采。不经意间,双方都捕捉到了每栋老房子的韵致,并对老屋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可。这些人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并希望能继续为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做点什么。(肖茜颖)

(新民晚报)

今日话题讨论

#多城涌现“特价房”,馅饼还是陷阱?#

相关搜索推荐

历史建筑建筑保护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
首页